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本节目由中信出版·大方出品,JustPod制作】
“干一天玩三天”,吃5元一碗的“挂逼面”,抽5毛钱一根的散装红双喜,有钱就在网吧里待到天亮,没钱就睡大街……这是一群“停滞”在深圳龙华三和人力市场附近的九零后、零零后,他们远离故乡,也不融入城市,依靠日结工作为生。
《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中写道:“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用努力工作,也不会失落无聊,没有羞耻感的生活让他们失去了奋斗动力。”在越来越不需要廉价劳动力的今天,三和青年是否注定要成为时代浪潮之下的“零部件”?最近出版的法国社会学家迪迪埃·埃里蓬的《回归故里》一书可以作为一种对照,从底层青年成为社会精英,是个人奋斗使然,还是纯粹的偶然?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岂不怀归》的作者田丰,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还有在巴黎旅居九年的索邦大学文学博士张博,聊聊在阶级愈发固化的当下,我们如何透过教育制度、人口流动等现象,靠近那群被符号化的三和青年。一起思考迷茫的年轻人如何在城市落脚,又如何回归故乡。
微信添加跳岛FM助手(ID:TDFMZS)进入听众群,欢迎与我们交流。
【主持】
里维奇,媒体人、文学评论人。(微博@BeulahDong )
【嘉宾】
田丰,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张博,青年译者、学者。译有《愤怒与神秘:勒内·夏尔诗选》。
【时间轴】
05:04 “挂逼”、“日结”等三和术语:戏谑之下的环境区隔和身份认同
07:54 日结的工作模式:三和青年的非传统“罢工”?
16:54 手机和彩票:三和青年的“精神鸦片”
21:49 “我们活下去的方式就是去跳楼”折射三和群体的关系网络难以维系
25:12 无法落脚的“落脚城市”:人口流动需要“中转站”,三和青年只能一直处于中转之中
29:28 三和青年个体沉沦的背后是教育制度、人口流动等社会问题
32:52 迪迪埃·埃里蓬《回归故里》:底层出身的耻辱感如同卡夫卡笔下永远上不了法庭的自我审判
38:27 埃里蓬对雷蒙·阿隆的反驳:特权阶级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阶级归属
45:05 阶级流动越来越难,未来的婚姻中还会有奥斯汀小说里的达西先生吗?
49:45 埃里蓬反对个人奋斗至上的叙事,成功跨越阶层的背后充满了偶然性
52:53 被合理化的“贫穷文化”是社会结构性问题的“帮凶”
【节目中提到的书】
《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田丰、林凯玄 著
《回归故里》[法]迪迪埃·埃里蓬 著
《空间与政治》[法]亨利·列斐伏尔 著
《落脚城市》 [加拿大]道格·桑德斯 著
《傲慢与偏见》[英]简·奥斯汀 著
《审判》[奥地利]弗朗茨·卡夫卡 著
《正常人》[爱尔兰]萨利·鲁尼 著
【本期嘉宾分享图书】
《第七天》余华 著
《国家与生活机遇》周雪光 著
【音乐】
片头 - Public Poet/上海复兴方案
片尾 - There and Then/上海复兴方案
【视觉设计】孙晓曦
【后期制作】韩韩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小宇宙App、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轻芒小程序,以及Apple Podcasts、Castro、Pocket Casts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上找到我们,订阅收听「跳岛FM」。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跳岛FM
微博@跳岛FM
4.6
5555 ratings
【本节目由中信出版·大方出品,JustPod制作】
“干一天玩三天”,吃5元一碗的“挂逼面”,抽5毛钱一根的散装红双喜,有钱就在网吧里待到天亮,没钱就睡大街……这是一群“停滞”在深圳龙华三和人力市场附近的九零后、零零后,他们远离故乡,也不融入城市,依靠日结工作为生。
《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中写道:“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用努力工作,也不会失落无聊,没有羞耻感的生活让他们失去了奋斗动力。”在越来越不需要廉价劳动力的今天,三和青年是否注定要成为时代浪潮之下的“零部件”?最近出版的法国社会学家迪迪埃·埃里蓬的《回归故里》一书可以作为一种对照,从底层青年成为社会精英,是个人奋斗使然,还是纯粹的偶然?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岂不怀归》的作者田丰,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还有在巴黎旅居九年的索邦大学文学博士张博,聊聊在阶级愈发固化的当下,我们如何透过教育制度、人口流动等现象,靠近那群被符号化的三和青年。一起思考迷茫的年轻人如何在城市落脚,又如何回归故乡。
微信添加跳岛FM助手(ID:TDFMZS)进入听众群,欢迎与我们交流。
【主持】
里维奇,媒体人、文学评论人。(微博@BeulahDong )
【嘉宾】
田丰,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张博,青年译者、学者。译有《愤怒与神秘:勒内·夏尔诗选》。
【时间轴】
05:04 “挂逼”、“日结”等三和术语:戏谑之下的环境区隔和身份认同
07:54 日结的工作模式:三和青年的非传统“罢工”?
16:54 手机和彩票:三和青年的“精神鸦片”
21:49 “我们活下去的方式就是去跳楼”折射三和群体的关系网络难以维系
25:12 无法落脚的“落脚城市”:人口流动需要“中转站”,三和青年只能一直处于中转之中
29:28 三和青年个体沉沦的背后是教育制度、人口流动等社会问题
32:52 迪迪埃·埃里蓬《回归故里》:底层出身的耻辱感如同卡夫卡笔下永远上不了法庭的自我审判
38:27 埃里蓬对雷蒙·阿隆的反驳:特权阶级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阶级归属
45:05 阶级流动越来越难,未来的婚姻中还会有奥斯汀小说里的达西先生吗?
49:45 埃里蓬反对个人奋斗至上的叙事,成功跨越阶层的背后充满了偶然性
52:53 被合理化的“贫穷文化”是社会结构性问题的“帮凶”
【节目中提到的书】
《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田丰、林凯玄 著
《回归故里》[法]迪迪埃·埃里蓬 著
《空间与政治》[法]亨利·列斐伏尔 著
《落脚城市》 [加拿大]道格·桑德斯 著
《傲慢与偏见》[英]简·奥斯汀 著
《审判》[奥地利]弗朗茨·卡夫卡 著
《正常人》[爱尔兰]萨利·鲁尼 著
【本期嘉宾分享图书】
《第七天》余华 著
《国家与生活机遇》周雪光 著
【音乐】
片头 - Public Poet/上海复兴方案
片尾 - There and Then/上海复兴方案
【视觉设计】孙晓曦
【后期制作】韩韩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小宇宙App、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轻芒小程序,以及Apple Podcasts、Castro、Pocket Casts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上找到我们,订阅收听「跳岛FM」。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跳岛FM
微博@跳岛FM
449 Listeners
320 Listeners
106 Listeners
53 Listeners
26 Listeners
255 Listeners
45 Listeners
460 Listeners
163 Listeners
206 Listeners
24 Listeners
20 Listeners
130 Listeners
28 Listeners
264 Listeners
48 Listeners
202 Listeners
152 Listeners
299 Listeners
39 Listeners
22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