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宪政制度的故乡英国 探究人性的哲学家休谟之二:研究人性是研究一切学科的基础


Listen Later

「提要」  休谟的雄心是要为探讨人类精神世界寻找一条清晰坚实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研究人性的道路,他认为,以往涉及人类精神领域的诸种辩论往往流于形而上学式的虚浮的争吵,并未抓住准确的主题。要想在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中取得真实的成就,就必须从人本身入手。

问:休谟以《人性论》一书奠定他的哲学殿堂的基础,很显然,他认定一切研究要从人开始。

答:是的,关注人本身其实并非自休谟开始,休谟之前的重要思想家大多都会讨论人的问题。休谟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认为无论探讨人文学科的哪个领域,都必须从人性出发。我们要注意,休谟所谈的人性比起伦理学论及的人性,涵盖要广泛的多。<《人性论》的原文是《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nature的首意是自然,所以休谟所谈的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素质,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在休谟看来,人天生就具有探索知识,求得真理的能力,因此才会有认识世界,寻求知识这回事。休谟说:“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即使数学,自然哲学和自然宗教也都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于人的科学,因为这些科学是在人类的认识范围之内,并且是根据他的能力和官能而被判断的。休谟把人的精神所包含的内容划分为四个学科:逻辑学、道德学、批评学和政治学。他宣称:“在我们的哲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希望借以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即是抛开我们一向所采用的那种可厌的迂回曲折的方法,不再在边界上一会攻取一个城堡,一会占领一个村落,而是直捣这些科学的首都或心脏,即人性本身。人性一旦被掌握,我们在其他方面就有希望轻而易举取得胜利。”

问:休谟对他从人性入手的方法确实信心满满。

答:是的,可《人性论》出版之后的情况让他大失所望。他甚至沮丧的说,这部书一下印刷机就已然死亡。但情况究竟如何呢?我们需要回顾一下《人性论》的写作过程。1734年休谟来到法国,他喜爱法国的文静优雅,更喜爱法国思想自由的学术氛围,他就此一生和法国皆下不解之缘。他在一篇随笔中写道:“除了希腊人,法国人是唯一同时盛产哲学家、诗人、演说家、历史学家、画家、建筑家、雕塑家和音乐家的民族。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还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各种最有用的,最悦人的生活艺术(l art de vivre),也即社交和谈话的艺术(the art society and conversation)。休谟先到香槟省的兰斯,他在那住了一年。正是在这里,他开始动笔写作《人性论》。虽然他自己说这部著作的构思早在他十几岁时就开始了。一年之后,休谟离开兰斯,去了拉弗萊什。这个小镇景色宜人,生活费用便宜,尤其是法国大哲学家笛卡尔就是在这里的耶稣会学校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这所学校是法国贤君亨利四世所建,亨利四世遇刺之后,他的心脏就葬在这所学校的圣托马斯教堂之中。休谟在这里住了两年,他充分利用耶稣会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在这个无人打搅的角落进行写作。有意思的是,《人性论》中所涉及的认识论正是和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针锋相对的经验主义。我们可以想像,夜深人静时,休谟独自一人在笛卡尔留下足迹的回廊中与笛卡尔的幽灵对话,甚至彼此争辩。那是在笛卡尔离开此地120年之后了。

问:那么《人性论》一书是休谟在法国完成的?

