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今天出版的多数法国日报纷纷利用头版新闻的显要位置关注法国总统马克龙对英国的访问行程,强调马克龙与英国首相斯塔默达成协议,决定加强两国合作共同面对俄罗斯,尤其加强在国防领域的合作。双方准备“协调”核威慑力量,以保护欧洲免受任何“极端威胁”,两国核战略的这一进展被描述为“重大进展”;与此同时,两国就“双向交换移民计划”展现的合作意愿,已招致广泛批评;关于国内新闻,主要围绕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三大城市(巴黎,里昂,马赛)选举制度改革方案的话题展开,国民议会周四推翻了近半个世纪前引入的一项选举制度,从而为2026年3月举行更多直接选举铺平了道路。
其他国际新闻焦点内容还有: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会晤后,加沙停火前景仍不明朗;俄罗斯加紧攻击乌克兰,6月份杀害的平民人数创新高;欧盟为乌克兰重建拨款20亿欧元。此外,《回声报》刊出两篇报道,分别关注中国加速将出口重心从美国转向欧洲和亚洲市场以应对美国高额关税,以及德国高端汽车在中美市场遭遇困境的消息。
中国将出口重心转往欧亚市场
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正在加速将出口重心从美国转向欧洲和亚洲市场,以应对美国高额关税。《回声报》指出: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正在迅速重塑全球的贸易格局。作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瞄准的主要目标,中国正在积极为其产品寻找新的市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生产全球三分之一的制成品,但由于其主要出口市场-美国市场即将关闭,中国被迫调整出口方向。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产品加征约50%的关税,导致中国出口美国的比重明显下降。
与此同时,对其他目的地的出口则大幅增长。中国对东盟和欧盟的出口分别在总出口中占比上升。另外,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开通了117条国际货运航线,其中54条飞往亚洲,45条飞往欧洲。显现了中国对这两个市场的战略重视。
报道引述专家观点指出:实际上,中国早已开始大幅增加对其他地区的出口。中美贸易战始于2018年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当年5月,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占美国海外产品采购总额的21%,而今年5月此一比例仅为7%。而“中国制成品贸易顺差持续攀升,北京的主要客户美国却试图对中国产品关闭大门。2018年至2024年间,这一顺差甚至翻了一番,达到每年2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2%以上,这是历史上从未达到过的水平。”
欧洲付出了代价。2018年至2024年间,欧洲从中国的采购量增长了52%,达1700亿欧元。然而,欧盟对中国的出口在此期间仅增长了250亿欧元。欧洲对华贸易逆差大幅增长,去年升至3000亿欧元。正因如此布鲁塞尔与北京之间近期紧张关系再次升温。
与此同时,中国对亚洲的出口也大幅增长,中国商品通过越南、泰国等第三国转运至美国以规避关税,导致这些国家对中国进口和对美国出口同步增加。美国试图遏制这一趋势,因此迫使越南对经由该国出口到美国的中国商品征收40%的关税。但是报道认为,美国海关很难控制哪些商品源自中国制造。北京也绝不接受以牺牲本国利益换取关税减免。中国官媒周二发表社论坚称要“维护自身合法利益。”预示着北京与华盛顿签署的贸易战“停火”协议可能只是暂时的。
德国高端汽车在中美市场遭遇困境
《回声报》的另外一篇报道,揭示了在贸易战背景下,德国高端汽车在中美市场遭遇困境的情况。
报道指出:德国高端汽车品牌如宝马、奔驰、奥迪和保时捷正因中美关税壁垒、激烈价格战及中国本土电动车崛起而遭遇销售下滑。在美国市场同样因高达27.5%的进口关税而受挫。
不过,报道指出:尽管地缘政治环境对销量造成压力,德国车企通过在欧洲、南美和电动车领域的增长部分缓解了冲击,尤其电动汽车销量强劲增长。大众汽车则借助“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地化战略及电动化攻势,在中国市场实现小幅反弹。整体而言,德国高端车企正加快转型,以应对全球贸易和产业格局的深刻变化。
3
44 ratings
