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时值中菲南海摩擦升级,美国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领导人公开表示支持菲律宾,中国与俄罗斯宣布在南海地区举行联合海上军演。针对南海地区频繁上演的各国联合军事演练,东南亚媒体对这一地区发生擦枪走火事件的风险升级抱以担忧。
综合东南亚媒体消息报道,中国官方周五宣布将于7月15-17日期间与俄罗斯在中国南部沿海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这次以广东湛江军港为集结点的中俄“联合海上2024”(Joint Sea-2024)军演,首次选择在高度敏感的南海地区进行演练,范围包括海南岛、雷州半岛以东海域,演练项目分别有联合侦察预警、海上联合打击、联合防空反导反潜等主题,中俄声称这次军演旨在“联合应对海上安全威胁”。中方表示,此次行动将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合作。时值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正出访俄罗斯(7月9-13日),访问期间还跟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举行会晤。外界对中俄战略合作进一步转向务实化表示密切关注。
东南亚媒体注意到近年来中俄关系不断深化发展,双方共同宣布两国之间的友谊“上不封顶”,战略合作不设禁区。值得一提的是中俄两国与北约之间仍保持着敌对关系。除了与俄罗斯进行联合军演,中国还与俄罗斯的盟友白俄罗斯组织联合军演。中国国防部对此强调中俄有决心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并维护地区稳定与和平。
泰国媒体 (The Thansettakij) 报道,北约成员国领导人7月9日至11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庆祝北约成立75周年,同时对遭到俄罗斯入侵的乌克兰表示支持。周三发表布的北约声明中,一部分内容称中国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坚决推动者”,指责中国正通过贸易手段向俄罗斯军工产业提供技术和物资支持,以弥补俄乌冲突所造成的损失。
北京随即回应这一指控并否认加剧俄乌战争,警告说北约正在挑起对抗,同时坚称中国在乌克兰战争所引发的紧张局势中并非冲突方。
泰国媒体评论称,中国的立场引起了美国西方盟友的担忧。北约呼吁北京停止支持莫斯科,同时对北京的空中力量和核武库表示担忧。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周三表示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可用于民用和武器生产的材料物资,这使得俄罗斯对欧洲和北约构成了更大的安全威胁。北约秘书长周五还表示希望扩大与日本的联合演习领域,以便从海事合作到网络空间等领域共同应对中俄对欧亚日益形成的安全挑战。
日本政府周五(7月12日)表示严重关切俄罗斯和中国将在日本边境附近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日本声称来自北京和莫斯科加强关系所带来的“安全威胁”日益严重。
东南亚国家媒体纷纷报道,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纽西兰四国(Indo-Pacific 4)作为北约伙伴国出席本年度北约会议,首次联合北约32国领导人发表共同声明,席间还讨论了如何制定应对太平洋地区安全威胁的战略计划,包括朝鲜导弹发射、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技术和物资等。媒体援引美国官员表示,一些印太伙伴国家出席北约会议是向中国发出民主联盟阵营誓将捍卫法治与规则的信号。
中菲因南海主权争端海上摩擦日趋激烈,双方斗法不断亮出新招,中国近日发布关于南海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研究报告,要求菲律宾撤走自1999年以来长期搁浅仁爱礁的旧军舰(BRP Sierra Madre)。菲律宾则指责中国将一艘巨型海警船停泊在南海的菲律宾海洋专属经济区内,试图利用威胁手段制造紧张局势。菲律宾国家安全顾问阿诺(Eduardo Ano)近日表示,菲律宾将“秉持和平信念”,拒绝接受任何企图破坏菲律宾国家利益的举动,尤其是在南海争议地区动用武力。
菲律宾认为仁爱礁属于距离马尼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近日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一份“南海外大陆架划界案”主张。然而此举遭到马来西亚反对,理由是菲律宾主张的大陆架延伸范围,以马来西亚沙巴州的领海基线为划界基准。马来西亚外交部长穆罕默德·哈山(Mohamad Hasan)证实已向联合国发出外交照会,抗议菲律宾提交的所谓“南海外大陆架划界案”,希望在不影响马菲双边关系的前提下协商解决纠纷。
围绕菲律宾外交部周五声明纪念海牙常设仲裁庭(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南海仲裁案裁决”胜诉八周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发表声明支持菲律宾,声称华盛顿当局仍对中国在这一地区采取的行动予以深切关注。中国驻菲大使馆随即回应提醒菲律宾不要落入西方国家的圈套和陷阱,呼吁通过协商解决海洋领土分歧。值得一提的是,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裁决结果得到欧洲联盟(EU)的支持,欧盟发布声明承认这份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希望相关各方尊重并执行这项裁决。
