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各位好,本期出刊的法国世界报在头版头条关注了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的重新武装计划,遇上的生产能力瓶颈。题为“生产更多、更快,武装工业遇到难题”。
在内页,世界报展开了详细报道。当中指出,面对不断加码的威胁,法国国防工业面临“提速增产”的挑战。目前,法国国防部已经要求大型工业集团加快生产步伐、提高产量。但由于供应链上的分包商常常是制造链中的薄弱环节,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实现。
马克龙 7月13日在国防部做了重要讲话,他敦促国防工业面对尤其来自俄罗斯的日益上升的军事威胁。法国总统宣布将进一步增加国防预算:2026年军费将再增加35亿欧元,2027年增加30亿欧元,使军费预算在2027年达到640亿欧元——比2017年翻一番,并提前三年(原计划为2030年)实现“军事规划法”设定的目标。
但他提出的“实现产量跃升”的号召,在法国的整个工业领域是否现实呢?世界报指出,2022年,面对乌克兰的求助,国防大型集团在生产速度和数量方面都不能很好地跟上。世界报认为,“几十年来,尽管预算遭遇削减,法国的国防工业技术基础仍保持完整,但其设计本身就是为了小规模、高技术的生产。因此,要迈向大规模化生产并非易事”。
达索航空集团总裁特拉皮耶在6月底就指出,“我们在提升产能方面的困难,主要在于整个生产链都必须提速”。他在参议院国防委员会解释说,“虽然每一方都表示愿意配合,但在经历了2020年疫情造成的停顿之后,很多中小企业在需要投资以提高生产速度的同时,还必须偿还无息贷款,这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不过,世界报也指出,情况正在逐渐改善。例如KNDS 目前每年可生产约60门“凯撒”火炮,而2021年仅为十门左右;泰雷兹 将其军用雷达的生产周期从18个月缩短至6个月;赛峰集团将其为“阵风”战斗机炸弹提供的制导系统交付量提高了四倍。但麦肯锡在7月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国防工业企业虽然在2022至2024年间已将产量提高了10%,但如今面临产能饱和问题。”
世界报还评论称,在各种困难面前,政府与企业互相指责。企业方面批评国家及其武器装备总局自2025年初以来订单数量偏少,2024年延期支付情况严重。审计法院于今年5月发出警告,指出国家债务在一年内翻番,2024年已达历史性高位:80亿欧元。
而武器装备总局将订单和付款延误归咎于巴尼耶政府于2024年12月的预算案遭否决,认为这使预算投票和资金拨付推迟了数月。
反过来,武器装备总局将矛头指向大型工业集团,指责它们将生产链上的主要风险转嫁给分包商,从而削弱整体的制造体系。其负责人表示,“当我们与主要承包商签订五到七年的合同时,分包商却只拿到六个月的合同,这是不正常的”。
世界报认为,在生产链条中,分包商的确是薄弱环节。法国的国防工业技术基础由 4500家中小企业及中型企业构成,雇佣超过 20万名员工,其中有 800家被国防部视为“战略或关键”企业。国防部指出,典型的企业是“员工大约50人,营业额为600万至800万欧元,国防业务占比不到20%”。但这些公司的财务结构往往“比一般经济体更脆弱,表现为利润率较低、债务水平较高、存在资本不足的风险”。国防部已在2024年识别出 约40家潜在的“瓶颈风险企业”,并制定了配套的扶持计划。
本期世界报的头版还大篇幅刊登了硅谷大佬们的合影,旁边附文“高科技企业的老爷们”,“我们将推出系列调查文章,介绍硅谷大佬们是如何向特朗普宣誓效忠的”。
在内文,世界报对此做了详细介绍。当中复刻了一篇图景:从谷歌到Meta,科技巨头在202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的就职典礼现场齐聚。尽管他们之间有意见分歧,甚至有些人,曾反对特朗普。特朗普刻意安排这些科技巨头坐在一幅历史性的画作正下方:这幅画描绘的是1777年,英国将军约翰·伯戈因向乔治·华盛顿投降。
2.8
55 ratings
各位好,本期出刊的法国世界报在头版头条关注了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的重新武装计划,遇上的生产能力瓶颈。题为“生产更多、更快,武装工业遇到难题”。
