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為台灣文學朗讀」廣播節目邀請文學作家,朗讀、述說最喜歡或影響最深的台灣文學。藉此文學朗讀,為生活繁忙無暇以書本來閱讀的現代人,開啟另一種接觸文學作品的管道。透過聲音傳達、保存經典文學名著及文學家本身的聲音。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 more
FAQs about 為臺灣文學朗讀:How many episodes does 為臺灣文學朗讀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19 episodes available.
December 30, 2021S2EP19:潤餅--餡料具雜膾性質,不同的組合遂激盪出相異的味道。潤餅,又稱潤餅捲,廈門稱「薄餅」,金門稱「七餅」、「擦餅」,堪稱春捲的變貌,源自閩南,流行於臺灣。這是清明節的應景食物,以餅皮包裹多種時蔬吃;唐宋時春天有吃春盤風俗,清明吃潤餅則是明清時代才發展起來的食俗。 臺灣潤餅的餡料較接近泉州,所有的菜都分別切、炒;廈門薄餅則將材料一起燴炒,包裹前先在餅皮上墊一層虎苔。內容也頗為不同,如廈門薄餅會加入海蠣乾;高雄、臺南則加入皇帝豆。潤餅在臺灣高度發展,也有人加入滷肉、炸雞、冰淇淋作主料,輔料甚至加進千島醬、沙沙醬、甜辣醬。 然則這個醬那個醬,徒增干擾;潤餅之美亦毌需過度調味,油和鹽皆不宜多,盡量炒得乾一點。我欣賞的內餡是春蔬須挽留住原味,表現出清淡甘鮮。 各種食材都分盤裝盛,供食者自取,包以餅皮,握而食之,成為握在手中的雜燴菜,形式上又彷彿西式自助餐buffet。蔬菜有紅有白有綠有褐,顏色繽紛;口感亦多元,豆芽、冬筍、小黃瓜的脆,香菇、芫荽的香,蔥、蒜、芹的辛,酸菜的酸,以及蝦、蠣的鮮味,肉的脂味,眾味俱陳,酸鹼平衡,一入口,即能瞬間滿足吾人的味蕾各區域。 備料豐儉隨人,吃時又變化無窮,帶著即興、創作意涵:每人都自挑餡料,自己拿捏花生粉和糖粉的分量,自包自食。由於餡料具雜膾性質,不同的組合遂激盪出相異的味道。食者根據自己對菜餚的理解,和對組合味道的審美觀,重新創造出嶄新的食品,不僅每個人吃法不同,每一次的創造也都不同。 【每周四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焦桐談飲食文學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December 23, 2021S2EP18:啤酒--要大口大口灌下去才舒服,才能領略啤酒的豪邁。臺灣所生產的飲用酒中,最優質的,我以為是啤酒。酒色清澈,剔透,冷豔,帶著輕淡的花香和麥香。 臺灣啤酒受日本人啟蒙,起初由日本進口啤酒。啤酒帶著落拓江湖的性格,展現一種爽朗灑脫的痛快感,充滿活力的暗示。喝臺灣啤酒,不能細啜慢斟,要大口大口灌下去才舒服,才能領略啤酒的豪邁。 臺灣男人一年不灌幾瓶臺灣啤酒,算什麼男子漢? 喝臺灣啤酒宜用冷藏過結霜的玻璃杯,能觀察雪白泡沫。那泡沫不僅美麗,更能暫阻空氣接觸酒液,延緩氧化;啤酒過度氧化即花香消失,僅餘苦澀味。因此,倒酒要倒出一定的泡沫才理想,酒液與泡沫的比例大約7:3。泡沫增添喝啤酒的樂趣。此外,喝啤酒最好能帶著果斷的氣魄,一口飲盡,想喝時再依適合自己的量傾入杯中,別讓酒在玻璃杯中閒置到氣泡散光,更千萬別一下子要來好幾瓶擺在地上,喝完了一瓶再從冰箱取出一瓶就好。 我宴客時若飲啤酒例囑服務員先從冰箱取一瓶出來,待大家共盡杯中酒才另取一瓶,讓酒等待在冰箱中。起初,朋友們多慮我吝嗇,捨不得多開酒;其實是希望像把握春華般,把握最準確的賞味時間點。 有時候,我會覺得是在珍惜那些氣泡,像世間美好的事物,得即時把握。 【每周四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焦桐談飲食文學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December 16, 2021S2EP17:東方美人茶--著涎的茶葉本來是缺陷,卻變成東方美人的靈魂。東方美人茶出現於19世紀臺灣的客家庄,有多種別稱。早期的毛茶運抵大稻埕茶棧,出口前需在「番庄館」再經過烘焙與揀茶,故舊稱為「番庄烏龍」;由於嫩芽的白毫很多,故又稱「白毫烏龍」。