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提要」 建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宪政体制,思想和言论自由是题中应有之意。但思想和言论自由的前提是宽容,宽容的观念启自宗教纷争,但它却是一切人文主义的核心价值。宽容的道路是探索真理的必经之路,宽容是自由世界的催化剂。
问:显然,自由主义是把宽容原则放在第一位的。
答:这几乎是一种必然,没有宽容哪儿来自由?用伏尔泰的话说:“如果没有宽容,狂热就会蹂躏大地,使世界陷于痛苦之中。”现实的世界告诉我们,幸福安宁的国家必定是最宽容,最具包容性的国家,而一切给自己的百姓带来无穷痛苦的暴政国家,无一不是实行精神管制,强迫洗脑,把某种意识形态写入宪法,强迫人们服从。可以说宽容与否是文明与野蛮的试金石。不过我们要知道,宽容的观念进入人心经历过一个相当艰苦的过程,多少人为此献出了生命。洛克是自由主义原则的奠基人,他为宽容原则大声疾呼是顺理成章的。洛克谈宽容从宗教宽容入手,但他阐述的却是信仰自由,思想自由的基本原则。他认为,评价一个宗教团体是否纯正,宽容是一个基本标准。这可以说是相当独特的,因为基督教各门派争执极多,从来都以正统互相标榜,甚至有多次因信条之争引发残酷的战争。可是依洛克的想法,宣称自己为正统。不容异端的教派本身就不纯正。他说:“每个人都以自己为正统,只不过是人们互相争夺统治他人的权力和最高权威的标记罢了。”洛克的眼光和胸怀极其高远,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却宣扬普世之爱必须具备宽容精神,因为“倘若他缺乏仁爱,温顺以及对全人类乃至对非基督徒的普遍友善,他自己当然也就不配为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了”。
问:洛克的宽容原则非常彻底。
答:是的,他不仅认为基督教内部的教派纷争应当彼此宽容,对其他宗教信仰也一样要宽容。因为洛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他认为这条原则是高于一切的,那就是必须严格区分公民政府事务与宗教事务,并正确规定两者之间的界限。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那种经常性的争端,即以那些关心或至少是自认为关心人的灵魂的人为一方,和那些关心国家利益的人为另一方的争端便不可能结束。这个原则极重要,他的核心诉求就是政府无权干涉民众的思想和信仰。 在洛克看来,政府只应依据民众的授权去负责管理公民利益,洛克所说的公民利益,“指的是生命、自由、健康和疾病,以及对诸如金钱、土地、房屋、家具等外在之物的占有权”。也就是说,政府的职权有限,它只有权管理社会世俗方面的事项,而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他完全无权干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民主宪政国家和专制暴政国家的根本区别。在民主国家内,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去信仰或不信仰某种宗教、主义等等,国家也不能用纳税人的钱去组织专门机构来监视控制民众的思想、信仰,所以,只有在暴政神权国家,才会有宣传部。比如苏俄式的政权,纳粹德国,北朝鲜,伊朗等国,这种机构是世界上最狂谬无耻的机构,它的设置和运作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迫害,摧残人的自由精神。更可恶的是,豢养这些机构的政权使用的资金是民众的血汗钱,它取之于民,用于迫害民众。
问:因此,宽容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答:是的,洛克明确强调:“官长的全部权力仅限于上述公民事务,而且其全部民事的权利和辖制权仅限于关怀与增进这些公民权利,他不能也不应当以任何方式扩及灵魂拯救。”他对此给予了充分论证,首先,谁也没有授权官长掌管灵魂的权力,上帝从未赋予一个人高于另一个人的权威。人们更不会授予这种权力,因为人人都会关心自己的灵魂,信仰是个人心灵的选择。其次,官员的权力仅限于外部力量,而信仰是心灵内部的事,悟性的本质是不能被外力强迫。监禁、酷刑、没收财产都不能改变人的信念。第三,信仰是追求真理的过程,如果以强力迫使人去信仰某种教条,或逢迎统治者的旨意去信仰,那么探究真理之路就断绝了,人便无法寻找到通向天国的道路。洛克随后就指出,权力一旦介入信仰,必然会引起偏执和迫害,因为那些不容异端者一旦得到权势的支持,“他们便以强者自居,于是,和平和仁爱也就立即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了。”洛克在这里揭示了一个真相,对人心灵的侵犯往往是权力借暴力来施行的。正如当代世界中,暴政施行的洗脑行为无不以暴力为后盾,他们可以把发表一点不同意见的人直接关进监狱。
