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為台灣文學朗讀」廣播節目邀請文學作家,朗讀、述說最喜歡或影響最深的台灣文學。藉此文學朗讀,為生活繁忙無暇以書本來閱讀的現代人,開啟另一種接觸文學作品的管道。透過聲音傳達、保存經典文學名著及文學家本身的聲音。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 more
FAQs about 為臺灣文學朗讀:How many episodes does 為臺灣文學朗讀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19 episodes available.
August 27, 2023故鄉的詩歌| 百年城/路寒袖學童:「百年的文化城市 媽祖的信徒滿滿是 遶境祈福庇蔭鄉里……」 吳晟:「在我的生命中,最懷念也最珍惜的就是我的家鄉—彰化溪州……」 路寒袖:「我人生有記憶就從大甲開始,大甲溪、鐵砧山還有大甲媽,對我來說都是鄉愁……」 康原:「我的家鄉是漢寶,現在到漢寶,樓房蓋起來,老一輩漸漸消逝……」 欣賞在地文學家的詩歌,感受故鄉的風景,邀請您作伙來找尋故鄉的詩歌…… 【作家吟詩】 百年城/ 路寒袖 百年的文化城市 媽祖的信徒滿滿是 遶境祈福庇蔭鄉里 潭子摘星神岡筱雲 山莊媠駕予人強欲袂喘氣 以早緃貫鐵路到遮過袂去 尾仔連起來南北變兄弟 公園內湖心亭有記持 府城北門樓搬過來企起 先賢佇霧峰結交吟詩 第二市仔做生理買菜食稀奇 文化協會講演開通民智 獻堂仔先有夠硬氣 伊講台灣議會一定愛設置 中央書局若文化的發電機 休睏一陣了後重新開始 楊逵先仔綠島關倒轉來 去大肚山頂挖地種玫瑰 台中雖然溫和但是真堅持 淡薄仔忠厚不過蓋有創意 職個城市親像花一蕊 火車駛佇彩霞的天邊 車站攑頭向天咧宣示 台中起步開創新的一百年 【作家談詩】 路寒袖老師的故鄉是台中市大甲區,就讀台中一中時,加入學校詩社,開始寫詩創作,這首「百年城」就是描寫他的故鄉台中城近百年來的發展。 路寒袖:今(2017)年寫這首詩「百年城」,因為一百年前的台中有一些很重要的活動,例如台中火車站在1917年開始啟用,現代化建設讓台中百年來快速進步,火車交通占有重要的角色,所以在2017年的今天,寫這首「百年城」說明百年台中的發展特色。 學童:(讀詩) 以早緃貫鐵路到遮過袂去,尾仔連起來南北變兄弟。公園內湖心亭有記持,府城北門樓搬過來企起。先賢佇霧峰結交吟詩…… 路寒袖:霧峰林家在台中歷史占有重要角色,比方說,1902年成立古典詩社-櫟社,1918年的台灣文社,1921年的台灣文化協會。這首詩又提到楊逵先仔雖然是台南人,晚年居住台中,在東海大學對面種玫瑰,楊逵的東海花園是台灣文學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標。所以,我在2017年寫1917年至今的台中發展,年分是一個指標性的時間點。 學童:(讀詩) 台中雖然溫和但是真堅持,淡薄仔忠厚不過蓋有創意。職個城市親像花一蕊,火車駛佇彩霞的天邊,車站攑頭向天咧宣示。 《本段音樂採用黃石的弦樂創作「古城小鎮」,曲風古樸,曲調優雅塑造出獨特的古城情調,用以呼應「百年城」這首詩的歷史人文背景。》 【學童讀詩】 路寒袖老師的國小母校-台中市大甲區文昌國小 指導老師:朱惠華老師、邱淑惠老師 朗誦學生:陳彥霖、陳庭虹、莊雅涵、黃呈曜、陳冠瑜、黃佩純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為臺灣文學朗讀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6minPlay
