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為台灣文學朗讀」廣播節目邀請文學作家,朗讀、述說最喜歡或影響最深的台灣文學。藉此文學朗讀,為生活繁忙無暇以書本來閱讀的現代人,開啟另一種接觸文學作品的管道。透過聲音傳達、保存經典文學名著及文學家本身的聲音。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 more
FAQs about 為臺灣文學朗讀:How many episodes does 為臺灣文學朗讀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19 episodes available.
October 21, 2021S2EP9:豬血湯--有病之人食之固可以補身,而無病之人食之亦可以益體。豬血湯是臺灣創意十足的庶民小吃,豬血色澤紅潤,柔軟,細緻,再巧妙調味,成為風味美食,迴異於吸血鬼的飲料。 別小覷這碗豬血湯,全臺灣到處有人賣豬血湯,能說服吾人腸胃的卻不多見。好吃的豬血湯第一要素是豬血必須很新鮮,其次是熬煮湯頭和配料、調味。 豬血湯為補身之無上品。凡病後、產後及一切血薄症之人,往時多以化煉之鐵劑治之者,今皆用豬血以治之矣。蓋豬血所含之鐵,為有機體之鐵,較之無機體之煉化鐵劑,尤為適宜人之身體。故豬血之為食品,有病之人食之固可以補身,而無病之人食之亦可以益體。 【每周四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焦桐談飲食文學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October 14, 2021S2EP8:菜尾湯--帶著大鍋菜的況味,表現為一種混搭美學。菜尾湯即雜菜湯,有一種老臺灣的味道,性質接近佛跳牆,都廣納多種熟食再加以燴煮,雜味紛陳又融為一體;不過菜尾湯卻相對清淡多了,不似佛跳牆那麼濃稠厚重。 菜尾湯帶著濃厚的即興成分。我結婚時在高雄「辦桌」,喜宴未結束,幫忙的親朋已開始分發塑膠袋給賓客,或打包菜餚,或自取菜尾,害我不知繼續坐著吃飯,還是立刻站起來送客。 菜尾湯十味雜陳,帶著大鍋菜的況味,表現為一種混搭美學。 【每周四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焦桐談飲食文學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October 07, 2021S2EP7:冬粉湯--展示一種情感世界的鄉愁。流行於臺灣的冬粉湯南北有別,高雄多豬舌冬粉,臺北則幾乎全是豬腸冬粉。無論豬舌或豬腸冬粉,少不了嫩薑絲,基本配料總是冬菜、蒜酥、芹菜末。尤其冬菜,這種半乾態非發酵性醃菜,令濃郁的高湯透露出清新美。起鍋時滴一點米酒,撒一點胡椒粉提味。 一碗豬舌冬粉湯對我開啟了某些細微的聲息,悄然展示我的成長經驗,苦悶不安的童年,憂鬱叛逆的青少年,那些只有我知道而深藏的故事;還有失散的好友,疼惜我的阿姨,展示一種情感世界的鄉愁。 【每周四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焦桐談飲食文學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September 30, 2021S2EP6:米粉湯--那氣味,總是飄散到記憶深處。米粉湯存在著南北差異,南部人喜用細米粉,並以海味煮湯,如臺南的小卷米粉就以煮花枝的原汁作湯底。 我用情最深的米粉湯是臺南國華街「葉家小卷米粉」,整間店只營此味,燙熟的小卷上放著冰塊保鮮,小卷煮出的湯頭,清澈,鮮美,久煮的粗米粉已段裂,上面撒些芹菜末。那小卷燙得極準確,飽含彈勁,肉質爽脆又嫩得恰到好處,稍增一分會顯老,稍減一分不夠嫩;季節對的時候,還能吃到裡面的卵和鰾。 