中国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士存反驳表示,这项裁决非但不可能为南海领土主权与海洋划界争议提供解决方案,反而使本已错综复杂的南海问题更加难解。中国学者此前分析南海局势称,在南海地区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是不可能的,但小规模的、偶然性的擦枪走火事件可能性正在上升。原因是中美一线接触主要发生在南海地区,美国船舰的频繁活动也是增加突发事件爆发的可能性之一。
近期关于南海局势濒临战争边缘的舆论受到关注,中国方面的表态逐渐明朗且转向美国。今年4-5月期间美国与菲律宾举行年度联合军演时在菲律宾北部部署陆基中程导弹。中方批评此举严重损害中国战略安全。迫于压力,菲律宾军方7月初表示,美军将在今年9月或更早时间撤走美军部署的中程导弹。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近日直接敦促美军尽快撤走这一极具冷战色彩的战略性进攻武器,同时表示反对美方把盟友绑上战车,制造紧张对立,破坏地区和平稳定。
面对中国军力增强并且不断扩大影响力,美国方面积极促进亚太地区盟友之间的合作。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今年6月进行军事训练。一名日本官员透露,守护菲律宾是日美澳建立印太安全屏障的一大重点。日本与菲律宾于本月8日签订了相互准入协定(RAA),二者可在对方领土训练部队,有助于彼此军队互相往来。日本此前先后跟澳大利亚、英国签署了相互准入协议,去年11月,英国陆军部队200名官兵前往日本跟日本自卫队首度进行联合军事训练。
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周边国家在南海水域拥有重叠的主权声索,其中不包括日本,但日本与中国在东海存在钓鱼岛主权争议。泰国分析人士认为日本军队可在菲律宾领土驻扎,这有助于菲律宾抵制中国在南海的影响力。日菲相互准入协定是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2023年2月访问日本提出的合作意向之一。
新加坡国际关系学者庄嘉颖 (Ian Chong) 分析指出,日本和菲律宾都受到来自中国的安全压力,二者之间的政治与军事合作若能协助区域稳定或者延续南海地区的国际与地区秩序,将会受到东南亚各国的欢迎。
时值中菲南海摩擦升级,美国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领导人公开表示支持菲律宾,中国与俄罗斯宣布在南海地区举行联合海上军演。针对南海地区频繁上演的各国联合军事演练,东南亚媒体对这一地区发生擦枪走火事件的风险升级抱以担忧。
综合东南亚媒体消息报道,中国官方周五宣布将于7月15-17日期间与俄罗斯在中国南部沿海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这次以广东湛江军港为集结点的中俄“联合海上2024”(Joint Sea-2024)军演,首次选择在高度敏感的南海地区进行演练,范围包括海南岛、雷州半岛以东海域,演练项目分别有联合侦察预警、海上联合打击、联合防空反导反潜等主题,中俄声称这次军演旨在“联合应对海上安全威胁”。中方表示,此次行动将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合作。时值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正出访俄罗斯(7月9-13日),访问期间还跟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举行会晤。外界对中俄战略合作进一步转向务实化表示密切关注。
东南亚媒体注意到近年来中俄关系不断深化发展,双方共同宣布两国之间的友谊“上不封顶”,战略合作不设禁区。值得一提的是中俄两国与北约之间仍保持着敌对关系。除了与俄罗斯进行联合军演,中国还与俄罗斯的盟友白俄罗斯组织联合军演。中国国防部对此强调中俄有决心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并维护地区稳定与和平。
泰国媒体 (The Thansettakij) 报道,北约成员国领导人7月9日至11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庆祝北约成立75周年,同时对遭到俄罗斯入侵的乌克兰表示支持。周三发表布的北约声明中,一部分内容称中国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坚决推动者”,指责中国正通过贸易手段向俄罗斯军工产业提供技术和物资支持,以弥补俄乌冲突所造成的损失。
北京随即回应这一指控并否认加剧俄乌战争,警告说北约正在挑起对抗,同时坚称中国在乌克兰战争所引发的紧张局势中并非冲突方。
泰国媒体评论称,中国的立场引起了美国西方盟友的担忧。北约呼吁北京停止支持莫斯科,同时对北京的空中力量和核武库表示担忧。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周三表示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可用于民用和武器生产的材料物资,这使得俄罗斯对欧洲和北约构成了更大的安全威胁。北约秘书长周五还表示希望扩大与日本的联合演习领域,以便从海事合作到网络空间等领域共同应对中俄对欧亚日益形成的安全挑战。
