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宪政制度的故乡英国 诗人参孙弥尔顿 之十一: 斗士参孙


Listen Later

「提要」参孙是《旧约·士师记》中的一位英雄。他性格豪爽、嫉恶如仇、勇敢无畏,又有上帝赐予他的超人力量,但他终被小人所骗,受尽屈辱,在他知道自己所处困境已无法摆脱时,他勇敢地与那些羞辱他、剥夺他自由的人同归于尽。弥尔顿的一生遭遇与性格同参孙有许多相像之处,他以参孙事迹为原本,创造了诗剧《参孙》,给后世留下了他的遗言。

问:你把介绍弥尔顿的这一讲的题目定为《弥尔顿——诗人参孙》,想必在你心中这两位人物有相通之处吧?

答:是的。谈起诗人,我们有时会从他的诗作中寻找最能代表他的作品来称呼他,比如夜莺诗人济慈,那是因为他的名作《夜莺颂》,西风诗人雪莱,那是因为他的名作《西风颂》,戈黛伐的歌者丁尼生,那是因为他的名作《戈黛伐贵夫人》,湖畔诗人华滋沃慈,那是因为他行吟湖畔,作了《水仙辞》等等。但弥尔顿更有特殊之处,他一生的作为和遭遇与参孙很有些相似,两人都被妻子背叛,两人都因反抗强权而坐牢,两人都双目失明,并都在失明中完成了自己的伟业。

问:那请你从参孙讲起吧。

答:好。参孙的事迹记载在《旧约·士师记》第十三章中。但族人玛挪亚的妻子不孕,耶和华派使者向她显灵,告她将生一子来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利士人之手,但绝不可给这个孩子剃头发。果然,玛挪亚的妻子生下一儿取名参孙。成人后娶庭那地方的女人为妻,她是非利士人之女,在去迎娶她的路上,参孙手撕一只雄狮,并吞食了狮子身上聚集的蜜蜂所酿的蜜。他将此事做成一个谜语要众人猜,并许以重奖。众人猜不中,就怂恿他妻子去套取谜底。参孙告知妻子谜底,随后他妻子就将谜底透露给了众人。这是参孙第一次上当。后来参孙作战勇猛,号称用一块驴腮骨击杀数千人,击败了非利士人。可他偏偏喜爱上一位非利士女子名叫大利拉。非利士人利用参孙对这女子的喜爱,叫她探出参孙巨大的力量来自何处,大利拉三番五次诱使参孙坦白,参孙是个心怀坦荡的人,早已忘记曾经上过女人的当,结果把自己力量的秘密告诉了大利拉。这个女人乘参孙熟睡时,削去了他的长发,参孙的神力消失了。非利士人制服他,把他关入牢中,百般折磨,还剜去了他的双眼。一次非利士人叫参孙参加他们的庆祝集会,想羞辱他来取乐,但由于参孙的头发又重新长出,他又恢复了神力,于是他撼动巨柱,掀翻大厅,将三千非利士人压在废墟下,自己也同归于尽。这个题材为历代艺术家着迷,创作了许多作品,有绘画、雕塑、戏剧,最常演出的是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歌剧《参孙与大利拉》,其中的那首咏叹调“你的声音让我心绽放”,简直美不可言。

问:弥尔顿选这个主题作他的绝唱,一定是有意义在内。

答:是的。在我看来,他是以参孙为榜样,视参孙为同道。《斗士参孙》不是一首简单的叙事长诗,它是弥尔顿刻意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诗歌悲剧”,它采取古希腊悲剧的形式,但戏剧语言是诗行。在作者自序中,弥尔顿引述古希腊悲剧理论来阐述他的创作意图:“悲剧,自古以来都被看作各种诗歌中最庄严、最道德、最有用的一种。亚里士多德说,悲剧能引起怜悯、恐怖或惧怕,因而有涤除心中同样激情的力量”。涤除这个字在希腊文中就是Katharsis, 通常被译为净化。弥尔顿写《斗士参孙》这一诗歌悲剧,就是要总结他一生的理想和苦难。诗剧一开头就出现瞎子这个形象:“有劳你引路的手,领我这瞎子/不见天日的脚步向前,再迈进几步”。随后,他就控诉那些非利士人对伟人参孙的迫害:“平时,我这个带镣铐的囚徒/每天都在狱中干活,不能自由呼吸/连空气也被囚禁,滞闷、潮湿/恶浊、霉烂”。紧跟着一段对自己现状的描绘,在我看来是君子自道:“被指定要成为一个献身于神/能完成伟大事业的人,却必须/被出卖而死,被俘囚,挖掉两眼/在敌人的侮辱和监视下/使出天赐的力气,负轭推磨”。

