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中国从多条战线出击,反击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特朗普继续与美国高校展开角力;以色列50%的预备役军人反对重返前线,上千名空军人员签署请愿书揭露内塔尼亚胡的战争欲望;在紧缩财政预算的压力下,法国当局将目光瞄向税收漏洞;这是4月18日出版的法国各大日报头版聚焦的主要新闻重点。此外,《费加罗报》刊出分析文章,探讨了美国强烈反对中国的经济与贸易行为的原因;《回声报》则报道了习近平的柬埔寨之行,强调柬埔寨在关税压力下,转向中国以寻求更大支持。
习近平从多条战线反击特朗普的贸易战
《费加罗报》在头条新闻的显要位置刊出“习近平多线出击,强势反制特朗普贸易战”的醒目标题,强调中国领导人展开多维度反击,打击美国经济软肋,力求在全球博弈中稳住中国的大国地位。
报道指出:特朗普重返白宫并重启对华高额关税政策,导致中美贸易与金融战火重燃。面对特朗普大幅上调针对中国的关税、试图“永久脱钩”的激进做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起了一系列“多线作战”的反制措施,意图精准打击美国经济的关键弱点,力求在全球博弈中稳住中国地位。
三个月来,北京持续在经济多条战线上发动“精准打击”,不仅在商业领域,也包括工业、金融和技术领域。北京已开始限制稀土出口、制造对美国债务的恐慌、限制好莱坞影片的发行并停止从波音公司采购。同时在舆论和外交层面争取影响力。习近平近日先后到访越南、柬埔寨和马来西亚,通过承诺投资与合作,充分展示中国在地区内并未受到孤立,形成对抗美国的外交缓冲圈。报道认为:中美之间的博弈,已不再局限于关税,而已演变为一场关于全球经济主导权的全方位较量。
美国为何如此强烈地反对中国的经济与贸易行为?
《费加罗报》刊出另外一篇分析文章,探讨了美国强烈反对中国的经济和贸易行为的原因。
该报指出:“中国威胁”的幽灵已成为特朗普及整个美国政界共同的执念。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2025)3月31日发布的最新报告,逐一列举了被认为对美国“不公平”的种种贸易行为。这份长达近400页的文件中,关于中国的内容就占据了近50页。对中国提出的主要指控包括:国家主导型经济与产业补贴,强制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侵犯,非关税壁垒和市场准入限制,数字监管和数据封锁,出口倾销与产能过剩以及货币操纵。
报道引述分析人士的观点指出:对中国的不满情绪非常强烈,主要源自对中国政权及其不透明,又善于干预的本质相关。北京咄咄逼人的重商主义战略导致了美国工业的衰退。至少从21世纪开始,相关问题就一直困扰着特朗普及广泛的美国民众。
报道指出:美国长期以来指责中国通过国家主导的经济模式、巨额补贴、技术掠夺、市场保护主义和不公平竞争手段,削弱了美国的制造业、技术优势和整体经济地位。美国视这些做法为“掠夺”、“市场扭曲”,并且损害了全球自由市场秩序。特朗普政府以此为由,实施高额关税和强硬政策,试图迫使中国改变其经济行为。尽管手段强硬,这种对中国的敌视态度在美国朝野之间形成了鲜有的共识,也反映了美中战略竞争全面加剧的大背景。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中美两国经济之间的深度相互依存,随着贸易战的升级,两败俱伤的风险极高。特朗普高额关税政策的背后显现更多的是政治动机。美国总统极有可能会满足于一份口头协议,而不是解决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出的技术问题,正如他在2020年达成的那份协议一样,特朗普一直吹嘘这份协议,但该协议并没有改变中国给美国经济带来的问题。
关税压力下,柬埔寨转向中国以寻求更大支持