问:宗教裁判所就是个典型的例证。
答:是的,所以洛克说:“无论是个人还是教会,不,连国家也在内,总而言之,谁都没有正当权力以宗教的名义侵犯他人的公民权和世俗利益。对此抱有异议的人应当郑重考虑,他们将会对人类播下多么致命的纷争和战乱的种子,煽起何等强烈的嫉恨、掠夺和屠杀。”洛克强调:“不要以暴力手段来弥补理智的匮乏,不要以官长的权威来补救学识的不足,火与剑不是探求真理的武器。”甚至,“上帝自己也不会违反人们的意愿来拯救人”。洛克强调,官员的责任是通过法律来判定人在社会层面的是非,但不能有那种强行规定信仰的法律,特别是权势不能用来强迫划定人精神运行的轨道。洛克说:“君王在握有权利方面确实生来就优于他人,但在自然本性方面也同别人一样,统治权力和统治艺术并不表示他必须同时还掌握有关其他事物的确切知识。”
问:其实,洛克早已阐明了权力与精神世界的关系。
答:是的,这一点有重大意义。洛克问道:“官长能够发给你什么样的进入天国的保证书呢”?洛克总结说:“凡是我不相信其为纯正的宗教,对我说来,它都不可能是纯正和有益的宗教。因此,君王们以拯救臣民的灵魂为借口,强迫他们加入自己的教会,只能是枉费心机,总之,不管友善、仁爱和对拯救人的灵魂的关心一类借口是何等高尚,但是,人们是不能在不顾其意愿与否的情况下,因强迫得救,归根到底,一切事件都还得留归人们自己的良心决定。”这个总结表明了洛克所奠定的自由主义原则,一切外在的权势,强力都不应该也不能够决定人们的精神自由,而精神自由正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要求。洛克为人类建立宪政制度,保障人的自由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思想资源,他的精神遗产是人类走向自由的路标。
5
22 ratings
「提要」 建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宪政体制,思想和言论自由是题中应有之意。但思想和言论自由的前提是宽容,宽容的观念启自宗教纷争,但它却是一切人文主义的核心价值。宽容的道路是探索真理的必经之路,宽容是自由世界的催化剂。
问:显然,自由主义是把宽容原则放在第一位的。
答:这几乎是一种必然,没有宽容哪儿来自由?用伏尔泰的话说:“如果没有宽容,狂热就会蹂躏大地,使世界陷于痛苦之中。”现实的世界告诉我们,幸福安宁的国家必定是最宽容,最具包容性的国家,而一切给自己的百姓带来无穷痛苦的暴政国家,无一不是实行精神管制,强迫洗脑,把某种意识形态写入宪法,强迫人们服从。可以说宽容与否是文明与野蛮的试金石。不过我们要知道,宽容的观念进入人心经历过一个相当艰苦的过程,多少人为此献出了生命。洛克是自由主义原则的奠基人,他为宽容原则大声疾呼是顺理成章的。洛克谈宽容从宗教宽容入手,但他阐述的却是信仰自由,思想自由的基本原则。他认为,评价一个宗教团体是否纯正,宽容是一个基本标准。这可以说是相当独特的,因为基督教各门派争执极多,从来都以正统互相标榜,甚至有多次因信条之争引发残酷的战争。可是依洛克的想法,宣称自己为正统。不容异端的教派本身就不纯正。他说:“每个人都以自己为正统,只不过是人们互相争夺统治他人的权力和最高权威的标记罢了。”洛克的眼光和胸怀极其高远,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却宣扬普世之爱必须具备宽容精神,因为“倘若他缺乏仁爱,温顺以及对全人类乃至对非基督徒的普遍友善,他自己当然也就不配为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了”。
问:洛克的宽容原则非常彻底。
答:是的,他不仅认为基督教内部的教派纷争应当彼此宽容,对其他宗教信仰也一样要宽容。因为洛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他认为这条原则是高于一切的,那就是必须严格区分公民政府事务与宗教事务,并正确规定两者之间的界限。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那种经常性的争端,即以那些关心或至少是自认为关心人的灵魂的人为一方,和那些关心国家利益的人为另一方的争端便不可能结束。这个原则极重要,他的核心诉求就是政府无权干涉民众的思想和信仰。 在洛克看来,政府只应依据民众的授权去负责管理公民利益,洛克所说的公民利益,“指的是生命、自由、健康和疾病,以及对诸如金钱、土地、房屋、家具等外在之物的占有权”。