问:这显然是在抒发他自己内心的愤恨。

答:是的。你想,一个人从小就立志要为世界留下丰碑,却在政治斗争中被小人算计,如今双目失明、困守穷庐,他可曾是目睹山川秀美,伟人面目,如今却被迫枯坐黑暗中。所以他接着说:“如此多端、巨大的苦难/每一件都够我遗憾终身,其中最主要是失明啊/我对你最感痛心!/瞎了眼睛,在敌人的包围中,比镣铐/地牢、讨饭或者衰老更加难堪”。他痛苦地质问上帝:“你首先创造光明的伟大语言/我们要光,光就普照一切/为什么我被剥夺你这第一道命令?/太阳在我是黑的/好像逃离宵夜的月儿/静静躲进它那空虚幽暗的洞窟/既然生命如此需要光明/光明本身就可以说是生命”。在这段问天之语中,我们能体会到弥尔顿失明的痛苦有多么深重。但更让弥尔顿痛心的是,革命未竟全功,王权复辟,上层人士又一下子转向拥护王室,迫害革命者。弥尔顿觉得,这简直就是一个劣等民族的表现,他怒斥道:“如果犹太人那天跟我一起全民族上前/现在他们早已占领了加沙的城垒/不是服侍人,而是让人服侍/可是腐化了的民族,命定要/因自身的恶行而沦为奴隶/他们爱奴役胜过自由,宁可在奴役下舒服,不愿为自由辛苦”。在这部诗剧中,弥尔顿怒斥当时唯唯诺诺的各色人等,似乎在发表最后的判决书。可当大利拉来向他请求原谅,把出卖参孙归因于对参孙的爱和女人的软弱时,参孙不与原谅。

问:大利拉的话显然是女人们惯用的托辞。

答:参孙的回答也够明确:“软弱是你的借口,这我相信/但如果软弱可以成为借口/那么,杀人犯、卖国贼、弑亲者、渎神者,哪一个不可以说是软弱呢?”而爱情,弥尔顿也不相信,一个把丈夫出卖给敌人的人,哪里有爱情?参孙回答:“为爱情而吵架,常以欢乐的谐音结束/但谋杀丈夫的背叛,不同于夫妻吵架”。当最后参孙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消息传来时,那位一直设法筹备金钱、赎出儿子的老父亲玛挪亚悲痛欲绝,但他却用铿锵有力的诗行作了总结:“来吧,来吧,现在没功夫痛哭/参孙到底像个参孙/英雄般地结束英雄的一生/彻底报复了他的敌人/给非利士的子孙留下多年悲痛/给以色列人带来光荣/和自由,只要他们勇敢地抓住这美好时机”。完成了《斗士参孙》,弥尔顿含笑离世,1674年11月8日,一个阴冷雨雪交加的清晨,诗人参孙弥尔顿告别人间。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5
  • 5
  • 5
  • 5
  • 5

5

2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View all
时事大家谈 - 美国之音 by 美国之音

时事大家谈 - 美国之音

38 Listeners

百靈果 News by Bailingguo News

百靈果 News

677 Listeners

忽左忽右 by JustPod

忽左忽右

442 Listeners

生态 健康与科技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生态 健康与科技

3 Listeners

法国思想长廊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思想长廊

5 Listeners

法国世界报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世界报

5 Listeners

微言微语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微言微语

6 Listeners

第一次播音 北京时间 06:00-07:00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第一次播音 北京时间 06:00-07:00

21 Listeners

法语教学:Parlez-vous Paris?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语教学:Parlez-vous Paris?

0 Listeners

法语课程: Les voisins du 12 bis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语课程: Les voisins du 12 bis

0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03 Listeners

王志安的播客Wang’s Podcast by 王志安

王志安的播客Wang’s Podcast

454 Listeners

中华世界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华世界

0 Listeners

公民论坛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公民论坛

0 Listeners

北美来鸿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北美来鸿

0 Listeners

国际纵横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国际纵横

0 Listeners

台北一周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台北一周

0 Listeners

柏林飞鸿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柏林飞鸿

0 Listeners

曼谷专栏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曼谷专栏

0 Listeners

法国报纸摘要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报纸摘要

4 Listeners

特别节目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特别节目

0 Listeners

美国专栏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美国专栏

1 Listeners

要闻解说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要闻解说

2 Listeners

观察中国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观察中国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