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法国关于“协助死亡”议题的立法辩论,已从医学领域扩至社会与伦理层面,可能的社会后果和伦理风险受到质疑;随着内政部长勒塔约当选共和党新任主席,法国右翼阵营重获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地位;罗马尼亚亲欧派人士尼库绍尔-达恩在总统大选中获胜,令欧盟和基辅感到欣慰;在贸易战背景下,欧盟下调增长预测;这是5月20日出版的法国各大日报开篇新闻关注的法国国内和国际新闻焦点。各报集中关注的其他国际新闻焦点内容还有: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以“消灭哈马斯”为由,打算“控制”整个巴勒斯坦领土;伊斯坦布尔会谈破裂后,普京与特朗普长时间通话,但未作出重大让步。此外,台湾总统赖清德就职一周年的话题,则是与中国相关的报道。
赖清德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5月20日,台湾总统赖清德就职一周年。《十字架报》载文,揭示了赖清德在台海紧张关系中的困境与挑战。
文章开头写道:自2024年1月当选以来,台湾总统赖清德一直是中国的重点打击对象。中国誓言必要时以武力手段统一台湾。北京不断在台湾周边展开军事骚扰,在北京眼中,就任刚满一年的赖清德为“寄生虫”。
赖清德曾在2017年担任行政院长时公开表态支持台湾独立,尽管他在近些年来逐渐缓和了言辞,但始终没有得到北京的宽恕。自其就职以来,始终受到北京密集的政治与军事压力。
今年3月,赖清德发起一项大规模行动,打击中国政府的对台渗透,将其提升为“国家安全”的高度。作为回应,北京发动了自2016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环台军演,模拟对台的封锁行动。
此外,在最近的海空联合军演中,中国还发布了多段视频,模拟火箭弹轰炸和爆炸场景,地点涉及多座台湾城市。另一段视频更将赖清德描绘成一只寄生虫,在台湾上空的火焰中燃烧。上个月,赖清德称中国为“敌对的外国势力”,对此,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陈斌华指称赖清德为“破坏两岸和平的元凶”。
报道指出:在台湾内部,赖清德领导的民进党在立法院是少数。面对在野党主张与中国和谈的压力,赖清德在对华立场上不得不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
报道最后引述专家观点指出:在失业率上升的背景下,中国政府试图通过展现领土扩张的姿态,来安抚国内民众,并营造其在国际上依然强大的假象。
达恩当选总统,罗马尼亚迎来复苏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市长、独立候选人、亲欧派人士尼库绍尔-达恩在总统大选中意外获胜,令布鲁塞尔和基辅松了一口气。《解放报》发表社评指出:达恩挫败极右翼候选人取得胜利,打击了欧盟内部民族主义崛起的浪潮和疑欧势力的扩张;为亲欧盟阵营带来重大胜利。这次选举中的高投票反映出罗马尼亚民众对国家亲西方方向的支持,极右翼候选人的落败,削弱了意大利和匈牙利等极右翼政府在欧盟内的联盟,动摇了他们在欧盟27国渗透扩张的战略。
然而,东欧局势尚不明朗,类似的局面将在波兰上演。在第一轮选举中领先、同为亲欧派的华沙市长将在第二轮中迎接一位保守派候选人的强大挑战;与此同时,葡萄牙极右翼势力在上周末举行的议会选举中已成为该国第三大政治力量。总之,欧盟阵营或许赢得了一场重要战役,但战争却远未结束。
协助死亡:滥用风险导致议会分歧
此外,法国国民议会围绕“临终关怀”立法的辩论仍在进行中,如何避免滥用风险的话题在议员之间引发严重分歧。争议不仅涉及该法案文本支持者与反对者之间的意见相左,关于患者是否有资格接受协助死亡的问题也导致这项新法案支持者之间产生分歧。如何定义“晚期或终末期”,是争议的焦点。
《费加罗报》以“虚幻的平衡”为题发表社评指出:当前的这场辩论已悄然离开了医学领域。这项“协助死亡”法并不完全涉及生命的最后几天,而是更广泛地涉及死亡请求。
支持者以“自由”和“尊严”为名,不断放松甚至取消旨在“规范”致命行为的标准。然而,一旦将其定义为“权利”,适用范围势必在“平等”的原则下扩大。
社评指出:从本质上来说,确立一项“权利”并不纯粹是个人事务,而关涉整个集体,即:选择在死前希望生活在怎样的社会以及赋予兄弟情谊和团结精神的意义。
国会议员们将试图在未来的辩论中达成一个“平衡的文本”,然而,所谓“平衡”的立法其实是虚幻的。一旦越过杀戮禁令,“平衡”的诱惑就会消失,最终导致安乐死的常态化与制度化。
文章最后指出,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管理死亡可以被视为一种节省医疗资源的手段。法国某些互助保险公司近期的介入值得引起警惕。
3
44 ratings
