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宪政制度的故乡英国 探究人性的哲学家休谟之七:政治生活的构成


Listen Later

「提要」正义起源于自利,但实现于自利与利他的道德平衡中。只顾私利的个人和政治社团必然是恶。由一个恶的团体主宰社会政治生活是违反自然和人的本性的。因此,一个维护正义的政府必须明确权威与自由之间的界限。威权以法律治理国家,自由以人性尊重情感。

问:休谟的政治理念依然从人性出发。

答:这是毫无疑问的。在《人性论》一书第三部分《道德学》中休谟详尽分析了德与恶的定义,正义与非正义的划分。这一部分其实是他的政治理念的基础。1741年,也就是《人性论》发表两年之后,他出版了《伦理和政治论文集》第一卷,把他在《人性论》一书中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用于具体政治问题的分析。在《论政府起源》一文中,他指出凡人专注蝇头小利和当下收益的痼疾,并提出组织政府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解决这种痼疾。他称其为“难于医治的一大弱点”,他指出:“人们必须设法减缓自己所不能根治的痼疾的发展,他们必须授予一些人以长官的称号,这些人的特定职责就是指明公正的法律,处罚违犯者,纠正欺诈和暴掠,并且迫使人们考虑自己真正的长远利益。必须创立”服从“这样一种新责任,用以支持”正义“这种责任。休谟的这段话似乎表达了他认为政治生活的建构需要”以吏为师“,其实他并没有这个意思,他是要强调政府或国家的掌权者需要一种权威,这个权威以法律为准绳,在此前提下'服从'则是保持社会安定所必须的.

    

问:休谟显然不是在谈普选制的政治制度。

答:是的,休谟所处的英国现实的政治制度是君主立宪,它的选举仅限于下议院议员,这已经有限的实现了洛克《政府论》中反复强调的权力来源于公众同意这个原则。但在普选制的共和体制下,权威的建立恰恰要依从那些很可能患有短视痼疾的普通民众。政客为了获取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必须追随大众当下的愿望。除非是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要想说服大众放远眼光几乎是不可能的。休谟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把政治生活中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维持的砝码完全诉诸法律,他说:“官员在日常治理程序中必须同等遵守一般的法律,这些法律政府所有成员及其臣民都是知晓的。”可见在休谟心中,法治是政府威权与个人自由之间正常运转的枢纽。他清醒认识到:“在所有政府内部,始终存在着权威与自由之间的斗争,在每个政府中,自由都必须做出重大牺牲,然而那限制自由的权威绝不应该在任何体制中成为全面专制,不受控制。”因为,自英国《大宪章》颁布以来,个人自由就已经是政治生活中性命攸关的构成要素,它不仅在法律意义上,而且在道德意义上,文明意义上都是一个善政社会的基础。休谟强调:“必须承认自由乃是文明社会的尽善化,但仍必须承认权威乃其生存之必需。”

    

问:但洛克已经阐明的三权分立原则在休谟这里如何体现呢?

答:休谟没有明确谈过三权分立原则,但他的政治论文直接论述了议会独立性,君主政体与共和政体何者更适合于英国,以及党派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所以,权力分享与监督对休谟说来是题中应有之意,是顺理成章的。特别要注意的是,休谟从人性的角度看待政治构成,看待正义的来源与持守,这个角度相当深刻。休谟有一段著名的论述:“许多政论家已将下述主张定为一条格言,在设计任何政府体制和确定该体制中的若干制约监控机构时,必须把每个成员都设想为无赖之徒,并设想他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了谋求私利别无其他目标。我们必须利用这种个人利害来控制他,并使他与公益合作,尽管他本来贪得无厌,野心很大,不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说夸耀任何政府体制的优越性都会成为无益空谈,而且最终发现我们的自由,财产除了依靠统治者的善心别无保障,也就是根本没有保障,”这一段可以说是至理名言。休谟的同胞,十九世纪的阿克顿勋爵的名言:“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就是脱胎于休谟的洞见。他告诉人们,任何统治集团的成员本质上都是普通的个人,都可能有人类的弱点:权力欲、贪婪、损公肥私、权钱交易,尽管会有道德高尚的人严于律己,但不得不承认绝大多数当权者都是易受诱惑的个体,更不要说那些男盗女娼的伪君子。

    

问:对待官员的操守的监督,民主制度是否会优于专制制度?

