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法国沉浸在奥运盛会的热烈气氛中,却无法掩盖总统马克龙在总理人选问题上面临的巨大压力,左翼联盟提出的候选人露西-卡斯特茨(Lucie Castets)虽已遭拒,却打算逼迫总统接受“共治”;法国国家农业食品与环境研究院将于10月推举新任院长的前夕,该机构27名科研人员发出呼吁,要求重新定位法国的农业政策,以顺应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需求;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接棒拜登引发的热情不断高涨,哈里斯将于周二公布竞选伙伴,直接关涉未来三个月的竞选运动是否能够凝聚更多力量;美国经济可能放缓引发股市担忧,全球股市遭遇风暴;这是8月6日出版的法国各报突出关注的国内和国际新闻重点。
其他国际新闻焦点内容还有:孟加拉国近期爆发的大规模的青年示威活动导致总理哈西娜下台并逃亡;英国极右翼发起的暴力活动仍在继续蔓延,极右翼活动分子汤米-罗宾逊(Tommy Robinson)在社交网络平台十分活跃。
新兴国家发展为何放缓
此外,《回声报》刊出报道,披露了世界银行最近发布的报告内容,该机构最新研究认为: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上百个发展中国家未来数十年跻身发达国家之列的努力面临严重障碍,并提出了帮助这些国家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办法。
8月1日星期四,世界银行发布《2024年世界发展报告》,报告认为: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可能无法成为发达国家,主要原因应归咎于“中等收入陷阱”。报告指出: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在内的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陷入困境的风险,如果不作出正确的决定,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无法成为发达国家。
“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银行2007年提出的理论概念,是指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无法通过最后阶段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并会遇到玻璃天花板:人均GDP无法赶上发达经济体并“停滞不前”。
世行《2024年世界发展报告》以2023年底进入中等收入经济体类别的108个国家的研究为论据,这些国家年度人均GDP在1136美元到13845美元之间,共有人口60亿,在全球的GDP占比为40%。
这些国家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必须面对越来越高的支出水平,而人均GDP却未能成功达到足以实现这一目标的水平,导致其经济增长受限,从而最终使它们停留在新兴国家阶段。世行首席经济学家英德米特-吉尔(Indermit Gill)认为:中国和印度的人均GDP分别需要10年和75年才能达到美国的四分之一。34年来,只有34个中等收入国家成功摆脱了这一僵局,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
世行报告认为,“这108个国家的目标是在二十到三十年内实现高收入国家地位。”但英德米特-吉尔表示:“太多国家正在依靠过时的战略试图发展为发达经济体。但与过去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经济体相比,这些国家面临着更为艰巨的挑战如:人口迅速老龄化,发达经济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需要满足加快能源转型的需求。
为了摆脱“中等收入陷阱”,世行提出了“投资、引进和创新”三个阶段的理论解决方案并认为:目前,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当务之急其实十分简单:它们需要提高资本、劳动力和能源的使用效率。
世行报告负责人、首席经济学家索米克-拉尔(Somik V. Lall)表示:道路是崎岖的,但即使在今天的困难条件下,各国仍可取得进展。韩国就是最好的例证。1960年,韩国人均收入仅为1200美元。到2023年底,这一数字已攀升至33000美元,表明了新兴国家完全有可能摆脱“陷阱”。
3
44 ratings
法国沉浸在奥运盛会的热烈气氛中,却无法掩盖总统马克龙在总理人选问题上面临的巨大压力,左翼联盟提出的候选人露西-卡斯特茨(Lucie Castets)虽已遭拒,却打算逼迫总统接受“共治”;法国国家农业食品与环境研究院将于10月推举新任院长的前夕,该机构27名科研人员发出呼吁,要求重新定位法国的农业政策,以顺应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需求;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接棒拜登引发的热情不断高涨,哈里斯将于周二公布竞选伙伴,直接关涉未来三个月的竞选运动是否能够凝聚更多力量;美国经济可能放缓引发股市担忧,全球股市遭遇风暴;这是8月6日出版的法国各报突出关注的国内和国际新闻重点。
其他国际新闻焦点内容还有:孟加拉国近期爆发的大规模的青年示威活动导致总理哈西娜下台并逃亡;英国极右翼发起的暴力活动仍在继续蔓延,极右翼活动分子汤米-罗宾逊(Tommy Robinson)在社交网络平台十分活跃。
新兴国家发展为何放缓
此外,《回声报》刊出报道,披露了世界银行最近发布的报告内容,该机构最新研究认为: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上百个发展中国家未来数十年跻身发达国家之列的努力面临严重障碍,并提出了帮助这些国家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办法。
8月1日星期四,世界银行发布《2024年世界发展报告》,报告认为: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可能无法成为发达国家,主要原因应归咎于“中等收入陷阱”。报告指出: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在内的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陷入困境的风险,如果不作出正确的决定,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无法成为发达国家。
“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银行2007年提出的理论概念,是指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无法通过最后阶段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并会遇到玻璃天花板:人均GDP无法赶上发达经济体并“停滞不前”。
世行《2024年世界发展报告》以2023年底进入中等收入经济体类别的108个国家的研究为论据,这些国家年度人均GDP在1136美元到13845美元之间,共有人口60亿,在全球的GDP占比为40%。
这些国家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必须面对越来越高的支出水平,而人均GDP却未能成功达到足以实现这一目标的水平,导致其经济增长受限,从而最终使它们停留在新兴国家阶段。世行首席经济学家英德米特-吉尔(Indermit Gill)认为:中国和印度的人均GDP分别需要10年和75年才能达到美国的四分之一。34年来,只有34个中等收入国家成功摆脱了这一僵局,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
世行报告认为,“这108个国家的目标是在二十到三十年内实现高收入国家地位。”但英德米特-吉尔表示:“太多国家正在依靠过时的战略试图发展为发达经济体。但与过去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经济体相比,这些国家面临着更为艰巨的挑战如:人口迅速老龄化,发达经济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需要满足加快能源转型的需求。
为了摆脱“中等收入陷阱”,世行提出了“投资、引进和创新”三个阶段的理论解决方案并认为:目前,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当务之急其实十分简单:它们需要提高资本、劳动力和能源的使用效率。
世行报告负责人、首席经济学家索米克-拉尔(Somik V. Lall)表示:道路是崎岖的,但即使在今天的困难条件下,各国仍可取得进展。韩国就是最好的例证。1960年,韩国人均收入仅为1200美元。到2023年底,这一数字已攀升至33000美元,表明了新兴国家完全有可能摆脱“陷阱”。
2 Listeners
3 Listeners
5 Listeners
5 Listeners
6 Listeners
21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100 Listeners
46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