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时尚行业的虚拟世界之行:路易威登与《英雄联盟》的合作
2019年下半年,法国奢侈品牌路易威登与拳头游戏公司(Riot Games)开发的游戏《英雄联盟》(League of Legends,简称“LoL”)展开了一项合作。这家奢侈品牌的母公司是路易威登集团(LVMH),其旗下有约60家子公司,涉及时尚、化妆品、配饰等领域。
《英雄联盟》的游戏背景设定在一片叫作符文之地(Runeterra)的行星之上,围绕大约150名英雄人物展开争斗。每名英雄都有不同的职业属性或子属性,比如刺客、战士、坦克、法师等。到2019年为止,《英雄联盟》同时在线的用户数峰值超过了800万。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LoL World Championship)保持着所有电竞赛事中最高的收视纪录。大家来感受一下这个规模:2018年11月,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的决赛大战吸引了9960万观众,几个月后的2019美国橄榄球联盟超级碗(NFL Super Bowl)年度冠军赛也不过只有9820万观众收看。
路易威登与《英雄联盟》以两种方式进行合作。第一种是在游戏中使用带有路易威登标志的皮肤。游戏中的皮肤可以用来改变角色的外观或玩家的游戏界面,对应到现实世界,类似于我们穿的衣服或房间内的壁纸。如果玩家想要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穿上路易威登的服装,需要花10美元购买一个路易威登的皮肤。
第二种合作方式,是在路易威登现实世界的产品里融入《英雄联盟》中的图标与人物角色,直接把该系列产品命名为“LVxLOL”联名款进行销售。奢侈品与体育赛事进行搭档的理念听上去是否有些奇怪呢?这些联名款产品的售价与路易威登其他产品系列的售价差别不大。比如,一件印有《英雄联盟》图案的连帽衫约为3000美元,同系列中的皮夹克售价约6000美元。路易威登还为2019年度全球英雄联盟总决赛的冠军奖杯定制了带有路易威登标志性字母印花图案的皮箱。
路易威登与《英雄联盟》的合作并非游戏和奢侈品时尚行业的首次跨界合作。早在2016年,路易威登就使用过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公司(Square Enix)开发的游戏《最终幻想13》中的一个角色来做模特。这个角色就是有着亮粉色头发,手持长剑的女主角雷光。2012年,雷光还为普拉达品牌做过模特。
2020年6月,英国奢侈品时尚公司博柏利推出了自己的原创游戏。一家全球奢侈品时尚公司竟然会制作游戏,是不是很不可思议?但如果了解了这家公司的目的,你大概就不会觉得奇怪了。博柏利推出的是一个冲浪竞技游戏,名叫《B Surf冲浪小精灵》。用户可以通过博柏利的主页登录游戏,免费与世界各地的其他用户体验一把冲浪比赛的乐趣。在进入比赛之前,玩家需要选择一套服装与冲浪板,而所有可供选择的物品都是博柏利的TB夏季专属标识系列产品。博柏利给每位进入这个元宇宙中的玩家赠送一套虚拟的冲浪服装,寄希望于Z世代玩家会喜欢元宇宙中的这些产品,并会在真实世界中使用。
这并不是博柏利首次试水游戏制作。2019年,博柏利带来了一款叫作《弹跳小鹿》(B Bounce)的小游戏。游戏玩家可以为他们的小鹿角色选一套TB专属标识图样的羽绒夹克,然后操控角色向月亮的方向蹦跳。这款游戏在6个国家发售,包括英国、韩国、美国、中国。游戏排名最高的玩家还可以获赠一件博柏利夹克服。
市场营销代理公司PMX曾预测,到2025年,Z世代将占据全球45%的奢侈品市场。他们也是路易威登和博柏利未来的目标客户群。这些奢侈品牌涉足游戏行业,正是为了摆脱自己过去偏成熟的形象,为与Z世代直接建立沟通所做的尝试。像《我的世界》《罗布乐思》《堡垒之夜》这样的大规模元宇宙,同样也把目标对准了年青一代。如果一家公司想把产品更高效地推广给年青一代,与其绞尽脑汁地把他们拽进现实世界中,倒不如打入潜在客户常常光顾的元宇宙。相比真实世界,用户在元宇宙中更容易快速获得各种产品全方位的深度体验。这正是即使你所在的公司或机构与游戏、数据技术或信息技术没有什么关联,你也应该对元宇宙多保持一点儿关注的原因。
科幻电影走进现实:《头号玩家》与《半衰期:爱莉克斯》