August 20, 2023故鄉的詩歌| 台北新故鄉/路寒袖吳晟:「在我的生命中,最懷念也最珍惜的就是我的家鄉彰化溪州……」 路寒袖:「我人生有記憶就從大甲開始,大甲溪、鐵砧山還有大甲媽,對我來說都是鄉愁……」 康原:「我的家鄉是漢寶,現在到漢寶,樓房蓋起來,老一輩漸漸消逝……」 欣賞在地文學家的詩歌,感受故鄉的風景,邀請您與麗如作伙來找尋故鄉的詩歌…… 【作家吟詩】 台北新故鄉 路寒袖 老樹換新枝 枝枝向上天 合手打造新城市 四邊是山好景致 街路清氣溪全魚 逐工出門袂嚥氣 台北好徛起 快樂唸歌詩 台灣的門窗 歌詩滿街巷 打開燈火揣希望 希望原來就是咱 先來慢到攏相共 新一代的台北人 夢已經震動 奮鬥毋通放 【每周一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為臺灣文學朗讀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6minPlay
August 13, 2023故鄉的詩歌| 索仔/李長青吳晟:「在我的生命中,最懷念也最珍惜的就是我的家鄉彰化溪州……」 路寒袖:「我人生有記憶就從大甲開始,大甲溪、鐵砧山還有大甲媽,對我來說都是鄉愁……」 康原:「我的家鄉是漢寶,現在到漢寶,樓房蓋起來,老一輩漸漸消逝……」 欣賞在地文學家的詩歌,感受故鄉的風景,邀請您與麗如作伙來找尋故鄉的詩歌…… 【作家吟詩】 索仔 李長青 迭迭佇現實生活中 跋倒 夢中嘛時常 吭跤翹(khōng-kha-khiàu) 會當閣再徛予在 原來攏是因為 手頭閣有一條 號作往事的索仔 共阮 挽牢牢(tiâu-tiâu)…… 【每周一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為臺灣文學朗讀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6minPlay
August 08, 2023故鄉的詩歌| 事件/李長青吳晟:「在我的生命中,最懷念也最珍惜的就是我的家鄉彰化溪州……」 路寒袖:「我人生有記憶就從大甲開始,大甲溪、鐵砧山還有大甲媽,對我來說都是鄉愁……」 康原:「我的家鄉是漢寶,現在到漢寶,樓房蓋起來,老一輩漸漸消逝……」 欣賞在地文學家的詩歌,感受故鄉的風景,邀請您與麗如作伙來找尋故鄉的詩歌…… 【作家吟詩】 事件/李長青 佇一齣電影裡底 淋到家己透明的目屎 佇一本詩集的冊頁 讀到茫茫渺渺的少年 佇一場安靜的夢中 看到天涯的景致 佇一個平常的路口 停落來 心裡充滿事件 只有家己知影 【每周一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為臺灣文學朗讀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6minPlay
July 31, 2023故鄉的詩歌| 西螺/林沈默學童:「十月天,秋紅紅。風飛沙,咻咻降。……」 吳晟:「在我的生命中,最懷念也最珍惜的就是我的家鄉—彰化溪州……」 路寒袖:「我人生有記憶就從大甲開始,大甲溪、鐵砧山還有大甲媽,對我來說都是鄉愁……」 康原:「我的家鄉是漢寶,現在到漢寶,樓房蓋起來,老一輩漸漸消逝……」 欣賞在地文學家的詩歌,感受故鄉的風景,邀請您與麗如作伙來找尋故鄉的詩歌…… 【作家吟詩】 西螺(林沈默) 十月天,秋紅紅。 風飛沙,咻咻降。 風姑娘,來找尪。 西螺嬸,關門窗。 螺陽風,黃濁濁。 阿善師,傳武道。 西螺地,巴布薩,平埔窩。 清朝時,起風波: 張廖公、王玉成, 入廣興,開先河。 鍾李吳,新墾號,來報到。 鋤頭柄,拳頭刀。 分姓鬥,動干戈。 濁水溪,烏濁濁。 西螺菜,銷寶島。 西螺米,牌子好。 上出名,豆油膏。 氣味讚,免廣告。 