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法国总统马克龙周二晚间将在法国电视一台的特别直播节目中,就多项关键议题接受提问并作出表述,此举在其任期还剩下两年的关键政治节点尤显重要;中美两国就暂停贸易战达成协议,这是5月13日出版的法国各报突出关注的新闻焦点。除中美贸易战的话题外,与中国相关的报道还有:法国零售商对中国低价电商平台的迅速扩张深表担忧;台湾当局加强反渗透政策,加紧审查来自中国大陆人士的身份合法性,引发在台大陆配偶强烈不满情绪。
特朗普作出重大退让
《回声报》与《费加罗报》分别报道特朗普在与中国的关税战博弈中作出重大退让,全球股市出现强劲反弹,以及中国将20家美国公司从黑名单中移除的消息。
《回声报》报道指出:在中美贸易博弈中,尽管表面上看似赢得对华关税战,其实特朗普政府近日在对华关税政策上作出重大退让,基本放弃了4月推出的大部分惩罚性“对等关税”。却未能换取中国市场的实质性开放。美国宣布,将对中国产品征收的关税从145%降至30%,而中方对美国产品的反制关税则从125%降至10%。尽管美国仍在数字上占据优势,但这场博弈实则以美国让步而告终。
此一结果令华尔街喜出望外。市场解读为这是美中之间更大规模协议的前兆,激发了投资者信心,科技股反弹,衰退风险暂时缓解。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关税战对中美两国经济造成的伤害尚未完全显现,特别是在内需和出口层面。
报道指出:尽管特朗普高调宣称胜利,但他并未如愿推动中国开放市场。中美达成的唯一实质性成果,是设立一个定期磋商的机制,以就贸易问题保持沟通。中国则呼吁彻底纠正“单边加征关税的错误做法”。
中国将20家美国公司移除出黑名单
《回声报》还报道了中国将20家美国公司移除出黑名单的消息。该报指出:在中美达成贸易休战协议的背景下,中国宣布将取消针对部分美国企业的非关税反制措施,包括解除对20家被列入“黑名单”的美国公司的商业限制,并放松对某些稀土出口的管控。此一决定对相关企业颇具实际意义。也显示出北京为在继续谈判的90天内释放一定善意,同时保留战略筹码的意愿。
市场反弹显著
《费加罗报》聚焦全球股市强劲反弹,投资者情绪明显缓解。该报指出:在中美宣布暂停贸易冲突的影响下,欧美主要股指大幅上涨,投资者信心暂时得到恢复,但市场对中美短暂“休战”仍持谨慎态度,担忧未来谈判破裂,导致市场面对潜在的政策变数和经济后果。
法国零售商对中国低价电商平台的迅速扩张深表担忧
此外《费加罗报》刊出一篇报道,揭示了法国零售商对拼多多和希音这两家中国低价电商平台的迅速扩张表现出日益增长的担忧。该报指出:拼多多和希音这两家平台已突破服装领域,正在迅速渗透至家居装饰、玩具、电子产品、五金工具等多个零售板块,以极具攻击性的定价和往往被视为不公平的商业策略,动摇了本就因疫情、通胀和消费模式转变而受挫的法国商业生态。
报道指出:美国总统决定对中国小包裹征收 120% 的关税的做法,加剧了零售商的担忧,他们担心这些产品会大量涌入欧洲。随着中国市场的衰退,这种风险愈发严重。经销商们一致呼吁欧洲监管机构采取有力措施,正面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2023年以来,欧洲国家一直试图像美国一样对这些小包裹征税。但实施起来绝非易事。欧盟内部尚未形成统一有效的监管机制。在消费者持续受到低价吸引、以及购买力低下的背景下,欧洲监管夹在政治和经济压力之间,进退两难。本地零售商则正面临生存危机。
当“帝国”控制世界。。。