《头号玩家》是一部改编自恩斯特·克莱恩同名小说的电影,由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并于2018年上映。电影中描绘了一个虚拟现实游戏,名叫“绿洲”。影片背景设定在2045年,当时城市都掌握在各大公司的手中。上百万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进入绿洲快意人生,以此逃避晦暗无光的惨淡现实。影片中登录绿洲所用的虚拟现实设备与我们现在使用的虚拟现实设备非常相似。
在影片中,一手创造了绿洲的大股东哈利迪临终前留下了一份遗嘱,声明他将把绿洲的运营权与自己的全部股份留给能找到他藏匿在游戏中的彩蛋(游戏、电影、书籍中的隐藏信息或功能)的人。为了找到这个珍贵的彩蛋,企业巨头“创新网络实业公司”(Innovative Online Industries,简称IOI)派遣了一批自己的雇员,全力以赴开始搜寻。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名叫韦德·沃兹的小伙子与IOI公司斗智斗勇,历经磨难,最终第一个找到彩蛋的故事。
这个叫绿洲的虚拟现实游戏就是一种虚拟世界元宇宙,它有很多值得我们玩味的地方。
首先,我们有没有可能开发出一个具备“绿洲”水准的虚拟世界元宇宙,能让置身其中的人被扑面而来的真实感所包围。到目前为止,在逼真程度上能够代表当下最高水平的虚拟现实游戏当属2020年3月发售的《半衰期:爱莉克斯》(Half-Life:Alyx)。这款游戏讲述的是人类抵抗外星人入侵的故事。《头号玩家》与《半衰期:爱莉克斯》所呈现的世界观有很大不同,我们在这里仅关注技术层面,如果用现阶段最高水准的虚拟现实游戏与电影中的虚拟世界“绿洲”相比,高下如何?如果想在游戏《半衰期:爱莉克斯》中获得较好的体验,需要使用最高配置的电脑与虚拟现实设备,因为这个游戏文件本身就有48G之大。
体验过这款游戏中虚拟现实技术的人无一例外会感到惊艳。人们给予它极高的评价,认为与此前的虚拟现实内容相比,这款游戏在玩家眼前呈现出的图像细节精致了许多,手里拿着某件物品时甚至会有重量感,而且游戏中出现的几乎任何物体都可以直接触摸与操控。然而,依然有许多功能还没能完全实现。比如,当拿起一件东西时,你体会不到接近真实的触感,也很难做出一个允许用户通过走、跑、跳等方式控制角色移动的空间。虽然现在已经有一些虚拟现实设备可以部分实现触感的传递或对跑动的感知,但无论在功能上、商用性上还是经济可行性上,它们与影片中绿洲的配套设备都相去甚远。
究竟如何做才能提高虚拟世界元宇宙中的逼真感尚未可知。或许采用手套与眼镜的形式会成为虚拟现实设备的惯用标准,也有可能我们之前提过的“脑机接口”形式的设备会更加普遍。不过,考虑到技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目前采用前一种方式的商用研究方向比较多。如果换一个角度,我们或许应该想一想,是否真的有必要实现这样的技术,让人在虚拟世界中获得与真实世界无异的体感,或者说是否本就没有研究这种技术的必要?创造一种技术,完美再现真实世界中的感觉,一旦造成人们无法分辨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很有可能会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我们必须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包括哲学界、宗教界及法律界,审慎地考虑人类是否需要这样一种技术,来模糊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边界。
其次,影片中大型企业IOI命令员工登录绿洲去搜寻彩蛋的事情也值得思考。此前我们讨论过《魔兽世界》中的哈卡风波,当时是游戏开发商暴雪直接介入游戏,与用户站在同一条阵线上,共同阻止了传染的蔓延。尽管暴雪的员工并没有佩戴虚拟现实设备,但他们的工作场所实际上就是一个虚拟世界元宇宙。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只需要在虚拟世界中开展的工作。未来需要有这样的员工在元宇宙中维持秩序、给用户提供帮助、寻找特定物品,甚至举办演唱会。亚马逊前员工、现风险投资人马修·鲍尔认为,未来在虚拟世界元宇宙中会有很多不错的工作岗位需求。据他预测,生活在郊区的人能够以较低成本买房,他们有可能通过虚拟世界元宇宙为自己谋一份营生,同时免去诸多通勤的麻烦。什么是一份好工作的标准呢?如果一份工作完全是在虚拟世界元宇宙中进行,完全独立于真实世界,你愿意做吗?如果有人对我说:“我们要在虚拟世界元宇宙中创立一所大学,您愿意来我们学校任教吗?”我一定会谨慎思考,非常小心地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