今天出版的多数法国日报纷纷利用头版新闻的显要位置关注法国总统马克龙对英国的访问行程,强调马克龙与英国首相斯塔默达成协议,决定加强两国合作共同面对俄罗斯,尤其加强在国防领域的合作。双方准备“协调”核威慑力量,以保护欧洲免受任何“极端威胁”,两国核战略的这一进展被描述为“重大进展”;与此同时,两国就“双向交换移民计划”展现的合作意愿,已招致广泛批评;关于国内新闻,主要围绕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三大城市(巴黎,里昂,马赛)选举制度改革方案的话题展开,国民议会周四推翻了近半个世纪前引入的一项选举制度,从而为2026年3月举行更多直接选举铺平了道路。
其他国际新闻焦点内容还有: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会晤后,加沙停火前景仍不明朗;俄罗斯加紧攻击乌克兰,6月份杀害的平民人数创新高;欧盟为乌克兰重建拨款20亿欧元。此外,《回声报》刊出两篇报道,分别关注中国加速将出口重心从美国转向欧洲和亚洲市场以应对美国高额关税,以及德国高端汽车在中美市场遭遇困境的消息。
中国将出口重心转往欧亚市场
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正在加速将出口重心从美国转向欧洲和亚洲市场,以应对美国高额关税。《回声报》指出: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正在迅速重塑全球的贸易格局。作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瞄准的主要目标,中国正在积极为其产品寻找新的市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生产全球三分之一的制成品,但由于其主要出口市场-美国市场即将关闭,中国被迫调整出口方向。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产品加征约50%的关税,导致中国出口美国的比重明显下降。
与此同时,对其他目的地的出口则大幅增长。中国对东盟和欧盟的出口分别在总出口中占比上升。另外,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开通了117条国际货运航线,其中54条飞往亚洲,45条飞往欧洲。显现了中国对这两个市场的战略重视。
报道引述专家观点指出:实际上,中国早已开始大幅增加对其他地区的出口。中美贸易战始于2018年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当年5月,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占美国海外产品采购总额的21%,而今年5月此一比例仅为7%。而“中国制成品贸易顺差持续攀升,北京的主要客户美国却试图对中国产品关闭大门。2018年至2024年间,这一顺差甚至翻了一番,达到每年2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2%以上,这是历史上从未达到过的水平。”
欧洲付出了代价。2018年至2024年间,欧洲从中国的采购量增长了52%,达1700亿欧元。然而,欧盟对中国的出口在此期间仅增长了250亿欧元。欧洲对华贸易逆差大幅增长,去年升至3000亿欧元。正因如此布鲁塞尔与北京之间近期紧张关系再次升温。
与此同时,中国对亚洲的出口也大幅增长,中国商品通过越南、泰国等第三国转运至美国以规避关税,导致这些国家对中国进口和对美国出口同步增加。美国试图遏制这一趋势,因此迫使越南对经由该国出口到美国的中国商品征收40%的关税。但是报道认为,美国海关很难控制哪些商品源自中国制造。北京也绝不接受以牺牲本国利益换取关税减免。中国官媒周二发表社论坚称要“维护自身合法利益。”预示着北京与华盛顿签署的贸易战“停火”协议可能只是暂时的。
德国高端汽车在中美市场遭遇困境
《回声报》的另外一篇报道,揭示了在贸易战背景下,德国高端汽车在中美市场遭遇困境的情况。
报道指出:德国高端汽车品牌如宝马、奔驰、奥迪和保时捷正因中美关税壁垒、激烈价格战及中国本土电动车崛起而遭遇销售下滑。在美国市场同样因高达27.5%的进口关税而受挫。
不过,报道指出:尽管地缘政治环境对销量造成压力,德国车企通过在欧洲、南美和电动车领域的增长部分缓解了冲击,尤其电动汽车销量强劲增长。大众汽车则借助“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地化战略及电动化攻势,在中国市场实现小幅反弹。整体而言,德国高端车企正加快转型,以应对全球贸易和产业格局的深刻变化。
2 Listeners
5 Listeners
13 Listeners
3 Listeners
0 Listeners
5 Listeners
0 Listeners
5 Listeners
6 Listeners
21 Listeners
10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