答:是的,他在法国三年,完成了这部哲学巨著,那时他不到25岁,面对这样的天才大哲的创造力,我们是无话可说。不过休谟却在《人性论》出版之后给朋友们写信表示惭愧,他说:”但是,当我出现在你们中间时,我仍无法克服某种羞愧之感,因为像我这样的年纪,至今仍一事无成。”可正是这种伟大谦虚的胸怀使他成为一个伟人。不过应该承认,休谟在《人性论》一书中所表达的彻底经验主义的立场会给人造成一种怀疑论的印象。当时的一些书评家对休谟的观点大加讽刺,但这些评论显示出作者并未理解休谟的思想。休谟反复强调,并对之坚定不移的信念是:“关于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而我们对这个科学本身所能给予的唯一牢固的基础又必须建立在经验和观察之上。”这就是说,休谟断定,我们的绝大部分知识都来自于我们感受经验到的知觉(perception),外部事物通过人的感官形成心灵知觉,知觉和感觉的区别在于,知觉是综合的,整体的,感觉是单一的,片面的。所谓盲人摸象,就是盲人凭自己的手的触碰说出象这个东西的特质。所以,摸到象牙的人会说象是萝卜,摸到象耳的人会说象是个簸箕,手触的感觉形成了知觉,知觉是外部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后,人的意识对该事物的整体认知,它是借助感觉引起的一个综合反应。眼睛看到树叶的绿色,手触及枝干木质的粗糙,耳听到风吹树叶簌簌作响,我们获得了对树的知觉,但是,人的知觉并不是全然来自感官的直接刺激,比如梦中的内容是完整的,但你并未身在实际现场。休谟通过把知觉分为两类来回答这个问题,他说:“人类心灵中的一切知觉可以分为显然不同的两种,我将之称为印象(impression )和观念 (idea) ”。休谟解释说:“进入心灵时最强最猛的那些知觉我们称之为印象,它包括所有初次出现于灵魂中的我们的一切感觉、情感和情绪 。

问:很显然,外部事物对感官的直接刺激会使人立即感觉到并引发出情绪反应。

答:是的,比如我们看到妇女被铁链锁住,你会立即激发出同情、愤怒的情绪,这种知觉就是休谟所说的印象,而观念这种知觉,休谟把它解释为“我用来指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意象”。也就是说,观念是印象获取后的反思。比如,当我们看到铁链女的状况后,在引起同情愤怒之后,静下心来想一想这种人间惨剧是如何造成的,我们会经推理得出一系列结论,使我们认识到社会制度的邪恶。所以,休谟相信“无需费辞就可以说明这种区别,每个人自己都可以立刻察知感觉与思维的区别。”

问:休谟区分知觉的两种状况意义何在呢?

答:因为他想用一种科学分类法来定义我们每个人日常会碰到的认知问题,并且消除所有天启观念的可能性。因为印象和观念的区分说明了所有知觉都来自直接经验,这比洛克的经验论更深入了一步。他把人的认识活动完全建立在感觉经验之上,这几乎使一切宗教信仰没有立足之地。因为作为一个哲学家,即使他是彻底经验主义的,他的思考也是理性的,而迷信是完全顺从人的不经审视的通俗意见。但它却更容易深入人心,所以休谟明确说:“我要大胆推荐哲学,而且毫不犹豫地选择哲学,舍弃各种各样的迷信。”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5
  • 5
  • 5
  • 5
  • 5

5

3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View all
Global News Podcast by BBC World Service

Global News Podcast

7,647 Listeners

要闻解说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要闻解说

19 Listeners

365读书|精选美文 by 365读书

365读书|精选美文

49 Listeners

故事FM by 寇爱哲

故事FM

928 Listeners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by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189 Listeners

忽左忽右 by JustPod

忽左忽右

459 Listeners

生态 健康与科技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生态 健康与科技

3 Listeners

文化艺术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文化艺术

0 Listeners

法国思想长廊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思想长廊

5 Listeners

法国风土人情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风土人情

0 Listeners

法国世界报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世界报

5 Listeners

微言微语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微言微语

7 Listeners

第一次播音 北京时间 06:00-07:00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第一次播音 北京时间 06:00-07:00

22 Listeners

再次收听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再次收听

10 Listeners

再次收聽 by RFI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再次收聽

2 Listeners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by 端传媒音頻 | Initium Audio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87 Listeners

法语课程: Les voisins du 12 bis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语课程: Les voisins du 12 bis

0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6 Listeners

王志安的播客Wang’s Podcast by 王志安

王志安的播客Wang’s Podcast

470 Listeners

中华世界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华世界

0 Listeners

公民论坛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公民论坛

0 Listeners

北美来鸿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北美来鸿

0 Listeners

国际纵横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国际纵横

0 Listeners

柏林飞鸿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柏林飞鸿

0 Listeners

曼谷专栏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曼谷专栏

0 Listeners

法国报纸摘要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报纸摘要

4 Listeners

特别节目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特别节目

0 Listeners

美国专栏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美国专栏

1 Listeners

要闻解说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要闻解说

2 Listeners

独树不成林 by 鬼鬼祟祟的树

独树不成林

298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