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特朗普 从 1月20号进入白宫, 开启他的执政 2.0 时代之后, 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就这位比任何一位前任都更有权力,更知道如何创造媒体效应的美国总统被指对美国联邦和全球平衡的基础进行攻击和颠覆。 虽然在预料之中,但其激烈程度和影响力还是震惊了全世界。 他出尔反尔的关税策略, 对待欧洲盟友,对受到侵略的乌克兰和入侵者俄罗斯领导人的不同态度让欧洲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大西洋两岸的关系,评估自身的国防力量, 计划要大幅提高国防预算来应对未来可能来自俄罗斯的威胁。有人认为,特朗普的各种操作被是要实现美国未来几年重心转移到印太来应对中国挑战的目标,但是结果是否会适得其反? 在全世界都对美国不满之际,很多评论也都认为,特朗普正好给了中国一个发展机遇呢?
本次节目 我们就专访流亡美国的异见人士,政治学者王军涛先生,谈谈他的看法。
首先, 对于 特朗普上台后的种种表现,王军涛认为:对特朗普上台,他觉得他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他个人的特点,一个是他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点。就他的个人特点,当然也可以从执政风格进行分析, 但我觉得这一点其实在理解乌克兰问题上意义大, 对理解中国意义不大,理解中国还要放在这个时代的特点上。
“烂尾工程”
王军涛指出,就时代特点来说,实际上在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前20 年中都做得很好,但是从亚洲金融危机开始,美国在应对这些问题时本身就出现了一些问题, 到了08年的次贷危机出来导致全球 ,特别美国的金融危机之后, 这个问题就严重了。 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加入 WTO之后的崛起就使整个世界在政治、经济、地缘政治上发生很大的变化。冷战结束之后 ,曾使美国独 大, 但是在经济地缘政治发生变化时, 在如何理解变化的问题上,美国主流社会,即建制派其实没什么分歧, 基本上还是要跟中国搞好关系,中国合作 ,在美国的领导下允许中国加入发展,分一杯羹, 且允许保留他们的制度。 但是他们说可以让中国在发展中逐渐消化自己的问题,在经济上尝到了西方制度甜头之后在政治上也会进行改革—— 这是他们的一个基本假设。 但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之前, 其实美国已没有办法承受在全球化中间带来的经济、地缘政治造成 压力。 而在中国, 习近平上来后就试图把这种经济地缘政治上中国获得的好处和优势转化为地缘政治的优势, 造成对周边甚至对全球的一系列的问题。 其实,开始中国无意挑战美国在包括欧洲和在其他方面的格局,只是想在周边地方进行一些扩张,在南海和台湾等问题上习近平有自己的抱负……但是跟美国发生冲突之后, 就在全球开始杯葛美国 ,特别是提出了 “一带一路”计划,这基本上还是经济地缘政治议题,即中国要成为一个经济帝国主义的计划延伸, 这就势必与美国在全球的布局发生冲突。在此背景下,中美两国之间的竞争其实在奥巴马执政后期就已经开始了。特朗普对中国的特点是他只关心贸易逆差, 他的2.0版本也只聚焦在经济上的贸易逆差问题, 对于贸易逆差产生的对美国的不公平,他大概讲了三点:首先是中国对出口美国产品有巨额补贴;第二 ,中国设置了美国产品进口障碍;第三,就是知识产权, 强迫美国公司转让技术,另外就是“偷”美国的技术 ——他在这方面对中国施加很大的压力。 但是特朗普的特点是,如果中国政府不接受就采取极限施压, 然后把所有能够对付中国的方法都拿出来逼中国政府在贸易政策上就范, 这样就使美国特朗普(第一届)的国务卿和国防部提出了关于印太战略, 不仅把亚洲包括进去, 甚至还比奥巴马更走进了一步, 将印度洋也包括进去。到了拜登时期就更系统化了, 打造了一系列所谓中国共产党所言的“小院高墙”的同盟,把中国圈在里头——这是美国当时对付苏联的方式, 打造一个围堵的这个军事同盟, 包括美日印澳四方对话机制, 还有美英的准军事同盟奥库斯等等。特朗普再次回来后关于美国的复兴 ,就不仅有当时的经济上仅仅经贸易谈判用关税作为武器逼世界各国,他也不承认后来的这种全球经济以及国际组织这种格局, 他用美国和各个国家的双边谈判的优势, 以美国为中心重新打造了一个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出来。 那么它 2.0 的版本 就要合作于地缘政治,即传统的手段,包括对巴拿马,对格陵兰群岛等等……