答:显然要好的多,但并不是说民主制度下的人就都是高风亮节,不受腐蚀 的圣人,而是制度设计已遵从休谟的原则,把每个进入官场的人都视为无赖之徒,而进行了各种预防。但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新闻自由,当真相可以不受阻碍的传播时,统治者的行为永远会暴露在聚光灯下,与此相反,一切暴政国家的政治都是黑箱作业,其内部运作远不如黑手党规矩,因为它依赖独裁者一个人的意愿。休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在论述新闻自由这个主题时指出:“如果不认真防止专权现象的发展,如果没有一种将警报从我们王国的这一端传送到另一端的简易办法,专制独裁就会不知不觉地凌驾于我们头上,为了约束宫廷野心, 必须经常鼓舞人民的精神意气,必须利用宫廷害怕唤起人民的心情,遏制其野心,要达到这个目的没有什么比新闻自由更有效了。通过新闻自由,整个民族的学识智能和天才可以用来维护自由,激励人人都来保卫自由。”所以我们要牢记,言论自由,新闻自由是政治生活中的空气。在暴政国家中,统治者想尽一切办法,让民众处在黑暗的无氧状态,使人们苦闷,窒息,随后麻木,痴呆,变成任他们屠宰的羔羊和收割的韭菜。更可怕的是,这种状态会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常态,民众先是痛苦,随后麻木,再后开始享受这种麻木,最后会歌颂这种麻木和造就这种麻木的暴君。

    

问:这种情况几乎就是我们眼见的活剧。

答:哀莫大于心死,让民众心死是一切暴政的终极目标。休谟还对政治生活中的另一个要素做了论述,那就是政党政治,在休谟看来,政党政治是一个让人不快却无法改变的事实。自古至今所有政治生活中都有党派争斗,在专制体制下难于摆脱,在自由政体中更易生长,这个党派或基于亲缘关系或基于利益分歧,党派之争的最大危害是它可能损害政体,破坏法律,造成国家的分裂。不过,休谟仅仅指出党派之争的弊病,却未看到党派之争对保护个人自由所起的作用,这恐怕是因为在休谟生活的时代,英国辉格党和托利党的斗争引起英国社会极大的动荡,而党派之争的文明化则要在休谟身后逐渐完善。不过休谟已经清楚地分析了党派斗争的缘由和表现,这都是研究休谟政治思想和他心目中的政治生活时所不可忽略的 。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5
  • 5
  • 5
  • 5
  • 5

5

2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View all
时事大家谈 - 美国之音 by 美国之音

时事大家谈 - 美国之音

38 Listeners

百靈果 News by Bailingguo News

百靈果 News

677 Listeners

忽左忽右 by JustPod

忽左忽右

442 Listeners

生态 健康与科技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生态 健康与科技

3 Listeners

法国思想长廊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思想长廊

5 Listeners

法国世界报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世界报

5 Listeners

微言微语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微言微语

6 Listeners

第一次播音 北京时间 06:00-07:00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第一次播音 北京时间 06:00-07:00

21 Listeners

法语教学:Parlez-vous Paris?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语教学:Parlez-vous Paris?

0 Listeners

法语课程: Les voisins du 12 bis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语课程: Les voisins du 12 bis

0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03 Listeners

王志安的播客Wang’s Podcast by 王志安

王志安的播客Wang’s Podcast

454 Listeners

中华世界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华世界

0 Listeners

公民论坛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公民论坛

0 Listeners

北美来鸿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北美来鸿

0 Listeners

国际纵横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国际纵横

0 Listeners

台北一周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台北一周

0 Listeners

柏林飞鸿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柏林飞鸿

0 Listeners

曼谷专栏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曼谷专栏

0 Listeners

法国报纸摘要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报纸摘要

4 Listeners

特别节目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特别节目

0 Listeners

美国专栏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美国专栏

1 Listeners

要闻解说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要闻解说

2 Listeners

观察中国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观察中国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