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好好玩

玩骰子的上帝——從放射性原子核談起【張嘉泓|物理好好玩S01EP04】


Listen Later

['

玩骰子的上帝——從放射性原子核談起|物理好好玩 EP04

\n

 

\n

歡迎收聽「物理好好玩」,一起來發現和體驗,科學多麼有趣。這樣的樂趣,不能只有科學家知道。

\n

「物理好好玩」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節目,我是主持人張嘉泓。今天這集節目,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玩骰子的上帝,從放射性原子核談起〉。

\n

 

\n

放射性原子核,聽起來、既陌生又熟悉。如果以它或相關的詞,例如核能,在大眾媒體出現的頻率來看,我們對它的了解應該不亞於電動車。我們不是還為是否廢除核能電廠,進行了公民投票嗎?然而如果再問大家,原子核放射出來的究竟是什麼,大夥兒心中一定有一股寒意湧上心頭。那即使不是凶器,肯定也是稀奇古怪、超越想像的東西吧。

\n

事實上,科學家對於放射性原子核的了解,已經十分透徹穩固。如今,你很難在物理系中,還能找到研究原子核的教授了。但在原子核的行為中,卻有一個很奇妙的謎。

\n

接下來的討論可能有點陌生、但其實並不複雜,就當它是個腦筋的重訓吧!原子核是由帶正電的質子與不帶電的中子所組成,大小只有百兆分之一公尺左右。周圍加上與質子數目相同的電子,就形成了原子。相同電子數的原子,化學性質就一樣。對一個特定的質子數目,一般只有一種穩定原子核,它們所形成的原子,就是各種元素的組成成分,例如氧的原子核有八個質子,碳則有六個。我們整個宇宙的物質,就是由以上這三種粒子所構成。

\n

 

\n

一千個三層樓高的大儲存槽,裡面儲存了一百萬噸有放射性的水

\n

 

\n

宇宙中也有許多不穩定的原子核,例如作為核能燃料的鈾-235原子核,就有92顆質子和143顆中子。這麼多個粒子擠在如此小的空間之中,果然不穩定。為了趨向穩定,鈾原子核會傾向分裂成兩個較輕的原子核,這就稱為核分裂。奇妙的是這兩個產物的質量,卻小於原來鈾原子核的質量。少掉的質量會轉化爲能量,釋放出來後煮沸了水,水蒸氣就能拿來發電了。這就是核能發電的原理。

\n

至於放射性就比較抽象,但現成有一個具體的案例。在日本福島電廠廠區內,現在密布了一千個三層樓高的大儲存槽,裡面儲存了一百萬噸有放射性的水。福島電廠災變時,地震引起的海嘯淹沒了備用發電機,使反應爐的冷卻系統失效,導致爐心過熱而融化。後來反應爐被密封了,等待終結處理。這些水就是十年來累積的冷卻水或是滲入反應爐中的雨水。這些水因為接觸了曝露的核燃料,因而受到放射性污染。

\n

但廠方已經將水中所有的放射性物質幾乎過濾完畢,只剩下氫的放射性同位素氚,無法去除,所以還是只能暫時儲存起來。但冷卻水持續以一天140噸的速度增加,預計儲存槽明年就會裝滿,因此日本政府正在計劃將它們倒入海中。這真的可以嗎?

\n

 

\n

原子核所放射出來的東西,很多時候就是稀鬆平常、到處都有的電子

\n

 

\n

氚的原子核是氫原子核的同位素,一樣有一個質子,但氚多了兩個中子。因此氚原子核由三個粒子組成,這個字就是氫氣的氫,在部首的氣的下方,以一個三撇的川字取代。因為質子數目一樣,氚原子化學性質與氫原子一樣,所以可以取代氫原子,與氧原子化合,組成氚水。在福島儲存近百萬噸的冷卻水中,氚原子核就是以十四毫升氚水的形式存在。

\n

量少不代表可以放心,氚與氫不同,氚是有放射性的。意思就是氚的原子核並不穩定,它會自動消失, 而同時產生較輕的穩定氦-3原子核,加上一個電子, 與一個不帶電的微中子。這個過程就稱為衰變。這個詞聽起來,好像食物慢慢腐敗變質,或是生物衰老死亡,但在科學上,比較接近水由高處往低處流,而釋放出運動能量的過程。氦-3原子核比電子重,速度慢,而微中子一般來說是看不到的,因此在現象上,氚衰變後放射出來的就是一個很快的電子,這就是所謂原子核的放射性。所以原子核所放射出來的東西,很多時候就是稀鬆平常、到處都有的電子,其實一點都不神秘。