日本政府周五(7月12日)表示严重关切俄罗斯和中国将在日本边境附近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日本声称来自北京和莫斯科加强关系所带来的“安全威胁”日益严重。
东南亚国家媒体纷纷报道,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纽西兰四国(Indo-Pacific 4)作为北约伙伴国出席本年度北约会议,首次联合北约32国领导人发表共同声明,席间还讨论了如何制定应对太平洋地区安全威胁的战略计划,包括朝鲜导弹发射、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技术和物资等。媒体援引美国官员表示,一些印太伙伴国家出席北约会议是向中国发出民主联盟阵营誓将捍卫法治与规则的信号。
中菲因南海主权争端海上摩擦日趋激烈,双方斗法不断亮出新招,中国近日发布关于南海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研究报告,要求菲律宾撤走自1999年以来长期搁浅仁爱礁的旧军舰(BRP Sierra Madre)。菲律宾则指责中国将一艘巨型海警船停泊在南海的菲律宾海洋专属经济区内,试图利用威胁手段制造紧张局势。菲律宾国家安全顾问阿诺(Eduardo Ano)近日表示,菲律宾将“秉持和平信念”,拒绝接受任何企图破坏菲律宾国家利益的举动,尤其是在南海争议地区动用武力。
菲律宾认为仁爱礁属于距离马尼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近日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一份“南海外大陆架划界案”主张。然而此举遭到马来西亚反对,理由是菲律宾主张的大陆架延伸范围,以马来西亚沙巴州的领海基线为划界基准。马来西亚外交部长穆罕默德·哈山(Mohamad Hasan)证实已向联合国发出外交照会,抗议菲律宾提交的所谓“南海外大陆架划界案”,希望在不影响马菲双边关系的前提下协商解决纠纷。
围绕菲律宾外交部周五声明纪念海牙常设仲裁庭(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南海仲裁案裁决”胜诉八周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发表声明支持菲律宾,声称华盛顿当局仍对中国在这一地区采取的行动予以深切关注。中国驻菲大使馆随即回应提醒菲律宾不要落入西方国家的圈套和陷阱,呼吁通过协商解决海洋领土分歧。值得一提的是,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裁决结果得到欧洲联盟(EU)的支持,欧盟发布声明承认这份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希望相关各方尊重并执行这项裁决。
中国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士存反驳表示,这项裁决非但不可能为南海领土主权与海洋划界争议提供解决方案,反而使本已错综复杂的南海问题更加难解。中国学者此前分析南海局势称,在南海地区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是不可能的,但小规模的、偶然性的擦枪走火事件可能性正在上升。原因是中美一线接触主要发生在南海地区,美国船舰的频繁活动也是增加突发事件爆发的可能性之一。
近期关于南海局势濒临战争边缘的舆论受到关注,中国方面的表态逐渐明朗且转向美国。今年4-5月期间美国与菲律宾举行年度联合军演时在菲律宾北部部署陆基中程导弹。中方批评此举严重损害中国战略安全。迫于压力,菲律宾军方7月初表示,美军将在今年9月或更早时间撤走美军部署的中程导弹。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近日直接敦促美军尽快撤走这一极具冷战色彩的战略性进攻武器,同时表示反对美方把盟友绑上战车,制造紧张对立,破坏地区和平稳定。
面对中国军力增强并且不断扩大影响力,美国方面积极促进亚太地区盟友之间的合作。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今年6月进行军事训练。一名日本官员透露,守护菲律宾是日美澳建立印太安全屏障的一大重点。日本与菲律宾于本月8日签订了相互准入协定(RAA),二者可在对方领土训练部队,有助于彼此军队互相往来。日本此前先后跟澳大利亚、英国签署了相互准入协议,去年11月,英国陆军部队200名官兵前往日本跟日本自卫队首度进行联合军事训练。
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周边国家在南海水域拥有重叠的主权声索,其中不包括日本,但日本与中国在东海存在钓鱼岛主权争议。泰国分析人士认为日本军队可在菲律宾领土驻扎,这有助于菲律宾抵制中国在南海的影响力。日菲相互准入协定是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2023年2月访问日本提出的合作意向之一。
新加坡国际关系学者庄嘉颖 (Ian Chong) 分析指出,日本和菲律宾都受到来自中国的安全压力,二者之间的政治与军事合作若能协助区域稳定或者延续南海地区的国际与地区秩序,将会受到东南亚各国的欢迎。
19 Listeners
677 Listeners
178 Listeners
3 Listeners
5 Listeners
5 Listeners
6 Listeners
21 Listeners
0 Listeners
84 Listeners
0 Listeners
1,103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4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