《解放报》刊出一篇该报记者Luc Le Vaillant撰写的、带有讽刺色彩的政治寓言评论,作者采用第一人称“我”,将“帝国”这一抽象概念拟人化,揭示了当今世界威权主义的复苏与西方民主的松懈之间的强烈对比。作者通过“帝国”的视角,讽刺欧洲社会沉迷于心理疗愈与自我反思,忽视了普京、特朗普、习近平等现代“帝国骑士”正在重新定义全球秩序的现实威胁。对当前世界格局、特别是欧洲的软弱进行了深刻批判和警示。文章警告世人:当战争再次降临,所有关于自由、性别、职场伦理的讨论都将被摧毁,剩下的只有服从、侵略与统治。
在台大陆配偶感言:不受当局信任
《解放报》还载文,披露了在台大陆配偶的感言:她们十分委屈地表示:得不到应有的信任。报道说:在台海关系紧张、台湾加强反渗透政策的背景下,许多嫁到台湾、被称为“陆配”的中国大陆籍女性正面临身份合法性审查和居留权受限的困境,引发了对其忠诚度的质疑和社会歧视,令她们感到不安。
根据台湾2004年修订的法律,台湾政府加强了对陆配身份的清查,要求她们证明已放弃中国国籍,否则可能失去在台居留权。此一政策主要涉及在台生活多年、甚至数十年、已婚育的女性。报道引述多名陆配的表述,描绘了她们普遍感到被怀疑、被区别对待的苦涩感,认为这是对她们忠诚度的不公审视,甚至感到身份认同被否定。
报道指出:尽管当局给予部分人三个月宽限期和豁免条件,但许多人仍需返回中国办理繁杂手续,代价高昂、操作难度较大、因此精神压力倍增。
这一政策被质疑具有政治动机,尤其在中国加紧对台渗透以及“统战”引发广泛担忧的背景下,三名鼓吹“两岸统一”的中国网红被驱逐事件更加剧了社会对陆配群体的不信任。
一些学者和人权团体指出,台湾对陆配的不信任源于历史背景与政治身份的焦虑,其实这些女性的实际生活与家庭早已融入台湾社会,不应将她们简单视为“潜在威胁”。
3.8
1313 ratings
法国总统马克龙周二晚间将在法国电视一台的特别直播节目中,就多项关键议题接受提问并作出表述,此举在其任期还剩下两年的关键政治节点尤显重要;中美两国就暂停贸易战达成协议,这是5月13日出版的法国各报突出关注的新闻焦点。除中美贸易战的话题外,与中国相关的报道还有:法国零售商对中国低价电商平台的迅速扩张深表担忧;台湾当局加强反渗透政策,加紧审查来自中国大陆人士的身份合法性,引发在台大陆配偶强烈不满情绪。
特朗普作出重大退让
《回声报》与《费加罗报》分别报道特朗普在与中国的关税战博弈中作出重大退让,全球股市出现强劲反弹,以及中国将20家美国公司从黑名单中移除的消息。
《回声报》报道指出:在中美贸易博弈中,尽管表面上看似赢得对华关税战,其实特朗普政府近日在对华关税政策上作出重大退让,基本放弃了4月推出的大部分惩罚性“对等关税”。却未能换取中国市场的实质性开放。美国宣布,将对中国产品征收的关税从145%降至30%,而中方对美国产品的反制关税则从125%降至10%。尽管美国仍在数字上占据优势,但这场博弈实则以美国让步而告终。
此一结果令华尔街喜出望外。市场解读为这是美中之间更大规模协议的前兆,激发了投资者信心,科技股反弹,衰退风险暂时缓解。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关税战对中美两国经济造成的伤害尚未完全显现,特别是在内需和出口层面。
报道指出:尽管特朗普高调宣称胜利,但他并未如愿推动中国开放市场。中美达成的唯一实质性成果,是设立一个定期磋商的机制,以就贸易问题保持沟通。中国则呼吁彻底纠正“单边加征关税的错误做法”。
中国将20家美国公司移除出黑名单
《回声报》还报道了中国将20家美国公司移除出黑名单的消息。该报指出:在中美达成贸易休战协议的背景下,中国宣布将取消针对部分美国企业的非关税反制措施,包括解除对20家被列入“黑名单”的美国公司的商业限制,并放松对某些稀土出口的管控。此一决定对相关企业颇具实际意义。也显示出北京为在继续谈判的90天内释放一定善意,同时保留战略筹码的意愿。
市场反弹显著