此外,4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柬埔寨,展开本次东南亚的最后一站访问行程。在美国总统威胁发出新一轮高额关税的背景下,中国国家主席向柬埔寨作出承诺,将加速支持该国的发展。特朗普计划从7月起对所有柬埔寨商品征收高达49%的关税,令柬埔寨经济前景堪忧,迫使其进一步向中国靠拢。
历史的敏感节点与现实的战略选择
《回声报》报道指出:中国领导人选择在4月17日-红色高棉攻占金边50周年纪念日这一历史的敏感节点访问柬埔寨,颇具象征意义。1975年的4月17日,在波尔布特的带领下、由北京武装起来的激进毛派叛军控制了柬埔寨首都,开始了恐怖统治,导致柬埔寨社会大规模崩溃以及170多万人死亡,整个国家陷入数十年的动荡。如今柬埔寨政府已将过去复杂的历史搁置一旁,积极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经济依赖日益加深
近年来,柬埔寨的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于来自中国的投资。2024年,柬中贸易总额达到150亿美元,占柬埔寨对外贸易总量的近三成;而超过一半的外国直接投资也来自中国。中国企业在该国运营着超过1,200家工厂,涵盖纺织、电子等关键产业。
与此同时,中国还通过公共投资支持柬埔寨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速公路、机场、港口和极具争议的云壤海军基地扩建项目。这些投资强化了中柬两国关系,也引发国际社会对中国军事扩张的担忧。
柬埔寨对美出口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和鞋类产品,年出口额接近100亿美元。美国一旦征收49%的关税,将对柬埔寨国内工厂构成毁灭性打击,影响数十万就业岗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这种压力迫使柬埔寨进一步向中国寻求经济“安全感”。
中国则借此机会通过经济援助和基础设施合作,强化其在东南亚的地缘影响力,并巩固与柬埔寨之间“牢不可破”的政治与经济纽带。在返回北京之前,习近平向柬埔寨首相洪玛奈承诺,将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和其他重大合作举措,像他之前在越南和马来西亚所做的一样,习近平一贯善于将中国塑造为发展中国家的“可靠伙伴”。
3.7
1212 ratings
中国从多条战线出击,反击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特朗普继续与美国高校展开角力;以色列50%的预备役军人反对重返前线,上千名空军人员签署请愿书揭露内塔尼亚胡的战争欲望;在紧缩财政预算的压力下,法国当局将目光瞄向税收漏洞;这是4月18日出版的法国各大日报头版聚焦的主要新闻重点。此外,《费加罗报》刊出分析文章,探讨了美国强烈反对中国的经济与贸易行为的原因;《回声报》则报道了习近平的柬埔寨之行,强调柬埔寨在关税压力下,转向中国以寻求更大支持。
习近平从多条战线反击特朗普的贸易战
《费加罗报》在头条新闻的显要位置刊出“习近平多线出击,强势反制特朗普贸易战”的醒目标题,强调中国领导人展开多维度反击,打击美国经济软肋,力求在全球博弈中稳住中国的大国地位。
报道指出:特朗普重返白宫并重启对华高额关税政策,导致中美贸易与金融战火重燃。面对特朗普大幅上调针对中国的关税、试图“永久脱钩”的激进做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起了一系列“多线作战”的反制措施,意图精准打击美国经济的关键弱点,力求在全球博弈中稳住中国地位。
三个月来,北京持续在经济多条战线上发动“精准打击”,不仅在商业领域,也包括工业、金融和技术领域。北京已开始限制稀土出口、制造对美国债务的恐慌、限制好莱坞影片的发行并停止从波音公司采购。同时在舆论和外交层面争取影响力。习近平近日先后到访越南、柬埔寨和马来西亚,通过承诺投资与合作,充分展示中国在地区内并未受到孤立,形成对抗美国的外交缓冲圈。报道认为:中美之间的博弈,已不再局限于关税,而已演变为一场关于全球经济主导权的全方位较量。
美国为何如此强烈地反对中国的经济与贸易行为?
