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宪政制度的故乡英国 献身自由的诗人之魂拜伦之一:叛逆的贵族


Listen Later

「提要」18世纪末叶到19世纪中叶,英国诗坛群星灿烂,在这星群中最灿烂的一颗星就是乔治·戈登·拜伦。他留给后世的不仅是那些绝美的诗篇,还有为争取自由坐言起行的 英雄行为。他的诗行美艳炽热,他的行动坚毅果敢,这两者的结合使他的诗篇成为爱与自由的颂歌。在熠熠生辉的英国诗歌银河中,他特立独行,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诗人之魂。

问:在中国知识人崇拜的英国诗人中,拜伦绝对名列前茅。

答:是的,鲁迅先生早年做的《摩罗诗力说》大赞拜伦,称他所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歌为“摩罗诗派”,他总结这一派的本质是: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而为世所不甚愉悦者系入之,为传其言行思维,留别影响始宗主拜伦。”又说:“拜伦既喜拿破仑之毁世界,亦爱华盛顿之争自由,既心仪海贼之横行,亦孤援希腊之独立,压制反抗兼以一人矣,虽然,自由在是,人道亦在是。”在鲁迅先生眼中,拜伦就是一个反抗专制,争取自由的斗士。所以,民国时期,拜伦的长诗《唐璜》中的《哀希腊》一节,竟前后有四个譯本,胡适先生也亲自上阵翻译。可见,拜伦为希腊人争自由的呐喊,多么深入地打动了中国知识人争民族独立,争自由的心弦。有意思的是,英国大哲罗素这位逻辑分析学派大师,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专辟一章讲拜伦,他认为:“如果我们不把人作为艺术家或发现者来看,不作为投合或不投合自己口味的人来看,而是当作一种力量,当作社会结构,价值判断或理智见解的变化原因来考察,便觉得由于最近的事态发展,我们的评价不得不重新调整一番,有些人不如以往看来重要了,而有些人却比以往看来更重要了,在比以往看来重要的人当中,拜伦应当有一个崇高的位置。”

    

问:罗素这个人恃材傲物,能让他看上的人实在不多。

答:是的,罗素给拜伦的精神特质一个标签:“贵族叛逆者”。这个标签很恰当,为了理解拜伦和他的创作,我们必须从他的生平入手,因为对某些诗人来说,他的生活轨迹就是一首叙事长诗,在拜伦身上,这个判断尤其恰当。丹麦文学批评大师勃兰兑斯在他的巨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四册中,用了相当篇幅研究拜伦。文章一开始,他就借丹麦雕塑家托尔瓦森为拜伦所作的一尊雕像描绘了拜伦的相貌,“在这座像的头和脸上,第一眼引起我们注意的特质是秀美和高贵。但是紧接着,我们就会为一种充满强劲之力的表情所吸引,这种表情主要产生于眉宇那永不宁静的颤动 ,那里时常会显示出有乌云密布并有闪电穿过满天的乌云,划破长空,也产生于炯炯目光中那使人不敢逼视的威严之气,这副容貌表现了一种所向无敌的气概。”这个描述足够传神,但是从雕像上看不出在这俊美的外貌下隐藏着一个大缺陷,拜伦的腿有严重残疾,一只脚变形,使它走路不得不跛行。我们这个俊美又有生理缺陷的主人公出生在英格兰一个历史悠久的贵族之家,这家族的远祖是随征服者威廉来到英伦岛的。但这个家族到了拜伦父亲约翰·拜伦这一代已基本败落了。约翰·拜伦生性喜好冒险,曾参加过对美国的战争,他赌博、风流成性,不择手段勾引了科尼尔斯男爵夫人私奔,并和他生了一个女儿奥古斯特·拜伦。在男爵夫人死后,他挥霍光了她的财产。不久他又看上了一位门地高贵,饶有资产的苏格兰女郎,名叫凯瑟琳·戈登,他就是我们主人公乔治·戈登·拜伦的母亲。

    

