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部落格

全球首場「科技女力進行式」展現女力


Listen Later



國內科技界去年剛辦完全球第一場「2021科技女力進行式」活動,本週邀請召集人-陽明交通大學電子所洪瑞華教授,透過論壇活動,分享科技領域女性領導人們的智慧與經驗,分享議題將包括:

1.這是國內外少見的活動,請分享舉辦這項大型活動的重要動機、規模和從無到有的精彩歷程。
2.規劃這項活動前後曾遭遇的挑戰和超越之道,參與者的回饋如何?請以小故事型態和大家分享。
3.也請以實際效益說明活動意義,或是短/長期發展願景。





女科技人大會–科技女力進行式

科技女力在目前科技界佔有一席之位,未來科技女力會更多,希望透過平台連結大家,彼此分享過往經驗,提出面臨的問題,給予不同建議,是相當實用的作法,能夠讓更多女力進入科技界,台灣女科技人學會努力、貢獻,後續也會傳承給年輕世代的人。

科技女力存在生活、工作及產業中,2021年12月11號時,舉辦以科技女力進行式為主題的女科技人大會,分享並展現科技女力亮眼成果。大會召集人陽明交大電子所─洪瑞華教授表示,這個活動邀請產官學員領域的人,聽聽具有代表性的女科技人分享自身成長、學習,甚至工作過程中所面臨的種種挑戰,希望激勵年輕的女孩子,在國高中把興趣導入科技,學生有機會提早了解這些代表性的模範人物,提早往科技領域發展,此次與會人員包含產官學員重要的CEO、師長們、國家級獎項得主,共通點都是女性,並且在論壇上發表演講。

早期在工程領域的女教授、女工程師不多,以洪瑞華教授為例,她一直都在電機、光電領域,而同儕中多為男性,早期網絡不發達、也沒有類似平台的經驗分享,面臨一些問題時,只能自己設法解決,希望透過平台連結大家,彼此分享過往經驗, 2019年,她前往韓國參與國際會議,Women in Optics的論壇 ,有來自芬蘭、波蘭的教授擔任講員,她負責光電領域的講員,和聽眾分享台灣的經驗。那次歐洲代表是OSA (現改為OPTICA)美國光電協會的理事長,分享當時在研究過程中,面臨生產、照顧小孩,在蠟燭兩頭燒的情況下,該如何妥善安排時間。以台灣的女教授、女工程師面臨這類問題時,會離開職場、或是中斷研究。韓國女性從事科技的比例比台灣更少;韓國女教授聽完分享後,相當感動,希望韓國政府可以開始注重此問題,制定政策並給予支持;在現場的女學生也有收穫。

回台灣後,洪瑞華教授在中華民國光電學會,便推動成立女光電委員會,以女性為主,中華民國光電學會每年都會有年會,而在2019年有幸能在台灣舉辦第一次的Women in Optics,自此每年都辦,2020年舉辦第二次,也引起正面的迴響,2021年希望除光電領域的人員以外、也能夠讓跨領域的人參與,激盪出不同的想法。那時洪瑞華擔任中工會(中國工程師學會)的女性委員會顧問,當時中工會女性委員會的主委─薛文珍副校長,有一次來找她,想要規劃2021年中工會的女科技委員會該如何運作,洪瑞華分享自身經驗、想法,中工會也認同理念,便開始共同規劃2021女科技人大會。

在活動中,科技部長吳政忠擔任會議的開場白,林敏聰次長也全程參與此次活動,其實女科技人學會很早就成立,但運作地相當辛苦,因為沒有經費來源,林次長聽到了她們的心聲,主辦會議、籌措經費的過程中,林次長都看在眼裡。這次會議結束後,林次長回去後有找這些女教授、產業界的人討論。最後科技部決定給予固定的經費,全力支持女科技人學會。

2022年3月5號 春季女科學營(2022台灣女科技人學會STEM研習營)是今年第一場活動,主要邀請對象為高中女學生,瞭解未來科技的發展趨勢,這次有邀請光電、電機、醫學領域、產業界等重要的講者,讓女同學知道所學的高中物理、化學,在未來有廣泛的應用,這次活動網路一釋出70位報名的額度,馬上就額滿。希望學生可以瞭解到,未來若想往這些專業發展,具體呈現的樣貌,學習過程中若有一個模範人物,就算遇到學習過程上的困難,心裡就願意去克服,而不會逃避,藉此激發學生興趣。

