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今天是4月21日复活节星期一,是法国的法定节日。各大日报出版上市的只有《费加罗报》。该报刊出多篇与中国话题相关的报道。主要聚焦在美中贸易战加剧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取消小额免税的政策,导致中国两大电商平台希音(Shein)和拼多多(Temu))可能将重心转向欧洲,低价中国小包裹大量涌入的风险引发欧洲担忧;另一方面,也引发了美国消费者的抢购潮,许多民众纷纷在关税生效前大量下单,囤积低价商品;另有分析认为:华盛顿试图限制芯片出口以遏制中国的措施不仅难以奏效,反而可能长期伤害美国自身的科技产业。
欧洲担心中国廉价商品小包裹涌入
在美中贸易战加剧、美国市场趋紧的背景下,希音Shein、拼多多Temu 等中国电商平台可能将重心转向欧洲,导致欧洲面临低价中国小包裹大量涌入的风险。
《费加罗报》刊出调查报道指出:中国出口商忧心忡忡。为了确保贸易增长,希音(Shein)和拼多多(Temu)等中国出口商可能将通过电商渠道大举进军欧洲市场。由于低价商品的诱惑力,以及当前欧洲尚未对150欧元以下的小包裹征税,中国商品有可能大量倾销至欧洲,冲击本地零售商和制造业。
报道指出:大量廉价的中国包裹涌入欧洲的噩梦场景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引发了对不公平竞争、产品质量安全、环境标准等多方面的担忧。去年,欧洲收到46亿个小包裹,其中90%来自中国。这一数量是2023年的两倍,是2022年的四倍!只需(在电脑或手机上)点击几下、花上几欧元,就能免费送货上门,许多欧洲消费者对此乐此不疲。仅在法国,希音去年就列位于服装销量的榜首,超越了迪卡侬、凯家衣(Kiabi)、飒拉(Zara)和海恩斯莫里斯(H&M)。
尽管希音和拼多多纷纷表示:将增加本地供应商的参与、优化合规策略,但业内普遍担心其实际操作仍以倾销为主,从而进一步压缩欧洲本土品牌的生存空间,尤其是中小型零售商。
报道指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对此高度关注,承诺建立反倾销监控机制,保护自身市场,抵御中国商品的冲击。有专家发出警告说:如果不能迅速出台对策,欧洲可能将在这场贸易战中沦为“替罪羊”,承接美中博弈中溢出的低价商品洪流,并承受随之而来的市场紊乱与产业伤害。
美国出现廉价物品抢购潮
《费加罗报》的另外一篇报道,聚焦美国消费者的抢购潮。特朗普政府将从5月2日开始对来自中国的小型电商包裹征收高额关税,引发美国消费者恐慌。他们纷纷在关税生效前大量在希音和拼多多下单,囤积低价服装和商品,以备日后之需。
报道指出:希音和拼多多宣布即将涨价,并开始削减在美国的广告投放预算。凸显了这两家电商在美国战略的转变,预示着它们即将告别美国市场的“黄金时期”。这两大电商的广告支出大幅下滑,令脸书(Facebook)、照片墙(Instagram)和谷歌(Google)等美国科技平台的营收遭遇重创,这波削减可能导致数字广告市场至少减少100亿美元的投入。
报道强调:日益加剧的中美贸易战已开始波及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并持续冲击美国本土的科技和电商生态。这场贸易战正在以新的形势展开,影响的不仅是政府和企业,更是广大的民众与市场格局。
贸易战:美国芯片市场面临拱手让给中国的风险
另外,《费加罗报》刊出报道,针对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限制芯片出口遏制中国的政策进行了分析认为:相关出口禁令难以奏效,并极有可能适得其反,令中国受益。
报道引述专家观点指出:华盛顿试图通过限制芯片出口以遏制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这些禁令不仅难以取得预想结果,反而可能长期伤害美国自身的科技产业。
更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些限制措施,特别是对像英伟达(Nvidia)等公司的芯片出口禁令,对中国而言,是一场“战略性胜利”。这将迫使中国加速自主研发芯片,一旦取得技术突破并建立起自己的供应链,将可能夺回全球市场份额,美国将失去在芯片产业中的领先地位。
特朗普的极端做法将阻碍美国企业的发展空间,尤其在研发和全球市场扩张方面。另外,像英伟达这样的科技巨头仍然高度依赖中国市场,一旦失去市场,其业绩将受到重创。
报道指出:目前,美国缺乏足够的技术劳动力,也没有完善的稀土资源提炼以及芯片制造基础设施,即使打算将生产“迁回美国”,也面临巨大的时间、成本与环境的挑战。在特朗普政府的反移民政策影响下,这一局面更加难以改善。
3.7
1212 ratings