在内页,世界报展开了详细报道。当中指出,面对不断加码的威胁,法国国防工业面临“提速增产”的挑战。目前,法国国防部已经要求大型工业集团加快生产步伐、提高产量。但由于供应链上的分包商常常是制造链中的薄弱环节,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实现。
马克龙 7月13日在国防部做了重要讲话,他敦促国防工业面对尤其来自俄罗斯的日益上升的军事威胁。法国总统宣布将进一步增加国防预算:2026年军费将再增加35亿欧元,2027年增加30亿欧元,使军费预算在2027年达到640亿欧元——比2017年翻一番,并提前三年(原计划为2030年)实现“军事规划法”设定的目标。
但他提出的“实现产量跃升”的号召,在法国的整个工业领域是否现实呢?世界报指出,2022年,面对乌克兰的求助,国防大型集团在生产速度和数量方面都不能很好地跟上。世界报认为,“几十年来,尽管预算遭遇削减,法国的国防工业技术基础仍保持完整,但其设计本身就是为了小规模、高技术的生产。因此,要迈向大规模化生产并非易事”。
达索航空集团总裁特拉皮耶在6月底就指出,“我们在提升产能方面的困难,主要在于整个生产链都必须提速”。他在参议院国防委员会解释说,“虽然每一方都表示愿意配合,但在经历了2020年疫情造成的停顿之后,很多中小企业在需要投资以提高生产速度的同时,还必须偿还无息贷款,这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不过,世界报也指出,情况正在逐渐改善。例如KNDS 目前每年可生产约60门“凯撒”火炮,而2021年仅为十门左右;泰雷兹 将其军用雷达的生产周期从18个月缩短至6个月;赛峰集团将其为“阵风”战斗机炸弹提供的制导系统交付量提高了四倍。但麦肯锡在7月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国防工业企业虽然在2022至2024年间已将产量提高了10%,但如今面临产能饱和问题。”
世界报还评论称,在各种困难面前,政府与企业互相指责。企业方面批评国家及其武器装备总局自2025年初以来订单数量偏少,2024年延期支付情况严重。审计法院于今年5月发出警告,指出国家债务在一年内翻番,2024年已达历史性高位:80亿欧元。
而武器装备总局将订单和付款延误归咎于巴尼耶政府于2024年12月的预算案遭否决,认为这使预算投票和资金拨付推迟了数月。
反过来,武器装备总局将矛头指向大型工业集团,指责它们将生产链上的主要风险转嫁给分包商,从而削弱整体的制造体系。其负责人表示,“当我们与主要承包商签订五到七年的合同时,分包商却只拿到六个月的合同,这是不正常的”。
世界报认为,在生产链条中,分包商的确是薄弱环节。法国的国防工业技术基础由 4500家中小企业及中型企业构成,雇佣超过 20万名员工,其中有 800家被国防部视为“战略或关键”企业。国防部指出,典型的企业是“员工大约50人,营业额为600万至800万欧元,国防业务占比不到20%”。但这些公司的财务结构往往“比一般经济体更脆弱,表现为利润率较低、债务水平较高、存在资本不足的风险”。国防部已在2024年识别出 约40家潜在的“瓶颈风险企业”,并制定了配套的扶持计划。
本期世界报的头版还大篇幅刊登了硅谷大佬们的合影,旁边附文“高科技企业的老爷们”,“我们将推出系列调查文章,介绍硅谷大佬们是如何向特朗普宣誓效忠的”。
在内文,世界报对此做了详细介绍。当中复刻了一篇图景:从谷歌到Meta,科技巨头在202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的就职典礼现场齐聚。尽管他们之间有意见分歧,甚至有些人,曾反对特朗普。特朗普刻意安排这些科技巨头坐在一幅历史性的画作正下方:这幅画描绘的是1777年,英国将军约翰·伯戈因向乔治·华盛顿投降。
3 Listeners
20 Listeners
14 Listeners
5 Listeners
176 Listeners
3 Listeners
5 Listeners
6 Listeners
21 Listeners
0 Listeners
87 Listeners
0 Listeners
1,102 Listeners
6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4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1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