王军涛指出,二战之后, 特别冷战之后的格局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传统的美国领导世界应对世界危机的这套格局其实也已经变化了。他认为可以从两点来理解特朗普,首先,整个经济地缘政治发生变化之后,特朗普能顺应这个变化, 从负面角度理解, 相比之下,奥巴马是从正面角度理解。 但是这大概也算是一个组合拳吧,这是美国社会来看;其次是特朗普这个人的特点很重, 他要出风头,乌克兰问题很难说不是出风头出来的,他花那么大气力的原因要搞定乌克兰, 可能就因为他竞选时说过,一天就能让乌克兰实现停火。 有人说特朗普有一个特点,说他是一个当选总统后就积极努力兑现自己竞选诺言的总统,但是兑现的并不多, 很多都是形象工程、 是烂尾工程……
“亚太地区是世界上新兴的发展
对于也有人认为,特朗普急于结束乌克兰的战争, 是要把美国的关注中心转移 到亚太 或更广泛的印太地区的问题,王军涛认为,因为两次大战都是发自于欧洲,当然二战结束后维护世界和平的世界格局由欧洲为主这是正确 的。冷战结束后怎么去消化苏联这个帝国的瓦解造成的全球性的冲击和抓住机遇,以欧洲为中心,这也可以理解。 但实际上全球化搞 了二三十年, 在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早就成为世界上新兴的发展点。 因为在一个自由的体制中间,原来的体制体系力量多大并不重要, 最重要是边际发展,看哪个地方发展得最快, 哪个地方机会最多,风险也最大,挑战最多。 所以其实亚太早就应该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方,而且多种制度在这里混合,多种宗教在这种混合…… 其实东南亚还没完全觉醒,东南亚如果完全觉醒, 它的穆斯林和印度教等等的这种宗教背景,会对世界造成更丰富的各种意识形态竞争和冲突的格局。 但现在它正在崛起, 速度也很快,未来二三十年都是这样。这 一个地区实际上已经是世界上最活跃、风险最大地
中共式的“机会主义“
对于长期关注中国的异见人士和政治学学者的身份,他如何观察和分析刚刚结束的中国两会,有哪些看点? 中国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又是什么?
王军涛说:“其实我觉得习近平上台后有三个选择, 一个是继续搞, 如果大跃进继续搞的话会怎么样? 我觉得共产党的强人,包括 斯大林、 毛泽东、 金家三代, 没有一个人不在经济发生灾难的时候都得让步。第二, 就是经济退步之后, 政治上会重新布局纠正经济退却, 不要导致政治崩盘, 重新布局经济反过来就反攻倒算,像文化大革命, 像斯大林大清洗都是这样。 第三个就是真的退回去邓小平的改革开放,邓小平是真的是痛定思痛……有一点很有意思,毛泽东说 1919年的十月革命送来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开始成立, 当时邓小平是在法国参加的 ,那时他反对资本主义。 但79年李慎之在飞机上问他说,为什么你刚出山,中国那么多事,为什么要到 美国? 邓小平说,现在看来, 跟着美国走都富了,跟着苏联走都穷了。所以共产党人不是不能反思, 即使苏联也做了很多反思,只不过就是因为苏联垮台之后,大家都不关心这些反思了。但是我觉得我们要是看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要看到习近平有没有可能做一个彻底反思,我觉得他不大可能。毛泽东自己有过后来就又东山再起, 是从共产党的前面那个失败中能够最后再起来。 所以邓小平后来也是很像他,那次在被王明整了 一次,最后又能够反出复出,这让中国得到了一次复兴,让共产党的事业得到了一次复兴。在这点上共看,中共从来不是共产主义,它从来 没想过这一点, 它就是一个政治、一种政治势力起来之后, 关心自己的夺权和掌握政权,它共产主义好它用共产, 共产也不好它也采取美国方式, 它都可以用, 在 这种问题上它是个机会主义。
如何看中国政府定下的2025年5%的年增长率目标?