各地稱呼也不盡相同:產於新竹縣北埔鄉的名「椪風茶」或「膨風茶」;產於新竹縣峨眉鄉者稱「東方美人茶」;產於苗栗縣頭屋鄉、三灣鄉則喚「番庄烏龍,每一種別稱都附會著故事。 新竹縣的峨眉鄉、北埔鄉為臺灣東方美人茶的最大產地。新竹、苗栗一帶以「青心大冇」為主要茶種;坪林、石碇則以「青心烏龍」為主,輔以少量的「白毛猴」。我偏愛青心大冇,平日所飲,多來自竹苗地區。 採收茶葉在端午節前後10天,炎炎夏日,被小綠葉蟬(浮塵子)吸食的茶芽稱為「著涎」,著涎程度決定茶葉品質之優劣。採摘須用手工,只能採一心一葉或二葉未開面之芽葉製作,取其白毫顯著、茶芽細小。所採心芽以肥大具白毫者為佳,白毫越多越高級。茶園為了吸引小綠葉蟬群聚,絕對不能噴灑任何農藥,乃是標準的有機烏龍茶,是烏龍茶最高級的形式。 當初若非小綠葉蟬之著涎,則無東方美人茶;著涎的茶葉本來是缺陷,卻變成東方美人的靈魂。大抵好物多瑕疵,缺陷往往存在著深刻的內涵。 【每周四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焦桐談飲食文學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December 09, 2021S2EP16:醬油膏--蘸著吃完全是另一番滋味,令老去的容顏煥發光彩。好醬油的條件不外乎上等的豆麥原料、優質清水、好陽光曬製,令它天然發酵,千萬猴急不得。許多市售醬油添加亂七八糟的化學物質,求其速成、量產,徒然摧毀我們對醬油的美感經驗。 世間許多事如愛情跟醬油製程一樣,是急不得的。製造醬油,其流程大抵先燒煮豆麥,經自然發酵成麴,再用煮原料的汁液拌麴入缸做醬醅,經數月日曬熟成。我很難想像生活中缺少了醬油將多麼乏味,醬油能改變菜餚的口味和色澤,這種調味料的任務是生香、著色、增鹹,美化平庸的食材。 有時我會煮一鍋蔬菜湯,食材如杏鮑菇、香菇、洋菇、花椰菜……這些煮湯的蔬菜或蕈類,其甘甜其實都跑進湯了,食之乏味,棄之又不免可惜;這時候醬油膏賦予它們新生命,蘸著吃完全是另一番滋味,令老去的容顏煥發光彩。 【每周四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焦桐談飲食文學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December 02, 2021S2EP15:茶葉蛋--蛋殼上的裂痕是一則隱喻。人生的傷痕亦然。茶葉蛋流傳甚廣,幾乎遍佈大中華。在臺灣,這種庶民小吃更緊密連接著生活,甚至成為許多數據的指標,超商的茶葉蛋價格是物價指標,據說某連鎖超商一年即可賣出四千萬顆茶葉蛋,是為「黑蛋傳奇」。 茶葉蛋上那裂縫乍看似毀壞,似傷痕,其實是茶葉蛋之宿命。人生本來就不缺乏損傷與苦澀。既選擇入味,就註定回不去水煮蛋的時光,回不去了年輕時光;那些裂痕,那深褐紋路的表皮像歲月的皺紋,像生活的歷程,深刻,實在,飽滿著記憶之味。人生就像茶葉蛋,偶有傷痕與毀壞,像烹煮的茶葉,略帶苦澀;苦中帶甘,苦中作樂。微笑中閃著淚光。茶葉蛋表現一種入味美,唯裂痕越多越能入味,雞蛋久煮後蛋殼龜裂,茶葉之香循著裂紋滲入蛋內,蛋白彈牙,蛋黃綿密,帶著輕淡的醬味和茶香。 蛋殼上的裂痕是一則隱喻。人生的傷痕亦然。 有一年九月家庭旅遊上合歡山,半途先在路邊的便利商店買茶葉蛋。我們全家在松雪樓前合影,對著合歡尖山吃蛋,看武嶺邊坡盛開著虎杖花,忽覺嘴裡的茶葉蛋有一種高海拔的滋味,我們能這樣一直吃茶葉蛋下去嗎?如今妻子已逝,再無機會再一起吃茶葉蛋了。 【每周四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焦桐談飲食文學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November 25, 2021S2EP14:燒仙草--能一起分食一杯燒仙草,是多麼難得的緣份。新婚時賃居在蟾蜍山下,和焦妻兩人分別在雜誌社上班,晚上逛夜市偶爾買一杯燒仙草回家分享。如今追憶,滾燙的燒仙草,滾燙著我和焦妻的夫妻緣份。 由於仙草乾難以煮得濃稠,為求其快速凝結,有人添硼砂,有人加嫩精。其實仙草的膠質豐富,只要添入少許縴粉,即能有效凝結,表現濃稠感,根本無需添加任何化學物。 焦妻病逝後,我的精神有點恍惚,常陷入回憶中難以自拔。恍然領悟,能一起分食一杯燒仙草,是多麼難得的緣份。我們多次共食一杯燒仙草,燒仙草裡有了紅豆湯,就像愛情有了眼淚灌溉。聽說花蓮玉里「阿嬤的仙草舖」所製完全不添加色素或凝結劑,兩年前家庭旅行到花蓮,未及帶她品嚐,轉瞬竟是永遠的遺憾了。 