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各位好,今天是2024年10月13日星期日。法国各大主流日刊今日以线上更新内容为主,国际版内容多涉及中东局势、乌克兰战争、临近的美国大选,国内版多聚焦巴尼耶新政府、在法国和国际社会产生极大震撼的南法强奸案等。
今日线上出刊的即将在明日实体发行的法国世界报在头版关注了巴尼耶政府“脆弱的多数席位”及其在预算问题上面临的挑战、联合国驻黎巴嫩南部维和部队周五声称其总部在四十八小时内遭遇两次爆炸,掀起反对以色列袭击的声浪、南法拉罗谢尔市附近发现有儿童卷入杀虫剂污染案、特朗普和哈里斯在美国选民住房困境上各自的主张、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内部的奴隶交易、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日本主要的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组织“日本原子弹氢弹爆炸受害者团体协议会”、航空领域波音公司取消一万七千个岗位,进一步陷入危机、法国海外省马提尼克岛面对暴乱,宣布进行宵禁等内容,其中头版张贴的醒目照片为一年前的今天,法国北部阿拉斯市教师多米尼克·贝尔纳被伊斯兰主义恐怖分子杀害后,其家人在家中摆放的他的纪念照片。
世界报在本期的社论当中关注了黎巴嫩局势。社论题为“胆怯地放弃黎巴嫩”。当中指出,在针对哈马斯和真主党的战争中,“以色列当局似乎对停火不太感兴趣”,以色列当局“更感兴趣的是通过、且仅通过武力重塑该地区的诱惑”。 对此,世界报认为,“华盛顿对此很少提及”。
10月11日,联合国黎巴嫩南部维和人员当中的两名斯里兰卡士兵受伤。在这之前两天的第一起枪击中,两名印度尼西亚士兵受伤。世界报强调,虽然以色列军队否认是蓄意而为之,但这些枪击事件发生在对真主党民兵的进攻中,“犹太国家的军队似乎没有设定任何限制”。
世界报分析指出,与去年在加沙的情况一样,(以色列)“每次都会提出真主党军事或政治领导人的存在,以证明最致命的爆炸是合理的,而现场的平民所付出的代价则被简化为简单的意外事件”。世界报认为,“在这些打击下,国际人道法正在我们的眼前崩溃,而这些打击是由民意调查产生并得到美国军事支持的政府所实施的”。
世界报在这篇社论中强调,“没有人否认以色列自卫的权利”,“真主党让黎巴嫩面临一种冒险主义”,但绝大多数黎巴嫩居民并没有选择这种冒险主义。世界报强调,“发射(火箭炮)的事件必须停止,以便数万名流离失所的以色列人能够返回以色列北部的家园。但从南部赶来的数百万流离失所的黎巴嫩人,在这个已经处于崩溃边缘、政治瘫痪、经济疲惫不堪的国家,在恶劣的条件下露营,他们同样有权享受这一(重返家园)权利”。
对此,世界报谴责认为,“以色列当局似乎对停火不太感兴趣”,它“更感兴趣的是清算宿怨的机会,甚至是通过且仅通过武力重塑该地区的诱惑”。世界报认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最新声明中“加大了挑衅力度”,威胁称,如果黎巴嫩人不反抗真主党,“雪松之地(指黎巴嫩)将面临与这片狭长土地(指加沙)相同的命运,沦为一片血腥的废墟”。
世界报最后评价认为,内塔尼亚胡的“这种狂妄自大令人担忧”。“中东最近已经经历了军事全能感所导致的错误”。在外交层面上,“这种傲慢态度会转化为对任何与联合国有关的事物的污名化”…“从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不受阻碍的殖民化,到贝鲁特市中心持续不断的战争,包括对加沙实行十七年的禁运、但哈马斯丝毫没有受到削弱的结果,这个希伯来国家继续在法律下完全不受惩罚地行事。这些结果应该引起世人的质疑”。
3
44 ratings
各位好,今天是2024年10月13日星期日。法国各大主流日刊今日以线上更新内容为主,国际版内容多涉及中东局势、乌克兰战争、临近的美国大选,国内版多聚焦巴尼耶新政府、在法国和国际社会产生极大震撼的南法强奸案等。