王军涛说:第一,数字可能有假。所以李克强有个克强经济学,大家都已经说了,总理都说是假的,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但是再看那几个指标,指标肯定是往下掉 的,怎么可能 增长呢? 如果看能源这些东西肯定是往下掉 嘛。 我昨天有个朋友来说, 他从刚从北京来, 告诉我北京现在是真的萧条, 而如果按照克强经济学看,经济增长肯定是在往下降。
第二,但是说增长也有可能, 为什么呢? 因为习近平的新理念是打造高科技产品, 这也确实把世界压得喘不过气,像中国的光伏产品 , 能源产品 ,新能源 产品, 还有电动汽车, 这些都是对全世界实实在的压力, 但也都是高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所以这个增长本身对国计民生没什么太大意义。当美国出现经济危机,就发钱给 老百姓, 给企业,也就是李克强说的救经济的基本 盘,保就业、 保民生。 但是习近平不是, 他趁着世界各国难的时候, 赶紧搞高科技, 在这方面领先 一步。他确实搞成了问题, 老百姓很受苦。 所以这些5%指标对国计民生没什么意义。共产党是可以突击指标的, 比如年底多花钱,多发点贷款, 指标就上去了。 这个时候也没什么意义。 所以我觉得研究共产党的政治, 能不能用研究西方的市场经济的政治来看问题。 3% 的增长对美国来说是 实实在在的,政府影响不了。但是对中国来说, 政府可以通过刺激消费多放贷款,反正那明年再还的债, 它就可以把这个指标提上去。 那有什么意义
非常感谢王军涛接受法广的专访。
1.5
22 ratings
特朗普 从 1月20号进入白宫, 开启他的执政 2.0 时代之后, 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就这位比任何一位前任都更有权力,更知道如何创造媒体效应的美国总统被指对美国联邦和全球平衡的基础进行攻击和颠覆。 虽然在预料之中,但其激烈程度和影响力还是震惊了全世界。 他出尔反尔的关税策略, 对待欧洲盟友,对受到侵略的乌克兰和入侵者俄罗斯领导人的不同态度让欧洲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大西洋两岸的关系,评估自身的国防力量, 计划要大幅提高国防预算来应对未来可能来自俄罗斯的威胁。有人认为,特朗普的各种操作被是要实现美国未来几年重心转移到印太来应对中国挑战的目标,但是结果是否会适得其反? 在全世界都对美国不满之际,很多评论也都认为,特朗普正好给了中国一个发展机遇呢?
本次节目 我们就专访流亡美国的异见人士,政治学者王军涛先生,谈谈他的看法。
首先, 对于 特朗普上台后的种种表现,王军涛认为:对特朗普上台,他觉得他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他个人的特点,一个是他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点。就他的个人特点,当然也可以从执政风格进行分析, 但我觉得这一点其实在理解乌克兰问题上意义大, 对理解中国意义不大,理解中国还要放在这个时代的特点上。
“烂尾工程”
王军涛指出,就时代特点来说,实际上在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前20 年中都做得很好,但是从亚洲金融危机开始,美国在应对这些问题时本身就出现了一些问题, 到了08年的次贷危机出来导致全球 ,特别美国的金融危机之后, 这个问题就严重了。 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加入 WTO之后的崛起就使整个世界在政治、经济、地缘政治上发生很大的变化。冷战结束之后 ,曾使美国独 大, 但是在经济地缘政治发生变化时, 在如何理解变化的问题上,美国主流社会,即建制派其实没什么分歧, 基本上还是要跟中国搞好关系,中国合作 ,在美国的领导下允许中国加入发展,分一杯羹, 且允许保留他们的制度。 但是他们说可以让中国在发展中逐渐消化自己的问题,在经济上尝到了西方制度甜头之后在政治上也会进行改革—— 这是他们的一个基本假设。 但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之前, 其实美国已没有办法承受在全球化中间带来的经济、地缘政治造成 压力。 