【作家談詩】 麗如:林沈默老師的故鄉在雲林斗六的西瓜寮,從小與他的父親學習漢文台語,九0年代開始創作囡仔詩,為台灣309個鄉鎮市寫台語三字經「念故鄉」,今天欣賞的就是他的作品「西螺」。 林沈默:講到西螺先唱一首歌「西螺七崁」,歌詞「少年時阿善師,唐山過海台灣來,收門徒,傳武藝,雙拳單刀打擂台……」,西螺七嵌(當地詔安語念kiam),包括西螺、二崙、崙背、土庫等聚落統稱。當時劉明善(阿善師)從唐山來到台灣,為抵禦不同族群爭鬥,在此地傳授武藝。第一段我們說「十月天,秋紅紅。風飛沙,咻咻降。」,描述濁水溪口的螺陽風,冬天的風沙大,空氣十分汙濁。 學童:(讀詩) 螺陽風,黃濁濁。阿善師,傳武道。西螺地,巴布薩,平埔窩。清朝時,起風波:張廖公、王玉成,入廣興,開先河…… 林沈默:說到西螺,就要說到「生廖死張」的傳奇,廖姓死後要還原姓張,傳說早期一名廖姓青年入贅張姓人家,為感念張家的仁厚,因此決定後代子孫在活著時姓廖,死後改姓張。西螺的果菜市場出產台灣島著名的農特產品,此外,西螺醬油、濁水米,都仰賴濁水溪的溪水灌溉。 學童:(讀詩) 鋤頭柄,拳頭刀。分姓鬥,動干戈。濁水溪,烏濁濁。西螺菜,銷寶島。西螺米,牌子好。上出名,豆油膏。氣味讚,免廣告。 《本段音樂採用風潮唱片發行,李哲藝豎琴演奏的台灣民謠「思想起」,此曲有兩種說法:一是說清初來自廣東汕頭的移民,每當黃昏日落,翹首西望,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另一說法,是由西部平原到恆春半島開拓的人,因思鄉而唱起。二種說法都是因抒洩鄉愁而唱。故以此曲搭配本詩。》 【學童讀詩】 林沈默老師的國小母校-雲林縣斗六市溪洲國小 指導老師:林俊傑校長 朗誦學生:陳妍心、孫宇彤丶張巧蓁丶洪于蘋 #每周一更新 #故鄉的詩歌 #為臺灣文學朗讀 ----- 主持人:麗如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為臺灣文學朗讀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6minPlay
July 24, 2023故鄉的詩歌|揣路/康原學童:「真久 無返去故鄉 細漢行過的路 有一點仔 生疏……」 吳晟:「在我的生命中,最懷念也最珍惜的就是我的家鄉—彰化溪州……」 路寒袖:「我人生有記憶就從大甲開始,大甲溪、鐵砧山還有大甲媽,對我來說都是鄉愁……」 康原:「我的家鄉是漢寶,現在到漢寶,樓房蓋起來,老一輩漸漸消逝……」 欣賞在地文學家的詩歌,感受故鄉的風景,邀請您與麗如作伙來找尋故鄉的詩歌…… 【作家吟詩】 揣路(康原) 真久 無返去故鄉 細漢行過的路 有一點仔 生疏 盤過田園的高架公路 紅毛土柱 真大箍 高速公路的交流路口 迵入 過去阮兜的田園 揣無阿母為青菜梳妝的身影 真久 無返去田庄 路頂的少年家仔 有淡薄仔 生份 囝仔兄 借問 陳村長的厝按怎行? 伊的靈已經搬去穎川堂的公廳 墓仔 做佇林頭崙的山坪 惦惦咧聽 九降風的嗽聲 日治時代 開挖的四知圳 圳水 流過春天的田園 白雲 巡過一庄閣一庄 風聲叫著 白令鷥緊起床 暗公鳥 已經飛倒返 阮向少年鄉親借問 收驚婆仔 甘亦有踮咱這庄? 揣無故鄉孰悉的 人 細漢踮過的 厝 失落佇 田中央 回鄉的路 愈來愈長 揣路 予阮心頭 酸…… 【作家談詩】 麗如:康原老師的故鄉在彰化芳苑的漢寶村,那是一個生活困苦、風頭水尾的漁村。康原說,故鄉是他創作的泉源,許多作品描寫漁民的生活。「揣路」這首詩提到「揣無故鄉孰悉的人,回鄉的路愈來愈長,真生疏」,給人一種寂寞的疏離感。 康原:故鄉是創作的泉源,回到故鄉是許多遊子的願望,去尋找童年的記憶、小時候的玩伴或是熟悉的家鄉景物。但是,我現在回到漢寶村,樓房蓋起,地景變了,老朋友也漸漸消逝了,此時,我內心浮現一種感慨:已經找不回以前的印象,「揣路」這首詩,就是希望寫出過去的記憶與現在的衝突。 