问:看来拜伦不安现状,乐于冒险的性格完全来自遗传。

答:这当然是个重要原因,特别是这位凯瑟琳·戈登太太也是脾气暴躁。拜伦从小就看着父母整天为金钱债务吵闹,直到他父亲贫穷潦倒,1791年逃到法国躲债,不久就在一间小旅馆中自杀身亡。于是,小拜伦就只能和他情绪不稳、反复无常的母亲相依为命。莫罗亚在《拜伦传》中记载到:“小拜伦从来没有忘记他的父亲,现在他在生活中孑然一身了,还有一个女人,她喜怒无常的性情时而给他一阵暴风雨般的殴打,接着又是一阵暴风雨般的亲吻。”母亲发现拜伦脚踝畸形后也设法给他医治,制作了矫正鞋,还使用捆绑方法强迫矫正,让小拜伦吃尽苦头。一次,他走在街上,听到一个女人说,多可爱的孩子,可惜有这样一条腿。小拜伦暴怒,拿起一只小鞭子就抽打这个女人。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心灵敏感聪慧的孩子,又有这么一种不可克服的残疾,他的处境和未来的成长该是多么艰辛。拜伦的保姆格雷太太每晚都会给他读赞美诗,拜伦最早感受到诗的韵律就是用苏格兰诗韵翻译的赞美诗。四岁十个月,拜伦就开始上学了,他最喜欢的功课就是罗马史。1794年,第五代拜伦男爵的独子突然去世,拜轮一下子成了拜伦家族爵位唯一继承人。他将接过这个古老家族的传承和他的名言:“信任拜伦”。

    

问:这下他真要成为罗素所说的“叛逆贵族”了。

答:是的。1798年,拜伦10岁,第五代拜伦男爵去世,他正式成为第六代拜伦男爵。早晨上学时校长点名,称他为拜伦男爵,他一下子没答出:“到”,而是痛哭起来。随后拜伦搬到他的领地纽斯莱德,那里是一座几成废墟的城堡,带着修道院拱顶回廊,林荫大道,清清溪流和琤琤泉水,但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学习更多的知识并且开始了爱的觉醒 。他爱上了表姐玛格丽特。拜伦回忆说:“在我们短短的密切交往中,我想不起任何东西能与我表姐透明的美或她脾气的可爱相提并论。她看上去仿佛出自一道彩虹,全是宁静和美,我的激情向往常一样影响我,我也食不甘味,坐立不安。”少年的爱情刺激他,让他有了写诗的冲动,为自己所爱的人写赞美诗。但是这些细腻的柔情不断被他母亲凯瑟琳的吵闹所败坏。心思敏锐高傲的少年不得不躲开他那位整天衣冠不整,酒气熏天,一口土话的母亲。1801年拜伦上了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哈罗公学。校长德卢里博士和这个孩子谈话之后,认定虽然他是一匹在山里野惯了的小马,但他是个有思想的人。

    

问:照英国的习惯,新生入校总要遭受折磨,

答:是的,更别说有残疾的拜伦,因为他必须穿特制的靴子,所以他早上醒来会发现同学硬要把他的脚浸入凉水,但是拜伦可不是个好欺负的人。没有人比他更会也更敢打架,很快,他就在同学中树立了威信。班上有一位同学叫哈尼斯,他脚也有残疾,人欺负他,拜伦对他说,哈尼斯,要是有人欺负你,别害怕,告诉我,我来揍他。拜伦不仅在同学中树立了威信,校长德卢里也对他另眼相看,颇为赞赏。因为拜伦天资聪慧,又刻苦好学。校长对拜伦的保护人卡莱尔勋爵说,老爷,他才华横溢,将来必为贵族地位争光。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5
  • 5
  • 5
  • 5
  • 5

5

2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View all
时事大家谈 - 美国之音 by 美国之音

时事大家谈 - 美国之音

38 Listeners

百靈果 News by Bailingguo News

百靈果 News

677 Listeners

忽左忽右 by JustPod

忽左忽右

442 Listeners

生态 健康与科技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生态 健康与科技

3 Listeners

法国思想长廊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思想长廊

5 Listeners

法国世界报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世界报

5 Listeners

微言微语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微言微语

6 Listeners

第一次播音 北京时间 06:00-07:00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第一次播音 北京时间 06:00-07:00

21 Listeners

法语教学:Parlez-vous Paris?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语教学:Parlez-vous Paris?

0 Listeners

法语课程: Les voisins du 12 bis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语课程: Les voisins du 12 bis

0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03 Listeners

王志安的播客Wang’s Podcast by 王志安

王志安的播客Wang’s Podcast

454 Listeners

中华世界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华世界

0 Listeners

公民论坛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公民论坛

0 Listeners

北美来鸿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北美来鸿

0 Listeners

国际纵横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国际纵横

0 Listeners

台北一周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台北一周

0 Listeners

柏林飞鸿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柏林飞鸿

0 Listeners

曼谷专栏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曼谷专栏

0 Listeners

法国报纸摘要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报纸摘要

4 Listeners

特别节目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特别节目

0 Listeners

美国专栏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美国专栏

1 Listeners

要闻解说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要闻解说

2 Listeners

观察中国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观察中国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