而在中国, 习近平上来后就试图把这种经济地缘政治上中国获得的好处和优势转化为地缘政治的优势, 造成对周边甚至对全球的一系列的问题。 其实,开始中国无意挑战美国在包括欧洲和在其他方面的格局,只是想在周边地方进行一些扩张,在南海和台湾等问题上习近平有自己的抱负……但是跟美国发生冲突之后, 就在全球开始杯葛美国 ,特别是提出了 “一带一路”计划,这基本上还是经济地缘政治议题,即中国要成为一个经济帝国主义的计划延伸, 这就势必与美国在全球的布局发生冲突。在此背景下,中美两国之间的竞争其实在奥巴马执政后期就已经开始了。特朗普对中国的特点是他只关心贸易逆差, 他的2.0版本也只聚焦在经济上的贸易逆差问题, 对于贸易逆差产生的对美国的不公平,他大概讲了三点:首先是中国对出口美国产品有巨额补贴;第二 ,中国设置了美国产品进口障碍;第三,就是知识产权, 强迫美国公司转让技术,另外就是“偷”美国的技术 ——他在这方面对中国施加很大的压力。 但是特朗普的特点是,如果中国政府不接受就采取极限施压, 然后把所有能够对付中国的方法都拿出来逼中国政府在贸易政策上就范, 这样就使美国特朗普(第一届)的国务卿和国防部提出了关于印太战略, 不仅把亚洲包括进去, 甚至还比奥巴马更走进了一步, 将印度洋也包括进去。到了拜登时期就更系统化了, 打造了一系列所谓中国共产党所言的“小院高墙”的同盟,把中国圈在里头——这是美国当时对付苏联的方式, 打造一个围堵的这个军事同盟, 包括美日印澳四方对话机制, 还有美英的准军事同盟奥库斯等等。特朗普再次回来后关于美国的复兴 ,就不仅有当时的经济上仅仅经贸易谈判用关税作为武器逼世界各国,他也不承认后来的这种全球经济以及国际组织这种格局, 他用美国和各个国家的双边谈判的优势, 以美国为中心重新打造了一个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出来。 那么它 2.0 的版本 就要合作于地缘政治,即传统的手段,包括对巴拿马,对格陵兰群岛等等……
王军涛指出,二战之后, 特别冷战之后的格局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传统的美国领导世界应对世界危机的这套格局其实也已经变化了。他认为可以从两点来理解特朗普,首先,整个经济地缘政治发生变化之后,特朗普能顺应这个变化, 从负面角度理解, 相比之下,奥巴马是从正面角度理解。 但是这大概也算是一个组合拳吧,这是美国社会来看;其次是特朗普这个人的特点很重, 他要出风头,乌克兰问题很难说不是出风头出来的,他花那么大气力的原因要搞定乌克兰, 可能就因为他竞选时说过,一天就能让乌克兰实现停火。 有人说特朗普有一个特点,说他是一个当选总统后就积极努力兑现自己竞选诺言的总统,但是兑现的并不多, 很多都是形象工程、 是烂尾工程……
“亚太地区是世界上新兴的发展
对于也有人认为,特朗普急于结束乌克兰的战争, 是要把美国的关注中心转移 到亚太 或更广泛的印太地区的问题,王军涛认为,因为两次大战都是发自于欧洲,当然二战结束后维护世界和平的世界格局由欧洲为主这是正确 的。冷战结束后怎么去消化苏联这个帝国的瓦解造成的全球性的冲击和抓住机遇,以欧洲为中心,这也可以理解。 但实际上全球化搞 了二三十年, 在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早就成为世界上新兴的发展点。 因为在一个自由的体制中间,原来的体制体系力量多大并不重要, 最重要是边际发展,看哪个地方发展得最快, 哪个地方机会最多,风险也最大,挑战最多。 所以其实亚太早就应该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方,而且多种制度在这里混合,多种宗教在这种混合…… 其实东南亚还没完全觉醒,东南亚如果完全觉醒, 它的穆斯林和印度教等等的这种宗教背景,会对世界造成更丰富的各种意识形态竞争和冲突的格局。 但现在它正在崛起, 速度也很快,未来二三十年都是这样。这 一个地区实际上已经是世界上最活跃、风险最大地
中共式的“机会主义“
对于长期关注中国的异见人士和政治学学者的身份,他如何观察和分析刚刚结束的中国两会,有哪些看点? 中国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又是什么?