學童:(讀詩) 高速公路的交流路口,迵入過去阮兜的田園,揣無阿母為青菜梳妝的身影…… 康原:以往我家的田園常見母親種菜的身影,但是現在高速公路經過我家的田園,阿母的身影已不復見。九降風是海邊特有的巨風,漢寶村(漢寶濕地)也是野鳥的故鄉,白鷺鷥滿天飛舞是我的童年深刻的記憶。「揣路」這首詩提到,回到故鄉,地景變了,老一輩不見了,年輕人感到生疏,白鷺鷥少了,圳水沒了,然而,最大的改變是「細漢踮過的厝失落佇田中央」,我家的房子已經被剷平,再也找不到了。我希望讀者讀這首詩能引起共鳴,一起回憶從小生長的故鄉。 學童:(讀詩) 揣無故鄉孰悉的人,細漢踮過的厝失落佇田中央,回鄉的路愈來愈長,揣路予阮心頭酸,揣路予阮心頭酸……。 《本段音樂採用台灣陶笛大師游學志的創作曲「阿爸的故鄉」,此曲為陶笛演奏曲,描寫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與康原老師的「揣路」意境相似。》 【學童讀詩】 康原老師的國小母校-彰化縣芳苑鄉漢寶國小 指導老師:陳釀酩主任 朗誦學生:黃葳浤、黃宴秋、許芷瑩、林依璇、許珮蓁 #每周一更新 #故鄉的詩歌 #為臺灣文學朗讀 ----- 主持人:麗如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為臺灣文學朗讀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6minPlay
July 17, 2023故鄉的詩歌|漁女的身影/康原學童:「冷風 吹過西爿的海岸,海水淹入漁民的心肝,討海人忍受著夭肌失頓嘛毋驚寒……」 吳晟:「在我的生命中,最懷念也最珍惜的就是我的家鄉—彰化溪州……」 路寒袖:「我人生有記憶就從大甲開始,大甲溪、鐵砧山還有大甲媽,對我來說都是鄉愁……」 康原:「我的家鄉是漢寶,現在到漢寶,樓房蓋起來,老一輩漸漸消逝……」 欣賞在地文學家的詩歌,感受故鄉的風景,邀請您與麗如作伙來找尋故鄉的詩歌…… 【作家吟詩】 漁女的身影(康原) 冷風 吹過西爿的海岸 海水 淹入漁民的心肝 討海人忍受著夭肌失頓嘛毋驚寒 海泳 親像一粒一粒懸山 阿母形影 攏佇蠔園咧行 涼棚跤 蠔桌頂漁女算袂清 花布巾包笠仔 遮日頭 三更起床 四更愛出門 中晝頓 食著日頭光來返 夯蠔刀做著 青蠔嫂 漁女的身影 追隨著翁婿佮潮水行 出海去 免驚惶 無論是白帶魚亦是烏魚 網內走蹤 親像一首 詩 【作家談詩】 麗如:康原老師的故鄉在彰化芳苑的海邊,許多作品深刻描寫漁民的生活,「漁女的身影」描寫的就是討海人忍受冷風海水、夭肌失頓的艱苦。 康原:我的家鄉在芳苑的漢寶村,母親是種田的農婦,也是討海的漁女。這首詩是透過媽媽的身影描寫漢寶地區婦人的工作情形。漢寶村有句諺語「鹹水潑面,有通吃無通賸」,即描述討海人抓魚抓蚵,鹹鹹海水灑潑在臉上,收入微薄僅能餬口。討海人的生活十分困苦,透早出門,晚上回家,伴隨著日光與月光而行。 學童:(讀詩)討海人忍受著夭肌失頓嘛毋驚寒,海泳親像一粒一粒懸山,阿母形影 攏佇蠔園咧行…… 康原:我的母親或是漢寶園的婦人,總是在蚵園辛勤工作著,抓蚵螺或是撿拾蚵仔,所以我說「三更起床 四更愛出門」。若是看到網內魚兒跳躍,無論白帶魚或是烏魚,都會感到十分開心。我希望能透過「漁女的身影」這首詩,讓更多人了解討海人及種田人的辛勞。 學童:(讀詩)夯蠔刀做著青蠔嫂,漁女的身影,追隨著翁婿佮潮水行。出海去免驚惶。無論是白帶魚亦是烏魚,網內走蹤親像一首詩。 《本段音樂採用台灣民謠「青蚵仔嫂」,歌詞中透露養蚵人家的無奈,對命運的妥協,以及對未來始終抱持一點小小的樂觀想法,如同康原的這首詩「漁女的身影」所描述漁女的生活及心境。》 【學童讀詩】 康原老師的國小母校-彰化縣芳苑鄉漢寶國小 指導老師:陳釀酩主任 朗誦學生:黃葳浤、黃宴秋、許芷瑩、林依璇、許珮蓁 #每周一更新 #故鄉的詩歌 #為臺灣文學朗讀 ----- 主持人:麗如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為臺灣文學朗讀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6minPlay