不唯小卷,我覺得米粉湯和海鮮最適配,只要夠新鮮,隨便一尾什麼魚和米粉湯結合,就能成就美味,那氣味,總是飄散到記憶深處。 【每周四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焦桐談飲食文學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September 22, 2021S2EP5:福州乾拌麵--帶著謙遜、低調的性格,潛沈中似乎有幾分孤獨感...#福州乾拌麵 福州乾拌麵在臺灣又稱傻瓜乾麵。據說是這種麵過於簡單又缺少裝飾,有人遂戲稱愛吃這種麵的人就像傻瓜,故名傻瓜乾麵。 傻瓜乾拌麵需自行酌增調味料,店家會提供烏醋、辣渣、辣油、辣醬在桌上任憑取用,辣醬或辣油以自製為佳。 福州麵表現為樸素美學,它讓累贅和囉嗦顯得庸俗。福州麵的樸素是一種自然美,帶著謙遜、低調的性格,潛沈中似乎有幾分孤獨感,又彷彿透露出淡薄人事而親近自然的感悟。 【每周四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焦桐談飲食文學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6minPlay
September 15, 2021S2EP4:擔仔麵--小小一碗,象徵了臺灣人辛勤奮鬥的核心價值。#擔仔麵 擔仔麵是發源於臺南的小吃,創始者是漁夫洪芋頭先生。由於每年清明到中秋是颱風季節,風浪險惡,甚至連冒險出海也不能,就暫時賣麵營生,取名「度小月擔仔麵」。相對於靠漁獲賺錢的大月,勉強擺攤維持生計的時候,自然是在度「小月」了。 洪芋頭從1895年把賣麵當暫度難關的副業,如今第四代已加入企業化經營,馳名海內外,其受歡迎的程度,可謂臺灣之光。小小一碗擔仔麵,象徵了臺灣人辛勤奮鬥的核心價值。 【每周四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焦桐談飲食文學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September 09, 2021S2EP3:番薯粥--有一種溫柔體貼的特質,寧靜,同情,撫慰人心.....番薯粥 臺灣人常吃的番薯粥,在數百種粥品中獨樹一幟,它不像廣東粥煮得細稠融化,而是稀飯般米粒分明,又入口即化,完全不勞牙齒來幫忙。 番薯粥有一種溫柔體貼的特質,寧靜,同情,撫慰人心,尤其適合身體孱弱、腸胃虛脫時,如春泥潤物,易吸收營養,能減輕人體的負擔,帶著療養的期待。它和便宜的醬菜像平淡夫妻,不再有激情,似乎也缺乏浪漫;然則平淡中,愈見巂永悠長的滋味。 【每周四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焦桐談飲食文學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September 02, 2021S2EP2:火雞肉飯--美味關鍵取決於肉、汁、飯的組合!上週說滷肉飯,這周我們端出「火雞肉飯」 一樣是台灣最具特色的小吃,歡迎品嘗~ ----- 火雞肉飯 臺灣到處有人在賣雞肉飯,多數外地店家會冠以嘉義名號,然則離開嘉義就很難吃到美味的雞肉飯。他方所製殊乏香稠味,雞肉絲皆順肌理撕下,口感不佳,米飯上點綴著少許雞肉絲,顯露吝嗇、過度拘謹又虛偽的表情。 嘉義的火雞肉飯遠較外地便宜而豪爽,,也只有嘉義的雞肉飯細分為肉絲、肉 片,美味關鍵取決於肉、汁、飯的組合。我偏愛帶點雞皮的肉,滷汁要香醇清爽,不可油膩或過鹹,飯須煮得精準彈牙。 火雞肉飯之於嘉義人、如同控烘飯之於彰化人、虱目魚粥之於臺南人。旅遊阿里山,不宜錯過嘉義的火雞肉飯。當我吃一口火雞肉飯,閉上眼睛,感覺像置身陳澄波畫筆下的嘉義公園,,參天巨榕穹覆著拱橋、遊人、池塘,池塘中啄食的丹頂鶴,戲水的白鵝從容整理羽喙,明亮的色澤躍動著奔放的生命力,暑氣中,悠閒、清涼。 