本次很榮幸可以找工研院發展AR、VR的重要單位的蔡婷舜副理,由擔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機系的特聘教授─林源倍分享電機方面的學習內容,新竹台大分院耳鼻喉科部的許雅晴主任談COVID-19後疫情時代的情況,他們以這些主題去分享自身工作的情況。結束後,有面對面的跑檯流程,與學生交談回答問題鼓勵學生提出意見、相互討論、激盪出更好的想法。

台灣女科技人學會因為林聰敏次長的全力支持,學會裡才有很多類別,譬如負責國際連結、性別議題研究、產業鏈結、教育,洪瑞華負責女科技人網絡,怎麼去建立平台、公關與活動、文宣,讓年輕的女科技人在職場的生活經驗分享,工程、科學領域的女性工程師、女教授,面臨問題時,知道哪裡可以找到資源,接下來在四月的台中博覽會,針對討論女性職場上的權益,請科法所的老師討論此議題。

希望未來兩性在職場上都是平等的,同時女性在一些權益上也受到保護,例如,女性要生產,研究就會因此受到影響,科技部可以在生產這段時間,聘博士候選人協助,代表參與活動,研究就不會中斷,透過建立平台、與國際連結,讓國際看到台灣女科技人學會的努力、貢獻,後續也會傳承給年輕世代的人,每一代有每一代不同的想法,一代也會做得比一代更好。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IC部落格By IC之音竹科廣播|謝美芳主持

  • 5
  • 5
  • 5
  • 5
  • 5

5

2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IC部落格

View all
春風華語.聚焦台灣 by IC之音竹科廣播|沈春華主持

春風華語.聚焦台灣

26 Listeners

氣候戰役在台灣 by IC之音竹科廣播|張楊乾 詹詒絜 (Yvonne)主持

氣候戰役在台灣

3 Listeners

科技領航家 by IC之音竹科廣播|朱楚文主持

科技領航家

4 Listeners

聽天下:天下雜誌Podcast by 天下雜誌

聽天下:天下雜誌Podcast

173 Listeners

島嶼共聲.傾聽台灣 by IC之音竹科廣播|袁常捷主持

島嶼共聲.傾聽台灣

1 Listeners

顛覆!故事STEAM by IC之音竹科廣播|小青姐姐主持

顛覆!故事STEAM

46 Listeners

共產世界大歷史-呂正理說書 by IC之音竹科廣播|呂正理、徐凡主持

共產世界大歷史-呂正理說書

19 Listeners

聽見這世代 by IC之音竹科廣播|郭蘭玉主持

聽見這世代

0 Listeners

程神父!方念華有問題 by IC之音竹科廣播|方念華、程若石主持

程神父!方念華有問題

11 Listeners

今周大耳朵 by 今周刊Business Today

今周大耳朵

9 Listeners

經理人 by 經理人月刊

經理人

3 Listeners

科技行腳 by IC之音竹科廣播|黃欽勇、温怡玲主持

科技行腳

3 Listeners

晚安.月亮─床邊故事 by IC之音竹科廣播|小青姐姐主持

晚安.月亮─床邊故事

13 Listeners

健康我來顧 by IC之音竹科廣播|王淑榮主持

健康我來顧

3 Listeners

科技聽IC by DIGITIMES電子時報 x IC之音竹科廣播|李立達、何致中、韓青秀、林佳楠、劉憲杰主持

科技聽IC

0 Listeners

DIGITIMES每日新聞 by IC之音節目部

DIGITIMES每日新聞

0 Listeners

科技咖 by IC之音竹科廣播|IC之音節目團隊主持

科技咖

3 Listeners

理性與感性 by IC之音竹科廣播|陳樂融主持

理性與感性

3 Listeners

新生報到-我們在台灣 by IC之音竹科廣播|王淑榮 傅于娟主持

新生報到-我們在台灣

0 Listeners

ESG新賽局 by IC之音竹科廣播|温怡玲主持

ESG新賽局

1 Listeners

神話辛意 by IC之音竹科廣播|辛意雲 主持

神話辛意

0 Listeners

剛剛好的休日提案 by IC之音竹科廣播|邱羿瑄主持

剛剛好的休日提案

0 Listeners

獨角獸的靈感圖書館 by IC之音竹科廣播|李惠貞主持

獨角獸的靈感圖書館

8 Listeners

永續聽IC by IC之音竹科廣播|IC之音節目團隊主持

永續聽IC

0 Listeners

IBM話AI by IC之音竹科廣播|朱楚文主持

IBM話AI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