July 10, 2023故鄉的詩歌|台中公園/李長青學童:「樹仔懸懸低低 親像咧參囡仔時陣的 願望 覕相揣……」 吳晟:「在我的生命中,最懷念也最珍惜的就是我的家鄉—彰化溪州……」 路寒袖:「我人生有記憶就從大甲開始,大甲溪、鐵砧山還有大甲媽,對我來說都是鄉愁……」 康原:「我的家鄉是漢寶,現在到漢寶,樓房蓋起來,老一輩漸漸消逝……」 欣賞在地文學家的詩歌,感受故鄉的風景,邀請您與麗如作伙來找尋故鄉的詩歌…… 【作家吟詩】 台中公園(李長青) 樹仔懸懸低低 親像咧參囡仔時陣的 願望 覕相揣 花蕊青春美麗 猶原咧思念 舊年的彼隻風吹 草仔地家己坐好勢 看天頂的雲 溫溫仔幌(hàinn)過 日月亭佇水面 恬恬聽船頭白喙鬚的少年 按怎佮船尾 30年的牽手 輕聲 細說…… 【作家談詩】 麗如:李長青老師出生於高雄,成長於台中大里,他是台灣重要的新生代詩人,寫過多本詩集,獲得不少文學獎。李長青的詩寫人生,寫哲理,也寫生活體驗,他說這首「台中公園」除了寫童年的回憶,同樣也寫人生。 李長青:小時候家人常帶我去台中公園玩,台中公園有我的許多童年回憶。孩童時覺得公園好大,長大才知這個公園不簡單,歷史悠久,外縣市的人來台中玩一定要到台中公園走一走,才代表來到台中。這首詩是透過不同的畫面描寫人的一生,文學就是這樣,表面寫的是這樣,其實想表達的是另一個意涵。例如,樹、花蕊、草地不只是景,也是人生不同的過程,「覕相揣」是童年,「花蕊」是青春少年時的愛情,「風吹」則有逐夢的含意。 學童:(讀詩) 親像咧參囡仔時陣的願望覕相揣,花蕊青春美麗,猶原咧思念舊年的彼隻風吹…… 李長青:台中公園最大的特色是日月亭(現在的湖心亭)可以坐船,詩裡一對老夫妻,坐在船上回想倆人從少年、中年到老年的歲月,這位阿公愛說話,愛說以前,阿媽則微微笑著,聽著看著另一半像個白鬍鬚的少年,滔滔不絕。 學童:(讀詩)看天頂的雲溫溫仔幌(hàinn)過。日月亭佇水面,恬恬聽船頭白喙鬚的少年,按怎佮船尾30年的牽手,輕聲細說…… 《本段音樂採用鄧雨賢作曲的台灣民謠「四季紅」,這首歌以四季來描述男女相愛的模樣,曲風活潑且生動,搭配本詩「白喙鬚的少年按怎佮船尾30年的牽手輕聲細說」充滿雅趣。》 【學童讀詩】 李長青老師的國小母校-台中市大里區塗城國小 指導老師:邱碧瑩主任、廖淑伶組長 朗誦學生:戴聆安、廖宥婷、洪翎熏、劉庭熏、林竑彣、劉佳翰、蔡家羚、陳羽璇、簡柏翰、吳柚嫻、陳煜翔 #每周一更新 #故鄉的詩歌 #為臺灣文學朗讀 ----- 主持人:麗如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為臺灣文學朗讀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6minPlay
July 03, 2023故鄉的詩歌|番薯地圖/吳晟 (全新一季!)學童:「阿爸從阿公粗糙的手中,就如阿公從阿祖,默默接下堅硬的鋤頭,鋤呀鋤!……」 吳晟:「在我的生命中,最懷念也最珍惜的就是我的家鄉—彰化溪州……」 路寒袖:「我人生有記憶就從大甲開始,大甲溪、鐵砧山還有大甲媽,對我來說都是鄉愁……」 康原:「我的家鄉是漢寶,現在到漢寶,樓房蓋起來,老一輩漸漸消逝……」 欣賞在地文學家的詩歌,感受故鄉的風景,邀請您與麗如作伙來找尋故鄉的詩歌…… 【作家吟詩】 蕃藷地圖(吳晟) 阿爸從阿公粗糙的手中 就如阿公從阿祖 默默接下堅硬的鋤頭 鋤呀鋤!