【每周四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焦桐談飲食文學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November 18, 2021S2EP13:薑絲大腸--美學特徵相當大膽,表現稜角分明的個性,跳躍式地味蕾試探。薑絲大腸的材料都很廉價,世俗般的本質,窮人和富人都為之著迷。炒製時一定要用醋精,才有那獨特的酸嗆味,一般白醋無法表現這種味道。此菜頗具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特質,揚棄和諧,均衡,穩定的口感;故意表現不安,焦慮,逼得人發瘋的酸。 大腸、薑絲和醋精形成了緊張關係,對比強烈,共譜火焰般衝動不安的熱情,刺激,挑釁,充滿力度和速度地誘引著感官,如田原上狂野的牲畜。薑絲大腸的美學特徵相當大膽,表現稜角分明的個性,跳躍式地味蕾試探。 【每周四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焦桐談飲食文學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November 11, 2021S2EP12:白斬雞--在雞面前,任何烹飪技巧都必須謙遜。白斬雞又稱「白切雞」,是雞隻整治乾淨後,或煮或蒸或浸至熟,過程中不添加香料,意在彰顯雞肉的自然鮮味。 成功的白斬雞總是細皮嫩肉,帶著清新脫俗之美,宛如青春的禮讚。雞不能養得太老,老則肉柴,只適吊湯,不宜作白斬雞。所有雞餚中最能保持雞的鮮美原味者,莫非白斬雞。 美好的食材會喚起吾人的記憶和情感。白斬雞表現為原味美學,連接了土地、記憶和情感,表現出一種不折不扣的食物原味;在雞面前,任何烹飪技巧都必須謙遜。 【每周四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焦桐談飲食文學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November 04, 2021S2EP11:月亮蝦餅--如今它真的渡過了文化海洋,去了泰國,成為他鄉華人的家鄉味。月亮蝦餅之誕生很有趣,過程如一場演出。那是一種想像的異國風情,想像泰國的月亮又圓又大,乃將蝦餅製得彷彿蛋餅大小,再切成三角形,尖端向外作光芒狀,整齊盤飾成圓月,中間置紫蘇梅子蘸醬。 月亮蝦餅的外觀、名字確實比較有時尚感、夢幻感,加上蘸醬酸甜的滋味,很快取悅了消費者的舌頭,迅速流行開來,成為泰式餐館點食率最高的菜餚。 這是一種詭異的認同,在亞熱帶召喚南洋風情,明明是血統純正的本土味,偏偏炮製異域的溫度;定居家鄉卻表演離散的故事,移民的情節。如今它真的渡過了文化海洋,去了泰國,成為他鄉華人的家鄉味。 【每周四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焦桐談飲食文學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October 28, 2021S2EP10:吳郭魚--未近嘴就聞到它強力播香,宛如甫出浴的美人,魅力難擋。吳郭魚價廉而新鮮,可惜魚身有頑固的泥土味,一直上不了大餐館檯面。其實泥土味並非不能拯救,市場的吳郭魚都還活蹦亂跳,買回來以後若能餓養三兩天即能滌除。有些居酒屋慣用豆腐乳加辣椒蒸吳郭魚,的確消滅了泥土味,可惜魚鮮卻不免蕩然。 我自認是烹調吳郭魚高手,品嚐過「溪○樓」之後,甘拜下風。市面上一般吃的魚生鍋,多使用冷凍鯛魚片,了無滋味。溪樓的魚本來就刻意培養,肉質遠非等閒之鯛魚片可比;這種魚生在麻辣鍋中一涮即起,未近嘴就聞到它強力播香,宛如甫出浴的美人,魅力難擋。 【每周四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焦桐談飲食文學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FAQs about 為臺灣文學朗讀:How many episodes does 為臺灣文學朗讀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19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