王军涛说:“其实我觉得习近平上台后有三个选择, 一个是继续搞, 如果大跃进继续搞的话会怎么样? 我觉得共产党的强人,包括 斯大林、 毛泽东、 金家三代, 没有一个人不在经济发生灾难的时候都得让步。第二, 就是经济退步之后, 政治上会重新布局纠正经济退却, 不要导致政治崩盘, 重新布局经济反过来就反攻倒算,像文化大革命, 像斯大林大清洗都是这样。 第三个就是真的退回去邓小平的改革开放,邓小平是真的是痛定思痛……有一点很有意思,毛泽东说 1919年的十月革命送来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开始成立, 当时邓小平是在法国参加的 ,那时他反对资本主义。 但79年李慎之在飞机上问他说,为什么你刚出山,中国那么多事,为什么要到 美国? 邓小平说,现在看来, 跟着美国走都富了,跟着苏联走都穷了。所以共产党人不是不能反思, 即使苏联也做了很多反思,只不过就是因为苏联垮台之后,大家都不关心这些反思了。但是我觉得我们要是看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要看到习近平有没有可能做一个彻底反思,我觉得他不大可能。毛泽东自己有过后来就又东山再起, 是从共产党的前面那个失败中能够最后再起来。 所以邓小平后来也是很像他,那次在被王明整了 一次,最后又能够反出复出,这让中国得到了一次复兴,让共产党的事业得到了一次复兴。在这点上共看,中共从来不是共产主义,它从来 没想过这一点, 它就是一个政治、一种政治势力起来之后, 关心自己的夺权和掌握政权,它共产主义好它用共产, 共产也不好它也采取美国方式, 它都可以用, 在 这种问题上它是个机会主义。
如何看中国政府定下的2025年5%的年增长率目标?
王军涛说:第一,数字可能有假。所以李克强有个克强经济学,大家都已经说了,总理都说是假的,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但是再看那几个指标,指标肯定是往下掉 的,怎么可能 增长呢? 如果看能源这些东西肯定是往下掉 嘛。 我昨天有个朋友来说, 他从刚从北京来, 告诉我北京现在是真的萧条, 而如果按照克强经济学看,经济增长肯定是在往下降。
第二,但是说增长也有可能, 为什么呢? 因为习近平的新理念是打造高科技产品, 这也确实把世界压得喘不过气,像中国的光伏产品 , 能源产品 ,新能源 产品, 还有电动汽车, 这些都是对全世界实实在的压力, 但也都是高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所以这个增长本身对国计民生没什么太大意义。当美国出现经济危机,就发钱给 老百姓, 给企业,也就是李克强说的救经济的基本 盘,保就业、 保民生。 但是习近平不是, 他趁着世界各国难的时候, 赶紧搞高科技, 在这方面领先 一步。他确实搞成了问题, 老百姓很受苦。 所以这些5%指标对国计民生没什么意义。共产党是可以突击指标的, 比如年底多花钱,多发点贷款, 指标就上去了。 这个时候也没什么意义。 所以我觉得研究共产党的政治, 能不能用研究西方的市场经济的政治来看问题。 3% 的增长对美国来说是 实实在在的,政府影响不了。但是对中国来说, 政府可以通过刺激消费多放贷款,反正那明年再还的债, 它就可以把这个指标提上去。 那有什么意义
非常感谢王军涛接受法广的专访。
3 Listeners
18 Listeners
12 Listeners
5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441 Listeners
197 Listeners
34 Listeners
5 Listeners
6 Listeners
1,093 Listeners
453 Listeners
17 Listeners
56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