今天是4月21日复活节星期一,是法国的法定节日。各大日报出版上市的只有《费加罗报》。该报刊出多篇与中国话题相关的报道。主要聚焦在美中贸易战加剧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取消小额免税的政策,导致中国两大电商平台希音(Shein)和拼多多(Temu))可能将重心转向欧洲,低价中国小包裹大量涌入的风险引发欧洲担忧;另一方面,也引发了美国消费者的抢购潮,许多民众纷纷在关税生效前大量下单,囤积低价商品;另有分析认为:华盛顿试图限制芯片出口以遏制中国的措施不仅难以奏效,反而可能长期伤害美国自身的科技产业。
欧洲担心中国廉价商品小包裹涌入
在美中贸易战加剧、美国市场趋紧的背景下,希音Shein、拼多多Temu 等中国电商平台可能将重心转向欧洲,导致欧洲面临低价中国小包裹大量涌入的风险。
《费加罗报》刊出调查报道指出:中国出口商忧心忡忡。为了确保贸易增长,希音(Shein)和拼多多(Temu)等中国出口商可能将通过电商渠道大举进军欧洲市场。由于低价商品的诱惑力,以及当前欧洲尚未对150欧元以下的小包裹征税,中国商品有可能大量倾销至欧洲,冲击本地零售商和制造业。
报道指出:大量廉价的中国包裹涌入欧洲的噩梦场景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引发了对不公平竞争、产品质量安全、环境标准等多方面的担忧。去年,欧洲收到46亿个小包裹,其中90%来自中国。这一数量是2023年的两倍,是2022年的四倍!只需(在电脑或手机上)点击几下、花上几欧元,就能免费送货上门,许多欧洲消费者对此乐此不疲。仅在法国,希音去年就列位于服装销量的榜首,超越了迪卡侬、凯家衣(Kiabi)、飒拉(Zara)和海恩斯莫里斯(H&M)。
尽管希音和拼多多纷纷表示:将增加本地供应商的参与、优化合规策略,但业内普遍担心其实际操作仍以倾销为主,从而进一步压缩欧洲本土品牌的生存空间,尤其是中小型零售商。
报道指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对此高度关注,承诺建立反倾销监控机制,保护自身市场,抵御中国商品的冲击。有专家发出警告说:如果不能迅速出台对策,欧洲可能将在这场贸易战中沦为“替罪羊”,承接美中博弈中溢出的低价商品洪流,并承受随之而来的市场紊乱与产业伤害。
美国出现廉价物品抢购潮
《费加罗报》的另外一篇报道,聚焦美国消费者的抢购潮。特朗普政府将从5月2日开始对来自中国的小型电商包裹征收高额关税,引发美国消费者恐慌。他们纷纷在关税生效前大量在希音和拼多多下单,囤积低价服装和商品,以备日后之需。
报道指出:希音和拼多多宣布即将涨价,并开始削减在美国的广告投放预算。凸显了这两家电商在美国战略的转变,预示着它们即将告别美国市场的“黄金时期”。这两大电商的广告支出大幅下滑,令脸书(Facebook)、照片墙(Instagram)和谷歌(Google)等美国科技平台的营收遭遇重创,这波削减可能导致数字广告市场至少减少100亿美元的投入。
报道强调:日益加剧的中美贸易战已开始波及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并持续冲击美国本土的科技和电商生态。这场贸易战正在以新的形势展开,影响的不仅是政府和企业,更是广大的民众与市场格局。
贸易战:美国芯片市场面临拱手让给中国的风险
另外,《费加罗报》刊出报道,针对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限制芯片出口遏制中国的政策进行了分析认为:相关出口禁令难以奏效,并极有可能适得其反,令中国受益。
报道引述专家观点指出:华盛顿试图通过限制芯片出口以遏制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这些禁令不仅难以取得预想结果,反而可能长期伤害美国自身的科技产业。
更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些限制措施,特别是对像英伟达(Nvidia)等公司的芯片出口禁令,对中国而言,是一场“战略性胜利”。这将迫使中国加速自主研发芯片,一旦取得技术突破并建立起自己的供应链,将可能夺回全球市场份额,美国将失去在芯片产业中的领先地位。
特朗普的极端做法将阻碍美国企业的发展空间,尤其在研发和全球市场扩张方面。另外,像英伟达这样的科技巨头仍然高度依赖中国市场,一旦失去市场,其业绩将受到重创。
报道指出:目前,美国缺乏足够的技术劳动力,也没有完善的稀土资源提炼以及芯片制造基础设施,即使打算将生产“迁回美国”,也面临巨大的时间、成本与环境的挑战。在特朗普政府的反移民政策影响下,这一局面更加难以改善。
2 Listeners
3 Listeners
19 Listeners
5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6 Listeners
5 Listeners
6 Listeners
21 Listeners
10 Listeners
84 Listeners
455 Listeners
4 Listeners
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