\n

氚的原子核是由一個質子及兩個中子組成,而氦-3是氦的同位素,原子核含兩個質子、一個中子。細心的聽眾一定立刻發現,其實氚的衰變,就是氚裡面的一個中子,衰變成了氦-3的一個質子。沒錯,這也是許多放射性原子核衰變的原型,稱為貝他衰變。透過貝他衰變,中子可以變成質子,從而改變原子核的組成,以增加原子核的穩定性。例如六個質子與八個中子組成的碳-14原子核,就可以經過貝他衰變,變成七個質子與七個中子組成的穩定氮原子核,同時放出電子與微中子。

\n

 

\n

如果是在穩定的原子核裡,中子就可以很長壽

\n

 

\n

如果細究貝他衰變,它可是一點都不平常,極度奇怪。在衰變之後,中子消失了,出現了較輕的質子,這是第一次人類發現質量會消失的反應。根據愛因斯坦著名的公式E=mc^2,此消失的質量轉換成十分巨大能量。在貝他衰變中就成為放射電子的運動能量,可見放出的電子能量很高,速度很快,可以到達與光速同樣等級。這些電子也很危險,可以穿透人的皮膚,造成輻射傷害。但氚原子核的貝他衰變是罕見的例外,因為氚與氦-3原子核質量差距不大,衰變所放出的電子的能量只有典型衰變能量的百分之一左右,根本無法穿透人的皮膚,因此氚的放射性基本上對人體是不會造成傷害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日本會考慮將福島儲存的放射性水倒入海中。

\n

更不平常的則是衰變本身。實驗發現,如果有一群一樣的放射性原子核,每隔一段固定時間之後,一半的原子核就會發生衰變,另一半的原子核則不會衰變,保持原狀。這個時間就稱為半衰期,因此,第二個半衰期過後,餘下的一半原子核又會衰變一半,數量就剩下原來的四分之一了。這個結果適用於中子及大部分的放射性原子核,且是可以嚴格驗證成立的。獨立的中子半衰期是10分鐘,但如果是在穩定的原子核裡,中子就可以很長壽,例如穩定的原子核幾乎就是長生不老的。放射性原子核半衰期較短,但也有很大個別差異。例如核分裂產物中的放射性碘-129半衰期可以到1600萬年,過程中一直有放射性,這就是核廢料難處理的原因。還好核分裂產物中最危險的碘-131,半衰期只有8天。氚原子核的半衰期則是12年,所以原則上福島儲存的放射性水,倒入海中,大約經過數十年,就會衰變殆盡,而不再有放射性了。

\n

 

\n

科學的基本假設就是因果律,一個因,對應一個果

\n

 

\n

原子核衰變有半衰期其實是很詭異的事。請注意,這一群原子核,衰變的時間並不一致。相同的氚原子核,怎麼會有不一樣的下場呢?科學的基本假設就是因果律,一個因,對應一個果。原子核實驗的結果隱含,面對單一個氚原子核,科學家完全沒有把握它是否衰變、何時衰變。

\n

可能有聽眾會感覺這好像跟種植農作物很像,將種子種下去,農民也不能確定它何時會長成。而且一個農場之中,由相同的種子開始,每一棵植物的生長也有不同。然而,即使來自同一種植物,每一顆種子其實不可能完全一樣,必定有些細微差異。有的較大、有的較小、有的水份多、有的營養素多。原則上我們是可以找出每一個種子彼此的差異之處,由此推究出每一株植物長出的時間,畢竟一定的起因,造成特定的結果。

\n

至於氚,則完全沒有細微的差異,可以讓我們分辨個別的原子核。不能大一些、不能重一些,每一個都處於一樣的狀態,稱為量子態。這是微觀量子世界的一個特徵,意思是這個量子態與下一個可能的量子態之間的差距,是有固定間隔的。這很像數位系統的0與1,在兩者之間不存在任何數字。沒有0.01或0.99,因此所有的1與0都是貨真價實,完完全全一模一樣的。原子核就是存在於這樣的狀態之中。

\n

 

\n

如此的話,觀察一群一模一樣的氚原子核,等於重複同一個觀察單獨氚的實驗,照理講應該只能有一個結果。但事實就是,一群原子核不會同時衰變,如此就表示,在同樣條件下,單獨一個氚的觀察,結果將不是確定的。這就是物理學家在二十世紀初面對的局面,實驗明白顯示,一樣的因,卻可能得到不一樣的果。

\n

 

\n

 

\n

在量子世界中,物理學家能預測的只有機率!

