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澳大利亚周六(5月3日)举行议会选举,激烈竞争主要在中间偏左的执政党-工党和最大反对党、中间偏右的联盟党之间展开。从澳大利亚内陆荒漠到沿海城市,全国选民纷纷动员起来,在两位政坛老将之间做出选择:一边是现任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另一边则是其对手彼得·达顿(Peter Dutton)。虽然两位候选人均来自出身相似的工人阶层,但在气候政策等重大议题上的立场却截然不同。
此次选举焦点围绕经济、气候变化、美国关税等议题展开,关系到澳大利亚的未来发展方向。现任总理阿尔巴尼斯领导的工党自2022年重返政坛以来,专注于改善民众的购买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加强医疗体系。然而,尽管通货膨胀有所减缓,但生活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尤其是食品、燃油和房价等问题仍困扰着民众。此外,阿尔巴尼斯在推动土著人民咨询委员会的提案时遭遇失败,这成为他执政中的一大挫折。
作为自由党领袖,澳大利亚反对派领导人达顿提出了削减移民、加强治安和推动核能发展的政策,尤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主张投资2000亿美元建设7座核电站,并逐步放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计划。他的强硬政策和对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案吸引了部分选民,尤其是在高生活成本和治安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
最新民调显示,62岁的阿尔巴尼斯略领先于54岁的达顿,有望成为2004年以来首位赢得连任的澳大利亚领导人。该国选民普遍对当前的经济状况感到焦虑,尤其是生活成本的上涨(如牛奶、面包、电力和汽油价格)让民众感到压力巨大。为此,两党领导人纷纷承诺,如果赢得大选,将为民众提供纾困措施。阿尔巴尼斯承诺通过减税和提高医疗服务、减免学生债务等计划帮助提升民众的购买力;达顿则主张立即降低燃料价格、缩减公务员职位等措施以减轻民众负担。
值得关注的是,千禧一代(1981年至1996年出生)和Z世代(1997年至2012年出生)选民首次成为选票主力军,占比超过40%,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住房、气候变化、学生债务以及就业机会等问题。有分析指:年轻选民的实际需求正在重塑两大党的政策导向和竞选策略。
本次选举还将决定获胜一方能否单独组阁,或需与少数党派联合执政。由于选民对于两大党派的支持逐渐减弱,要求更高透明度和气候行动的独立候选人和少数党派的势力正在增强。
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也为本次选举增添了变数。4月初,在两大政党开始向选民宣传各自政策之际,特朗普宣布了对等关税措施,美国对澳大利亚商品加征的10%关税成为争论焦点。作为澳大利亚的保守派代表,达顿曾称特朗普为“伟大的思想家”,相关言论引发了部分选民的质疑,特别是在澳大利亚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受到影响、特朗普在该国越来越不受欢迎的背景下。虽然达顿被迫与他过去赞扬的特朗普划清界限,但其支持率依然在竞选期间大幅下滑。而工党的阿尔巴尼斯则批评美国的关税政策,称其为“经济自残”,并表示这种做法不适宜友好国家。
此外,作为全球主要煤炭生产国之一,澳大利亚的气候政策备受争议。该国选民需在对气候变化持有截然不同立场的两位候选人之间做出选择:阿尔巴尼斯领导的工党承诺将澳大利亚建设为可再生能源超级大国,尽管其政府也为一些新矿项目发放了许可证,并对高污染产业进行补贴。与此同时,达顿主张加大对核能的投资,提出建设7座核电站的计划,并逐步放弃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这一政策方向受到部分选民的支持,尤其是在能源独立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
澳大利亚约有1810万选民登记参加此次选举,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选民已通过提前投票参与。该国自1924年以来实行选举强制投票制,未投票者面临罚款,因此投票率通常接近90%,为全球最高。在本次选举中,选民不仅将选出众议院的150名新议员,还将改选约一半的参议院席位。选举结果将决定澳大利亚未来的政府方向,尤其是在经济、移民和气候政策上。
无论最终选举结果如何,这场选战将标志着澳大利亚在未来几年中对经济改革、气候变化和国际关系的关键选择。在当前全球不确定的局势下,选民们的抉择将影响澳大利亚的未来发展方向。
3
22 ratings
澳大利亚周六(5月3日)举行议会选举,激烈竞争主要在中间偏左的执政党-工党和最大反对党、中间偏右的联盟党之间展开。从澳大利亚内陆荒漠到沿海城市,全国选民纷纷动员起来,在两位政坛老将之间做出选择:一边是现任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另一边则是其对手彼得·达顿(Peter Dutton)。虽然两位候选人均来自出身相似的工人阶层,但在气候政策等重大议题上的立场却截然不同。
