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本节目由中信出版·大方出品,JustPod制作】
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似乎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人文历史,甚至可以通过卫星地图看到大街小巷的每一个角落。那么旅行这件事也变得“便捷”了吗?实地探访的必要性是什么呢?最近出版了旅行文学作品《失落的卫星》的刘子超,就把旅行作为一种“方法”,通过关注人的处境打量这个时代。
与普通游记相比,旅行文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旅行文学杂糅又自由,可以在小说、历史、民族志之间穿插“协奏”?如果把旅行文学定义为一种文学,那么关注的应该不仅仅是旅行本身?本期节目邀请了作家刘子超和作家、书评人维舟,聊聊透过旅行文学,我们究竟能看到什么。
微信添加跳岛FM助手(ID:TDFMZS)进入听众群,欢迎与我们交流。
【主持】
祝羽捷,写作者,中英文化社交媒体大使,曾任《时尚芭莎》专题总监。著有《世界从不寂静》、《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等作品,译有《哗众取宠》、《文艺复兴人》。
【嘉宾】
刘子超,作家、译者。代表作《失落的卫星》、《午夜降临前抵达》,译有《惊异之城》等。
维舟,书评人、专栏作家。著有散文集《大地上所有的河流》、小说《无岸之岛》、评论集《一只脚踏进后现代》。
【时间轴】
06:50 列维-斯特劳斯在《忧郁的热带》:背携“自己的世界”在“外面的世界”旅行
08:51 保罗·鲍尔斯眼中旅行文学和普通游记的区别:“在旅行的作家”vs“会写点东西的旅行者”
11:00 旅行途中的“外来者”如何进行私人化的、文学性的书写?
15:50 “如果把旅行文学定义为一种文学,那么关注的是人的处境而不是旅行本身。”
16:35 刘子超:把旅行作为方法,通过人物命运打量这个时代
18:25 暴富、流亡、迷失、困守,中亚与中国人性的共通
22:56 旅行文学的杂糅与自由:在小说、历史、民族志之间穿插“协奏”
23:57 奈保尔晚期的写作像是摄影师在驾驭《1917》式的长镜头
25:45 何伟捕捉容易被当地人忽视的细节,体现了作为外来者的敏感
37:20 借鉴西方旅行文学积累的同时,以中国人的经验和视角观察世界会有什么不同?
48:00 被困在当地的焦虑:“半生不熟的全球化时代”里的年轻人
57:40 非黑即白的西方理念下“半道上的中亚”
【节目中提到的书】
《失落的卫星》刘子超
《忧郁的热带》 [法]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美国佬》 [尼日利亚] 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
《印度放浪》 [日]藤原新也
《黑羊与灰鹰》 [英] 丽贝卡·韦斯特
《静静的顿河》 [苏] 肖洛霍夫
《惊异之城》 [英]伊恩·弗莱明
《寻路中国》 [美]彼得·海斯勒
《消失中的江城》 [美]彼得·海斯勒
The Buried: An Archaeology of the Egyptian Revolution [美]彼得·海斯勒
【本期嘉宾分享图书】
《边境》[波兰] 沃伊切赫.古瑞茨基
《边境:行至欧洲边缘》[保]卡帕卡·卡萨波娃
【音乐】
片头 - Public Poet/上海复兴方案
片尾 - There and Then/上海复兴方案
【视觉设计】孙晓曦
【后期制作】韩韩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蜻蜓FM、荔枝FM 、轻芒小程序,以及Apple Podcasts 、Castro、Pocket Casts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上找到我们,订阅收听「跳岛FM」。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跳岛FM
微博@跳岛FM
4.6
5555 ratings
【本节目由中信出版·大方出品,JustPod制作】
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似乎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人文历史,甚至可以通过卫星地图看到大街小巷的每一个角落。那么旅行这件事也变得“便捷”了吗?实地探访的必要性是什么呢?最近出版了旅行文学作品《失落的卫星》的刘子超,就把旅行作为一种“方法”,通过关注人的处境打量这个时代。
与普通游记相比,旅行文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旅行文学杂糅又自由,可以在小说、历史、民族志之间穿插“协奏”?如果把旅行文学定义为一种文学,那么关注的应该不仅仅是旅行本身?本期节目邀请了作家刘子超和作家、书评人维舟,聊聊透过旅行文学,我们究竟能看到什么。
微信添加跳岛FM助手(ID:TDFMZS)进入听众群,欢迎与我们交流。
【主持】
祝羽捷,写作者,中英文化社交媒体大使,曾任《时尚芭莎》专题总监。著有《世界从不寂静》、《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等作品,译有《哗众取宠》、《文艺复兴人》。
【嘉宾】
刘子超,作家、译者。代表作《失落的卫星》、《午夜降临前抵达》,译有《惊异之城》等。
维舟,书评人、专栏作家。著有散文集《大地上所有的河流》、小说《无岸之岛》、评论集《一只脚踏进后现代》。
【时间轴】
06:50 列维-斯特劳斯在《忧郁的热带》:背携“自己的世界”在“外面的世界”旅行
08:51 保罗·鲍尔斯眼中旅行文学和普通游记的区别:“在旅行的作家”vs“会写点东西的旅行者”
11:00 旅行途中的“外来者”如何进行私人化的、文学性的书写?
15:50 “如果把旅行文学定义为一种文学,那么关注的是人的处境而不是旅行本身。”
16:35 刘子超:把旅行作为方法,通过人物命运打量这个时代
18:25 暴富、流亡、迷失、困守,中亚与中国人性的共通
22:56 旅行文学的杂糅与自由:在小说、历史、民族志之间穿插“协奏”
23:57 奈保尔晚期的写作像是摄影师在驾驭《1917》式的长镜头
25:45 何伟捕捉容易被当地人忽视的细节,体现了作为外来者的敏感
37:20 借鉴西方旅行文学积累的同时,以中国人的经验和视角观察世界会有什么不同?
48:00 被困在当地的焦虑:“半生不熟的全球化时代”里的年轻人
57:40 非黑即白的西方理念下“半道上的中亚”
【节目中提到的书】
《失落的卫星》刘子超
《忧郁的热带》 [法]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美国佬》 [尼日利亚] 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
《印度放浪》 [日]藤原新也
《黑羊与灰鹰》 [英] 丽贝卡·韦斯特
《静静的顿河》 [苏] 肖洛霍夫
《惊异之城》 [英]伊恩·弗莱明
《寻路中国》 [美]彼得·海斯勒
《消失中的江城》 [美]彼得·海斯勒
The Buried: An Archaeology of the Egyptian Revolution [美]彼得·海斯勒
【本期嘉宾分享图书】
《边境》[波兰] 沃伊切赫.古瑞茨基
《边境:行至欧洲边缘》[保]卡帕卡·卡萨波娃
【音乐】
片头 - Public Poet/上海复兴方案
片尾 - There and Then/上海复兴方案
【视觉设计】孙晓曦
【后期制作】韩韩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蜻蜓FM、荔枝FM 、轻芒小程序,以及Apple Podcasts 、Castro、Pocket Casts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上找到我们,订阅收听「跳岛FM」。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跳岛FM
微博@跳岛FM
449 Listeners
320 Listeners
106 Listeners
53 Listeners
26 Listeners
255 Listeners
45 Listeners
460 Listeners
163 Listeners
206 Listeners
24 Listeners
20 Listeners
130 Listeners
28 Listeners
264 Listeners
48 Listeners
202 Listeners
152 Listeners
299 Listeners
39 Listeners
22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