\n

 

\n

這樣的不確定性使物理喪失了對單一原子核預測未來的能力。但話說回來,我們的確能測量或預測原子核的半衰期,這代表如果是一大群原子核,我們可以很精確預測有多少比例會衰變,有多少比例不會衰變。細心的聽眾一定認出了,這就是我們在賭場賭博時遇到的情況。我們無法預測自己這一局的結果,但是賭場老闆卻可以利用機率預測整個場子的賺賠分布。所以在量子世界中,物理學家能預測的只有機率!愛因斯坦對這個情況,完全無法接受,因此也才說出上帝是不玩骰子這句名言。愛因斯坦認為我們的不確定,只是我們對粒子的研究不夠透徹,一定有隱藏的因子,使粒子其實與上述種子是一樣的。可惜這樣的想法,在1960年,被證實是不正確的。

\n

簡言之, 我們對單一個粒子的行為,常是無法掌握的,但我們對粒子行為的機率可以非常精確地預測,所以我們對一群粒子的行為,就可以預測得非常準確的。這樣的理論稱為量子論,幾乎可以說是現代物理的基礎,連半導體這類的日常發明都依賴它,才能運作。因此我們日常使用手機,就是天天在見證量子論這個奇妙的不確定性的原則。

\n

但我們真的要放棄科學可以確定預測單一個體行為的信念嗎?這不確定性是不是只是人類的無知,或是來自更複雜的機制?對於這個問題,費曼就說物理學家其實也還沒有搞定。最妙的一種猜測,就是每一秒鐘,一個原子核衰變與不衰變,其實都發生了,只是存在分開的平行宇宙,所以宇宙一直不斷在分裂。觀察者只能存在其中一個,所以也只能看到一個結果,但究竟是那一個,就只有機率能決定。這有沒有解決問題,見仁見智,但如何驗證,的確是個麻煩。

\n

或許物理學家應該博杯來決定上帝是不是在玩骰子。

\n

 

\n

下一回的【物理好好玩】,我將和大家分享,「有夢最美,真的嗎?——睡眠與夢對人的意義」,歡迎大家繼續收聽。

\n

 

\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物理好好玩》 】 

\n

每月第一個週二   上線全新一集

\n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n

 

\n

製作人:林文珮   

\n

錄音師:曾海芬   

\n

圖|東方IC

\n

 

\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OrderedDict([('content:encoded', '

玩骰子的上帝——從放射性原子核談起|物理好好玩 EP04

\n

 

\n

歡迎收聽「物理好好玩」,一起來發現和體驗,科學多麼有趣。這樣的樂趣,不能只有科學家知道。

\n

「物理好好玩」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節目,我是主持人張嘉泓。今天這集節目,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玩骰子的上帝,從放射性原子核談起〉。

\n

 

\n

放射性原子核,聽起來、既陌生又熟悉。如果以它或相關的詞,例如核能,在大眾媒體出現的頻率來看,我們對它的了解應該不亞於電動車。我們不是還為是否廢除核能電廠,進行了公民投票嗎?然而如果再問大家,原子核放射出來的究竟是什麼,大夥兒心中一定有一股寒意湧上心頭。那即使不是凶器,肯定也是稀奇古怪、超越想像的東西吧。

\n

事實上,科學家對於放射性原子核的了解,已經十分透徹穩固。如今,你很難在物理系中,還能找到研究原子核的教授了。但在原子核的行為中,卻有一個很奇妙的謎。

\n

接下來的討論可能有點陌生、但其實並不複雜,就當它是個腦筋的重訓吧!原子核是由帶正電的質子與不帶電的中子所組成,大小只有百兆分之一公尺左右。周圍加上與質子數目相同的電子,就形成了原子。相同電子數的原子,化學性質就一樣。對一個特定的質子數目,一般只有一種穩定原子核,它們所形成的原子,就是各種元素的組成成分,例如氧的原子核有八個質子,碳則有六個。我們整個宇宙的物質,就是由以上這三種粒子所構成。

\n

 

\n

一千個三層樓高的大儲存槽,裡面儲存了一百萬噸有放射性的水

\n

 

\n

宇宙中也有許多不穩定的原子核,例如作為核能燃料的鈾-235原子核,就有92顆質子和143顆中子。這麼多個粒子擠在如此小的空間之中,果然不穩定。為了趨向穩定,鈾原子核會傾向分裂成兩個較輕的原子核,這就稱為核分裂。奇妙的是這兩個產物的質量,卻小於原來鈾原子核的質量。少掉的質量會轉化爲能量,釋放出來後煮沸了水,水蒸氣就能拿來發電了。這就是核能發電的原理。