此次选举焦点围绕经济、气候变化、美国关税等议题展开,关系到澳大利亚的未来发展方向。现任总理阿尔巴尼斯领导的工党自2022年重返政坛以来,专注于改善民众的购买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加强医疗体系。然而,尽管通货膨胀有所减缓,但生活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尤其是食品、燃油和房价等问题仍困扰着民众。此外,阿尔巴尼斯在推动土著人民咨询委员会的提案时遭遇失败,这成为他执政中的一大挫折。
作为自由党领袖,澳大利亚反对派领导人达顿提出了削减移民、加强治安和推动核能发展的政策,尤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主张投资2000亿美元建设7座核电站,并逐步放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计划。他的强硬政策和对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案吸引了部分选民,尤其是在高生活成本和治安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
最新民调显示,62岁的阿尔巴尼斯略领先于54岁的达顿,有望成为2004年以来首位赢得连任的澳大利亚领导人。该国选民普遍对当前的经济状况感到焦虑,尤其是生活成本的上涨(如牛奶、面包、电力和汽油价格)让民众感到压力巨大。为此,两党领导人纷纷承诺,如果赢得大选,将为民众提供纾困措施。阿尔巴尼斯承诺通过减税和提高医疗服务、减免学生债务等计划帮助提升民众的购买力;达顿则主张立即降低燃料价格、缩减公务员职位等措施以减轻民众负担。
值得关注的是,千禧一代(1981年至1996年出生)和Z世代(1997年至2012年出生)选民首次成为选票主力军,占比超过40%,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住房、气候变化、学生债务以及就业机会等问题。有分析指:年轻选民的实际需求正在重塑两大党的政策导向和竞选策略。
本次选举还将决定获胜一方能否单独组阁,或需与少数党派联合执政。由于选民对于两大党派的支持逐渐减弱,要求更高透明度和气候行动的独立候选人和少数党派的势力正在增强。
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也为本次选举增添了变数。4月初,在两大政党开始向选民宣传各自政策之际,特朗普宣布了对等关税措施,美国对澳大利亚商品加征的10%关税成为争论焦点。作为澳大利亚的保守派代表,达顿曾称特朗普为“伟大的思想家”,相关言论引发了部分选民的质疑,特别是在澳大利亚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受到影响、特朗普在该国越来越不受欢迎的背景下。虽然达顿被迫与他过去赞扬的特朗普划清界限,但其支持率依然在竞选期间大幅下滑。而工党的阿尔巴尼斯则批评美国的关税政策,称其为“经济自残”,并表示这种做法不适宜友好国家。
此外,作为全球主要煤炭生产国之一,澳大利亚的气候政策备受争议。该国选民需在对气候变化持有截然不同立场的两位候选人之间做出选择:阿尔巴尼斯领导的工党承诺将澳大利亚建设为可再生能源超级大国,尽管其政府也为一些新矿项目发放了许可证,并对高污染产业进行补贴。与此同时,达顿主张加大对核能的投资,提出建设7座核电站的计划,并逐步放弃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这一政策方向受到部分选民的支持,尤其是在能源独立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
澳大利亚约有1810万选民登记参加此次选举,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选民已通过提前投票参与。该国自1924年以来实行选举强制投票制,未投票者面临罚款,因此投票率通常接近90%,为全球最高。在本次选举中,选民不仅将选出众议院的150名新议员,还将改选约一半的参议院席位。选举结果将决定澳大利亚未来的政府方向,尤其是在经济、移民和气候政策上。
无论最终选举结果如何,这场选战将标志着澳大利亚在未来几年中对经济改革、气候变化和国际关系的关键选择。在当前全球不确定的局势下,选民们的抉择将影响澳大利亚的未来发展方向。
3 Listeners
5 Listeners
5 Listeners
6 Listeners
21 Listeners
10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100 Listeners
457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4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13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