《费加罗报》刊出另外一篇分析文章,探讨了美国强烈反对中国的经济和贸易行为的原因。
该报指出:“中国威胁”的幽灵已成为特朗普及整个美国政界共同的执念。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2025)3月31日发布的最新报告,逐一列举了被认为对美国“不公平”的种种贸易行为。这份长达近400页的文件中,关于中国的内容就占据了近50页。对中国提出的主要指控包括:国家主导型经济与产业补贴,强制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侵犯,非关税壁垒和市场准入限制,数字监管和数据封锁,出口倾销与产能过剩以及货币操纵。
报道引述分析人士的观点指出:对中国的不满情绪非常强烈,主要源自对中国政权及其不透明,又善于干预的本质相关。北京咄咄逼人的重商主义战略导致了美国工业的衰退。至少从21世纪开始,相关问题就一直困扰着特朗普及广泛的美国民众。
报道指出:美国长期以来指责中国通过国家主导的经济模式、巨额补贴、技术掠夺、市场保护主义和不公平竞争手段,削弱了美国的制造业、技术优势和整体经济地位。美国视这些做法为“掠夺”、“市场扭曲”,并且损害了全球自由市场秩序。特朗普政府以此为由,实施高额关税和强硬政策,试图迫使中国改变其经济行为。尽管手段强硬,这种对中国的敌视态度在美国朝野之间形成了鲜有的共识,也反映了美中战略竞争全面加剧的大背景。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中美两国经济之间的深度相互依存,随着贸易战的升级,两败俱伤的风险极高。特朗普高额关税政策的背后显现更多的是政治动机。美国总统极有可能会满足于一份口头协议,而不是解决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出的技术问题,正如他在2020年达成的那份协议一样,特朗普一直吹嘘这份协议,但该协议并没有改变中国给美国经济带来的问题。
关税压力下,柬埔寨转向中国以寻求更大支持
此外,4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柬埔寨,展开本次东南亚的最后一站访问行程。在美国总统威胁发出新一轮高额关税的背景下,中国国家主席向柬埔寨作出承诺,将加速支持该国的发展。特朗普计划从7月起对所有柬埔寨商品征收高达49%的关税,令柬埔寨经济前景堪忧,迫使其进一步向中国靠拢。
历史的敏感节点与现实的战略选择
《回声报》报道指出:中国领导人选择在4月17日-红色高棉攻占金边50周年纪念日这一历史的敏感节点访问柬埔寨,颇具象征意义。1975年的4月17日,在波尔布特的带领下、由北京武装起来的激进毛派叛军控制了柬埔寨首都,开始了恐怖统治,导致柬埔寨社会大规模崩溃以及170多万人死亡,整个国家陷入数十年的动荡。如今柬埔寨政府已将过去复杂的历史搁置一旁,积极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经济依赖日益加深
近年来,柬埔寨的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于来自中国的投资。2024年,柬中贸易总额达到150亿美元,占柬埔寨对外贸易总量的近三成;而超过一半的外国直接投资也来自中国。中国企业在该国运营着超过1,200家工厂,涵盖纺织、电子等关键产业。
与此同时,中国还通过公共投资支持柬埔寨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速公路、机场、港口和极具争议的云壤海军基地扩建项目。这些投资强化了中柬两国关系,也引发国际社会对中国军事扩张的担忧。
柬埔寨对美出口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和鞋类产品,年出口额接近100亿美元。美国一旦征收49%的关税,将对柬埔寨国内工厂构成毁灭性打击,影响数十万就业岗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这种压力迫使柬埔寨进一步向中国寻求经济“安全感”。
中国则借此机会通过经济援助和基础设施合作,强化其在东南亚的地缘影响力,并巩固与柬埔寨之间“牢不可破”的政治与经济纽带。在返回北京之前,习近平向柬埔寨首相洪玛奈承诺,将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和其他重大合作举措,像他之前在越南和马来西亚所做的一样,习近平一贯善于将中国塑造为发展中国家的“可靠伙伴”。
2 Listeners
3 Listeners
19 Listeners
5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6 Listeners
5 Listeners
6 Listeners
21 Listeners
10 Listeners
84 Listeners
455 Listeners
4 Listeners
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