\n

至於放射性就比較抽象,但現成有一個具體的案例。在日本福島電廠廠區內,現在密布了一千個三層樓高的大儲存槽,裡面儲存了一百萬噸有放射性的水。福島電廠災變時,地震引起的海嘯淹沒了備用發電機,使反應爐的冷卻系統失效,導致爐心過熱而融化。後來反應爐被密封了,等待終結處理。這些水就是十年來累積的冷卻水或是滲入反應爐中的雨水。這些水因為接觸了曝露的核燃料,因而受到放射性污染。

\n

但廠方已經將水中所有的放射性物質幾乎過濾完畢,只剩下氫的放射性同位素氚,無法去除,所以還是只能暫時儲存起來。但冷卻水持續以一天140噸的速度增加,預計儲存槽明年就會裝滿,因此日本政府正在計劃將它們倒入海中。這真的可以嗎?

\n

 

\n

原子核所放射出來的東西,很多時候就是稀鬆平常、到處都有的電子

\n

 

\n

氚的原子核是氫原子核的同位素,一樣有一個質子,但氚多了兩個中子。因此氚原子核由三個粒子組成,這個字就是氫氣的氫,在部首的氣的下方,以一個三撇的川字取代。因為質子數目一樣,氚原子化學性質與氫原子一樣,所以可以取代氫原子,與氧原子化合,組成氚水。在福島儲存近百萬噸的冷卻水中,氚原子核就是以十四毫升氚水的形式存在。

\n

量少不代表可以放心,氚與氫不同,氚是有放射性的。意思就是氚的原子核並不穩定,它會自動消失, 而同時產生較輕的穩定氦-3原子核,加上一個電子, 與一個不帶電的微中子。這個過程就稱為衰變。這個詞聽起來,好像食物慢慢腐敗變質,或是生物衰老死亡,但在科學上,比較接近水由高處往低處流,而釋放出運動能量的過程。氦-3原子核比電子重,速度慢,而微中子一般來說是看不到的,因此在現象上,氚衰變後放射出來的就是一個很快的電子,這就是所謂原子核的放射性。所以原子核所放射出來的東西,很多時候就是稀鬆平常、到處都有的電子,其實一點都不神秘。

\n

氚的原子核是由一個質子及兩個中子組成,而氦-3是氦的同位素,原子核含兩個質子、一個中子。細心的聽眾一定立刻發現,其實氚的衰變,就是氚裡面的一個中子,衰變成了氦-3的一個質子。沒錯,這也是許多放射性原子核衰變的原型,稱為貝他衰變。透過貝他衰變,中子可以變成質子,從而改變原子核的組成,以增加原子核的穩定性。例如六個質子與八個中子組成的碳-14原子核,就可以經過貝他衰變,變成七個質子與七個中子組成的穩定氮原子核,同時放出電子與微中子。

\n

 

\n

如果是在穩定的原子核裡,中子就可以很長壽

\n

 

\n

如果細究貝他衰變,它可是一點都不平常,極度奇怪。在衰變之後,中子消失了,出現了較輕的質子,這是第一次人類發現質量會消失的反應。根據愛因斯坦著名的公式E=mc^2,此消失的質量轉換成十分巨大能量。在貝他衰變中就成為放射電子的運動能量,可見放出的電子能量很高,速度很快,可以到達與光速同樣等級。這些電子也很危險,可以穿透人的皮膚,造成輻射傷害。但氚原子核的貝他衰變是罕見的例外,因為氚與氦-3原子核質量差距不大,衰變所放出的電子的能量只有典型衰變能量的百分之一左右,根本無法穿透人的皮膚,因此氚的放射性基本上對人體是不會造成傷害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日本會考慮將福島儲存的放射性水倒入海中。

\n

更不平常的則是衰變本身。實驗發現,如果有一群一樣的放射性原子核,每隔一段固定時間之後,一半的原子核就會發生衰變,另一半的原子核則不會衰變,保持原狀。這個時間就稱為半衰期,因此,第二個半衰期過後,餘下的一半原子核又會衰變一半,數量就剩下原來的四分之一了。這個結果適用於中子及大部分的放射性原子核,且是可以嚴格驗證成立的。獨立的中子半衰期是10分鐘,但如果是在穩定的原子核裡,中子就可以很長壽,例如穩定的原子核幾乎就是長生不老的。放射性原子核半衰期較短,但也有很大個別差異。例如核分裂產物中的放射性碘-129半衰期可以到1600萬年,過程中一直有放射性,這就是核廢料難處理的原因。還好核分裂產物中最危險的碘-131,半衰期只有8天。氚原子核的半衰期則是12年,所以原則上福島儲存的放射性水,倒入海中,大約經過數十年,就會衰變殆盡,而不再有放射性了。