今日线上出刊的即将在明日实体发行的法国世界报在头版关注了巴尼耶政府“脆弱的多数席位”及其在预算问题上面临的挑战、联合国驻黎巴嫩南部维和部队周五声称其总部在四十八小时内遭遇两次爆炸,掀起反对以色列袭击的声浪、南法拉罗谢尔市附近发现有儿童卷入杀虫剂污染案、特朗普和哈里斯在美国选民住房困境上各自的主张、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内部的奴隶交易、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日本主要的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组织“日本原子弹氢弹爆炸受害者团体协议会”、航空领域波音公司取消一万七千个岗位,进一步陷入危机、法国海外省马提尼克岛面对暴乱,宣布进行宵禁等内容,其中头版张贴的醒目照片为一年前的今天,法国北部阿拉斯市教师多米尼克·贝尔纳被伊斯兰主义恐怖分子杀害后,其家人在家中摆放的他的纪念照片。
世界报在本期的社论当中关注了黎巴嫩局势。社论题为“胆怯地放弃黎巴嫩”。当中指出,在针对哈马斯和真主党的战争中,“以色列当局似乎对停火不太感兴趣”,以色列当局“更感兴趣的是通过、且仅通过武力重塑该地区的诱惑”。 对此,世界报认为,“华盛顿对此很少提及”。
10月11日,联合国黎巴嫩南部维和人员当中的两名斯里兰卡士兵受伤。在这之前两天的第一起枪击中,两名印度尼西亚士兵受伤。世界报强调,虽然以色列军队否认是蓄意而为之,但这些枪击事件发生在对真主党民兵的进攻中,“犹太国家的军队似乎没有设定任何限制”。
世界报分析指出,与去年在加沙的情况一样,(以色列)“每次都会提出真主党军事或政治领导人的存在,以证明最致命的爆炸是合理的,而现场的平民所付出的代价则被简化为简单的意外事件”。世界报认为,“在这些打击下,国际人道法正在我们的眼前崩溃,而这些打击是由民意调查产生并得到美国军事支持的政府所实施的”。
世界报在这篇社论中强调,“没有人否认以色列自卫的权利”,“真主党让黎巴嫩面临一种冒险主义”,但绝大多数黎巴嫩居民并没有选择这种冒险主义。世界报强调,“发射(火箭炮)的事件必须停止,以便数万名流离失所的以色列人能够返回以色列北部的家园。但从南部赶来的数百万流离失所的黎巴嫩人,在这个已经处于崩溃边缘、政治瘫痪、经济疲惫不堪的国家,在恶劣的条件下露营,他们同样有权享受这一(重返家园)权利”。
对此,世界报谴责认为,“以色列当局似乎对停火不太感兴趣”,它“更感兴趣的是清算宿怨的机会,甚至是通过且仅通过武力重塑该地区的诱惑”。世界报认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最新声明中“加大了挑衅力度”,威胁称,如果黎巴嫩人不反抗真主党,“雪松之地(指黎巴嫩)将面临与这片狭长土地(指加沙)相同的命运,沦为一片血腥的废墟”。
世界报最后评价认为,内塔尼亚胡的“这种狂妄自大令人担忧”。“中东最近已经经历了军事全能感所导致的错误”。在外交层面上,“这种傲慢态度会转化为对任何与联合国有关的事物的污名化”…“从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不受阻碍的殖民化,到贝鲁特市中心持续不断的战争,包括对加沙实行十七年的禁运、但哈马斯丝毫没有受到削弱的结果,这个希伯来国家继续在法律下完全不受惩罚地行事。这些结果应该引起世人的质疑”。
2 Listeners
3 Listeners
5 Listeners
5 Listeners
6 Listeners
21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100 Listeners
457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