《费加罗报》聚焦全球股市强劲反弹,投资者情绪明显缓解。该报指出:在中美宣布暂停贸易冲突的影响下,欧美主要股指大幅上涨,投资者信心暂时得到恢复,但市场对中美短暂“休战”仍持谨慎态度,担忧未来谈判破裂,导致市场面对潜在的政策变数和经济后果。
法国零售商对中国低价电商平台的迅速扩张深表担忧
此外《费加罗报》刊出一篇报道,揭示了法国零售商对拼多多和希音这两家中国低价电商平台的迅速扩张表现出日益增长的担忧。该报指出:拼多多和希音这两家平台已突破服装领域,正在迅速渗透至家居装饰、玩具、电子产品、五金工具等多个零售板块,以极具攻击性的定价和往往被视为不公平的商业策略,动摇了本就因疫情、通胀和消费模式转变而受挫的法国商业生态。
报道指出:美国总统决定对中国小包裹征收 120% 的关税的做法,加剧了零售商的担忧,他们担心这些产品会大量涌入欧洲。随着中国市场的衰退,这种风险愈发严重。经销商们一致呼吁欧洲监管机构采取有力措施,正面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2023年以来,欧洲国家一直试图像美国一样对这些小包裹征税。但实施起来绝非易事。欧盟内部尚未形成统一有效的监管机制。在消费者持续受到低价吸引、以及购买力低下的背景下,欧洲监管夹在政治和经济压力之间,进退两难。本地零售商则正面临生存危机。
当“帝国”控制世界。。。
《解放报》刊出一篇该报记者Luc Le Vaillant撰写的、带有讽刺色彩的政治寓言评论,作者采用第一人称“我”,将“帝国”这一抽象概念拟人化,揭示了当今世界威权主义的复苏与西方民主的松懈之间的强烈对比。作者通过“帝国”的视角,讽刺欧洲社会沉迷于心理疗愈与自我反思,忽视了普京、特朗普、习近平等现代“帝国骑士”正在重新定义全球秩序的现实威胁。对当前世界格局、特别是欧洲的软弱进行了深刻批判和警示。文章警告世人:当战争再次降临,所有关于自由、性别、职场伦理的讨论都将被摧毁,剩下的只有服从、侵略与统治。
在台大陆配偶感言:不受当局信任
《解放报》还载文,披露了在台大陆配偶的感言:她们十分委屈地表示:得不到应有的信任。报道说:在台海关系紧张、台湾加强反渗透政策的背景下,许多嫁到台湾、被称为“陆配”的中国大陆籍女性正面临身份合法性审查和居留权受限的困境,引发了对其忠诚度的质疑和社会歧视,令她们感到不安。
根据台湾2004年修订的法律,台湾政府加强了对陆配身份的清查,要求她们证明已放弃中国国籍,否则可能失去在台居留权。此一政策主要涉及在台生活多年、甚至数十年、已婚育的女性。报道引述多名陆配的表述,描绘了她们普遍感到被怀疑、被区别对待的苦涩感,认为这是对她们忠诚度的不公审视,甚至感到身份认同被否定。
报道指出:尽管当局给予部分人三个月宽限期和豁免条件,但许多人仍需返回中国办理繁杂手续,代价高昂、操作难度较大、因此精神压力倍增。
这一政策被质疑具有政治动机,尤其在中国加紧对台渗透以及“统战”引发广泛担忧的背景下,三名鼓吹“两岸统一”的中国网红被驱逐事件更加剧了社会对陆配群体的不信任。
一些学者和人权团体指出,台湾对陆配的不信任源于历史背景与政治身份的焦虑,其实这些女性的实际生活与家庭早已融入台湾社会,不应将她们简单视为“潜在威胁”。
2 Listeners
4 Listeners
18 Listeners
5 Listeners
16 Listeners
5 Listeners
2 Listeners
6 Listeners
3 Listeners
21 Listeners
3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6 Listeners
5 Listeners
6 Listeners
21 Listeners
86 Listeners
263 Listeners
1,101 Listeners
46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