千鋤萬鋤 鋤上這一張蕃藷地圖 深厚的泥土中 阿爸從阿公石造的肩膀 就如阿公從阿祖 默默接下堅韌的扁擔 挑呀挑!千挑萬挑 挑起這一張蕃藷地圖 所有的悲苦和榮耀 阿爸從阿公木訥的口中 就如阿公從阿祖 默默傳下安分的告誡 說呀說!千說萬說 記錄了這一張蕃藷地圖 多災多難的歷史 雖然,有些人不願提起 甚至急於切斷 和這張地圖的血緣關係 孩子呀!你們莫忘記 阿爸從阿公實實在在的腳步 親像阿公從阿祖 一步一步踏過來的艱苦 【作家談詩】 麗如:吳晟老師的故鄉在彰化縣溪州鄉。吳晟寫詩、寫文章、也種田,「寫台灣人、敘台灣事、繪台灣景」是他的創作主張。在蕃薯地圖這首詩,咱不僅聽到文學家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深情,還有上一代對下一代的冀望與期待,吳晟老師談到他寫這首詩的心情。 吳晟:台灣的地圖形狀如同我們日常最普遍營養的食物-番薯,我們常聽到台灣的象徵就是番薯,在這首詩裡有兩個意涵,台灣的地圖形狀像番薯,另一個意涵是番薯的生命力強,「毋驚番薯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湠」。 學童:(讀詩)阿爸從阿公石造的肩膀,就如阿公從阿祖,默默接下堅韌的扁擔。挑呀挑!千挑萬挑,挑起這一張蕃藷地圖,所有的悲苦和榮耀…… 吳晟:這首詩想傳達的是一代傳一代,上一代為下一代打拼的辛苦與精神,可惜有許多人無法真正愛惜我們生長的這塊土地,甚至想切斷自己與番薯地圖的血緣關係,令人十分感慨,我想藉由這首詩提醒我們的子弟,千萬別忘記這塊土地的珍貴。 學童:(讀詩)雖然,有些人不願提起,甚至急於切斷和這張地圖的血緣關係。孩子呀!你們莫忘記,阿爸從阿公實實在在的腳步,親像阿公從阿祖,一步一步踏過來的艱苦。 《本段音樂採用鄧雨賢作曲的台灣民謠「望春風」,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演奏曲。望春風是每一個台灣人都能夠朗朗上口的歌謠,甚至留學海外的台灣學子,每於思鄉情切、孤單寂寥時,就用望春風的音符來填滿內心的空虛,望春風是一首具代表性的台灣歌謠》 【學童讀詩】 吳晟老師的國小母校-彰化縣溪州鄉成功國小 指導老師:莊典亮老師 朗誦學生:陳俊榕、宋至相、鄭義樺、張育修 #每周一更新 #故鄉的詩歌 #為臺灣文學朗讀 ----- 主持人:麗如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為臺灣文學朗讀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6minPlay
June 26, 2023探,女性情慾的洪荒寂寞-李昂 (全季終~)世紀末的女性情慾的叛逆與救贖。從「殺夫」、「迷園」、「北港香爐人人插」,再到「自傳の小說」,李昂小說的主題,一直環繞在女性意識、性與權力、性與政治等議題上,且小說中人物的情愛、心理描述,深刻而露骨。做為1970年代現代主義文學興起後的女性作家,李昂不僅厚描了世紀末的女性情慾的叛逆與救贖,也為自己開拓出獨樹一格的女性書寫文類。 【每周一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為臺灣文學朗讀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hPlay
FAQs about 為臺灣文學朗讀:How many episodes does 為臺灣文學朗讀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19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