【每周四更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焦桐談飲食文學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August 26, 2021(第二季登場)S2EP1:滷肉飯---大口扒飯才夠勁,咀嚼起來才痛快。夏氣已是強弩之末,焦桐談飲食文學第二季端出盈滿光陰氣味的文學小點《焦桐的味道福爾摩莎》,期能為您帶來秋陽般的熨貼舒心。 在焦桐老師口中的一道道庶民美味著實挑動著你我味蕾,同時又像是生命的種種隱喻。焦桐談到茶葉蛋,他說那蛋殼上的裂縫乍看似毀壞,似傷痕,其實是宿命,人生本來就不缺乏損傷與苦澀,既選擇入味,就註定回不去水煮蛋的時光,也回不去年輕的時光;那些傷痕,那深褐紋路表皮,像歲月的皺紋、生活的歷程,深刻、實在,飽滿著記憶之味。 又如談到番薯粥,焦桐說它和便宜的醬菜像平淡夫妻,溫暖的家庭生活似乎不再有激情,也缺乏浪漫,然則平淡中愈見雋永悠長的歲月,他也深情流露地訴說煮番薯粥時刻意不用電鍋,總是守在爐邊,用小火慢煮,像是守著與一生摯愛曾經擁有過的共同歲月、情感和記憶,那樣耐心而堅定著,讓聆聽者不由動容於食物勾起的思念竟是如此的纏綿悠長! 焦桐老師每一次回顧飲食,不只說的是舌尖上的萬般風華,也是記憶深處既輕盈又沉重的情感回眸!邀您品味人生最質樸而深醇的庶民美味與生命至味。 ----- 【滷肉飯】 滷肉飯是台灣尋常的庶民食物,普遍的程度可謂有人煙處即有滷肉飯。白飯鋪上一層五花肉丁,肥瘦鹹淡適度,腴而不膩。很多人從剛冒出乳牙即開始吃,吃到滿嘴假牙還和它纏綿不休。我猜想最初是台灣先民在生活艱困時期,充分利用豬肉,將肉的碎末加醬油滷煮,成為十分下飯的澆頭。 無論滷肉飯或擔仔麵,滷汁一般都持續使用,只是不斷續添主料和香料,故滷汁越陳越香,裡面的原料乃益加醇厚,所有歷史悠久的店家總愛強調使用的滷汁是「老滷」。 吃滷肉飯不宜孤獨品賞,宜在熱鬧歡騰的空間,在服務員的吆喝中,和狂餓的好友搶食;吃滷肉飯不能故作斯文,一定要大口扒飯才夠勁,咀嚼起來才痛快。 台北市的滷肉飯大胃王比賽,有參賽者舉口就將飯倒入嘴,再灌水吞嚥下去,嚼都沒嚼一下。滷肉飯一定要熱騰騰的才好吃,那米飯是剛煮好的,將這麼燙嘴的米飯直接傾入胃囊,簡直近乎特技表演。 有人三分鐘吞下十碗半的滷肉飯;有人為了奪獎,吃到反胃嘔吐。台灣人工作勤奮,忍勞耐操的程度恐怕居世界之冠,實在需要滷肉飯這種好東西安慰肚腸;卻完全不必像倒垃圾般,將滷肉飯直接倒入胃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March 09, 2021甘蔗--吃甘蔗是複雜的口腔運動,得邊啃邊吸邊嚼,只有吃過的人才能心領神會.....車上疊滿長長的甘蔗,飄送著歡愉的甜香,堪稱臺灣街頭最甜蜜的風景。 甘蔗生長過程中,汲取的養料多貯藏在根部,故下半截較甜,東晉畫家顧愷之謂倒吃甘蔗為「漸入佳境」。 甘蔗汁好喝,可惜缺少咀嚼的快感。吃甘蔗是複雜的口腔運動,得邊啃邊吸邊嚼,只有吃過的人才能心領神會。焦妻生前嗜甘蔗,下班回家時看見攤車命我路邊停車,買一包帶回家。她總是坐在沙發上抱著甘蔗,悠閒嚼食;我牙齒動搖,只能望蔗流口水。從前常嘲笑她是好吃的懶妻;奇怪,如今竟覺得她嚼食甘蔗的慵懶模樣很優雅。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minPlay
FAQs about 為臺灣文學朗讀:How many episodes does 為臺灣文學朗讀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19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