也就是说,政府的职权有限,它只有权管理社会世俗方面的事项,而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他完全无权干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民主宪政国家和专制暴政国家的根本区别。在民主国家内,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去信仰或不信仰某种宗教、主义等等,国家也不能用纳税人的钱去组织专门机构来监视控制民众的思想、信仰,所以,只有在暴政神权国家,才会有宣传部。比如苏俄式的政权,纳粹德国,北朝鲜,伊朗等国,这种机构是世界上最狂谬无耻的机构,它的设置和运作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迫害,摧残人的自由精神。更可恶的是,豢养这些机构的政权使用的资金是民众的血汗钱,它取之于民,用于迫害民众。
问:因此,宽容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答:是的,洛克明确强调:“官长的全部权力仅限于上述公民事务,而且其全部民事的权利和辖制权仅限于关怀与增进这些公民权利,他不能也不应当以任何方式扩及灵魂拯救。”他对此给予了充分论证,首先,谁也没有授权官长掌管灵魂的权力,上帝从未赋予一个人高于另一个人的权威。人们更不会授予这种权力,因为人人都会关心自己的灵魂,信仰是个人心灵的选择。其次,官员的权力仅限于外部力量,而信仰是心灵内部的事,悟性的本质是不能被外力强迫。监禁、酷刑、没收财产都不能改变人的信念。第三,信仰是追求真理的过程,如果以强力迫使人去信仰某种教条,或逢迎统治者的旨意去信仰,那么探究真理之路就断绝了,人便无法寻找到通向天国的道路。洛克随后就指出,权力一旦介入信仰,必然会引起偏执和迫害,因为那些不容异端者一旦得到权势的支持,“他们便以强者自居,于是,和平和仁爱也就立即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了。”洛克在这里揭示了一个真相,对人心灵的侵犯往往是权力借暴力来施行的。正如当代世界中,暴政施行的洗脑行为无不以暴力为后盾,他们可以把发表一点不同意见的人直接关进监狱。
问:宗教裁判所就是个典型的例证。
答:是的,所以洛克说:“无论是个人还是教会,不,连国家也在内,总而言之,谁都没有正当权力以宗教的名义侵犯他人的公民权和世俗利益。对此抱有异议的人应当郑重考虑,他们将会对人类播下多么致命的纷争和战乱的种子,煽起何等强烈的嫉恨、掠夺和屠杀。”洛克强调:“不要以暴力手段来弥补理智的匮乏,不要以官长的权威来补救学识的不足,火与剑不是探求真理的武器。”甚至,“上帝自己也不会违反人们的意愿来拯救人”。洛克强调,官员的责任是通过法律来判定人在社会层面的是非,但不能有那种强行规定信仰的法律,特别是权势不能用来强迫划定人精神运行的轨道。洛克说:“君王在握有权利方面确实生来就优于他人,但在自然本性方面也同别人一样,统治权力和统治艺术并不表示他必须同时还掌握有关其他事物的确切知识。”
问:其实,洛克早已阐明了权力与精神世界的关系。
答:是的,这一点有重大意义。洛克问道:“官长能够发给你什么样的进入天国的保证书呢”?洛克总结说:“凡是我不相信其为纯正的宗教,对我说来,它都不可能是纯正和有益的宗教。因此,君王们以拯救臣民的灵魂为借口,强迫他们加入自己的教会,只能是枉费心机,总之,不管友善、仁爱和对拯救人的灵魂的关心一类借口是何等高尚,但是,人们是不能在不顾其意愿与否的情况下,因强迫得救,归根到底,一切事件都还得留归人们自己的良心决定。”这个总结表明了洛克所奠定的自由主义原则,一切外在的权势,强力都不应该也不能够决定人们的精神自由,而精神自由正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要求。洛克为人类建立宪政制度,保障人的自由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思想资源,他的精神遗产是人类走向自由的路标。
38 Listeners
676 Listeners
442 Listeners
3 Listeners
5 Listeners
5 Listeners
6 Listeners
21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105 Listeners
454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4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