法国关于“协助死亡”议题的立法辩论,已从医学领域扩至社会与伦理层面,可能的社会后果和伦理风险受到质疑;随着内政部长勒塔约当选共和党新任主席,法国右翼阵营重获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地位;罗马尼亚亲欧派人士尼库绍尔-达恩在总统大选中获胜,令欧盟和基辅感到欣慰;在贸易战背景下,欧盟下调增长预测;这是5月20日出版的法国各大日报开篇新闻关注的法国国内和国际新闻焦点。各报集中关注的其他国际新闻焦点内容还有: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以“消灭哈马斯”为由,打算“控制”整个巴勒斯坦领土;伊斯坦布尔会谈破裂后,普京与特朗普长时间通话,但未作出重大让步。此外,台湾总统赖清德就职一周年的话题,则是与中国相关的报道。
赖清德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5月20日,台湾总统赖清德就职一周年。《十字架报》载文,揭示了赖清德在台海紧张关系中的困境与挑战。
文章开头写道:自2024年1月当选以来,台湾总统赖清德一直是中国的重点打击对象。中国誓言必要时以武力手段统一台湾。北京不断在台湾周边展开军事骚扰,在北京眼中,就任刚满一年的赖清德为“寄生虫”。
赖清德曾在2017年担任行政院长时公开表态支持台湾独立,尽管他在近些年来逐渐缓和了言辞,但始终没有得到北京的宽恕。自其就职以来,始终受到北京密集的政治与军事压力。
今年3月,赖清德发起一项大规模行动,打击中国政府的对台渗透,将其提升为“国家安全”的高度。作为回应,北京发动了自2016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环台军演,模拟对台的封锁行动。
此外,在最近的海空联合军演中,中国还发布了多段视频,模拟火箭弹轰炸和爆炸场景,地点涉及多座台湾城市。另一段视频更将赖清德描绘成一只寄生虫,在台湾上空的火焰中燃烧。上个月,赖清德称中国为“敌对的外国势力”,对此,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陈斌华指称赖清德为“破坏两岸和平的元凶”。
报道指出:在台湾内部,赖清德领导的民进党在立法院是少数。面对在野党主张与中国和谈的压力,赖清德在对华立场上不得不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
报道最后引述专家观点指出:在失业率上升的背景下,中国政府试图通过展现领土扩张的姿态,来安抚国内民众,并营造其在国际上依然强大的假象。
达恩当选总统,罗马尼亚迎来复苏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市长、独立候选人、亲欧派人士尼库绍尔-达恩在总统大选中意外获胜,令布鲁塞尔和基辅松了一口气。《解放报》发表社评指出:达恩挫败极右翼候选人取得胜利,打击了欧盟内部民族主义崛起的浪潮和疑欧势力的扩张;为亲欧盟阵营带来重大胜利。这次选举中的高投票反映出罗马尼亚民众对国家亲西方方向的支持,极右翼候选人的落败,削弱了意大利和匈牙利等极右翼政府在欧盟内的联盟,动摇了他们在欧盟27国渗透扩张的战略。
然而,东欧局势尚不明朗,类似的局面将在波兰上演。在第一轮选举中领先、同为亲欧派的华沙市长将在第二轮中迎接一位保守派候选人的强大挑战;与此同时,葡萄牙极右翼势力在上周末举行的议会选举中已成为该国第三大政治力量。总之,欧盟阵营或许赢得了一场重要战役,但战争却远未结束。
协助死亡:滥用风险导致议会分歧
此外,法国国民议会围绕“临终关怀”立法的辩论仍在进行中,如何避免滥用风险的话题在议员之间引发严重分歧。争议不仅涉及该法案文本支持者与反对者之间的意见相左,关于患者是否有资格接受协助死亡的问题也导致这项新法案支持者之间产生分歧。如何定义“晚期或终末期”,是争议的焦点。
《费加罗报》以“虚幻的平衡”为题发表社评指出:当前的这场辩论已悄然离开了医学领域。这项“协助死亡”法并不完全涉及生命的最后几天,而是更广泛地涉及死亡请求。
支持者以“自由”和“尊严”为名,不断放松甚至取消旨在“规范”致命行为的标准。然而,一旦将其定义为“权利”,适用范围势必在“平等”的原则下扩大。
社评指出:从本质上来说,确立一项“权利”并不纯粹是个人事务,而关涉整个集体,即:选择在死前希望生活在怎样的社会以及赋予兄弟情谊和团结精神的意义。
国会议员们将试图在未来的辩论中达成一个“平衡的文本”,然而,所谓“平衡”的立法其实是虚幻的。一旦越过杀戮禁令,“平衡”的诱惑就会消失,最终导致安乐死的常态化与制度化。
文章最后指出,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管理死亡可以被视为一种节省医疗资源的手段。法国某些互助保险公司近期的介入值得引起警惕。
3 Listeners
5 Listeners
14 Listeners
3 Listeners
0 Listeners
5 Listeners
0 Listeners
5 Listeners
6 Listeners
21 Listeners
10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