\n

 

\n

科學的基本假設就是因果律,一個因,對應一個果

\n

 

\n

原子核衰變有半衰期其實是很詭異的事。請注意,這一群原子核,衰變的時間並不一致。相同的氚原子核,怎麼會有不一樣的下場呢?科學的基本假設就是因果律,一個因,對應一個果。原子核實驗的結果隱含,面對單一個氚原子核,科學家完全沒有把握它是否衰變、何時衰變。

\n

可能有聽眾會感覺這好像跟種植農作物很像,將種子種下去,農民也不能確定它何時會長成。而且一個農場之中,由相同的種子開始,每一棵植物的生長也有不同。然而,即使來自同一種植物,每一顆種子其實不可能完全一樣,必定有些細微差異。有的較大、有的較小、有的水份多、有的營養素多。原則上我們是可以找出每一個種子彼此的差異之處,由此推究出每一株植物長出的時間,畢竟一定的起因,造成特定的結果。

\n

至於氚,則完全沒有細微的差異,可以讓我們分辨個別的原子核。不能大一些、不能重一些,每一個都處於一樣的狀態,稱為量子態。這是微觀量子世界的一個特徵,意思是這個量子態與下一個可能的量子態之間的差距,是有固定間隔的。這很像數位系統的0與1,在兩者之間不存在任何數字。沒有0.01或0.99,因此所有的1與0都是貨真價實,完完全全一模一樣的。原子核就是存在於這樣的狀態之中。

\n

 

\n

如此的話,觀察一群一模一樣的氚原子核,等於重複同一個觀察單獨氚的實驗,照理講應該只能有一個結果。但事實就是,一群原子核不會同時衰變,如此就表示,在同樣條件下,單獨一個氚的觀察,結果將不是確定的。這就是物理學家在二十世紀初面對的局面,實驗明白顯示,一樣的因,卻可能得到不一樣的果。

\n

 

\n

 

\n

在量子世界中,物理學家能預測的只有機率!

\n

 

\n

這樣的不確定性使物理喪失了對單一原子核預測未來的能力。但話說回來,我們的確能測量或預測原子核的半衰期,這代表如果是一大群原子核,我們可以很精確預測有多少比例會衰變,有多少比例不會衰變。細心的聽眾一定認出了,這就是我們在賭場賭博時遇到的情況。我們無法預測自己這一局的結果,但是賭場老闆卻可以利用機率預測整個場子的賺賠分布。所以在量子世界中,物理學家能預測的只有機率!愛因斯坦對這個情況,完全無法接受,因此也才說出上帝是不玩骰子這句名言。愛因斯坦認為我們的不確定,只是我們對粒子的研究不夠透徹,一定有隱藏的因子,使粒子其實與上述種子是一樣的。可惜這樣的想法,在1960年,被證實是不正確的。

\n

簡言之, 我們對單一個粒子的行為,常是無法掌握的,但我們對粒子行為的機率可以非常精確地預測,所以我們對一群粒子的行為,就可以預測得非常準確的。這樣的理論稱為量子論,幾乎可以說是現代物理的基礎,連半導體這類的日常發明都依賴它,才能運作。因此我們日常使用手機,就是天天在見證量子論這個奇妙的不確定性的原則。

\n

但我們真的要放棄科學可以確定預測單一個體行為的信念嗎?這不確定性是不是只是人類的無知,或是來自更複雜的機制?對於這個問題,費曼就說物理學家其實也還沒有搞定。最妙的一種猜測,就是每一秒鐘,一個原子核衰變與不衰變,其實都發生了,只是存在分開的平行宇宙,所以宇宙一直不斷在分裂。觀察者只能存在其中一個,所以也只能看到一個結果,但究竟是那一個,就只有機率能決定。這有沒有解決問題,見仁見智,但如何驗證,的確是個麻煩。

\n

或許物理學家應該博杯來決定上帝是不是在玩骰子。

\n

 

\n

下一回的【物理好好玩】,我將和大家分享,「有夢最美,真的嗎?——睡眠與夢對人的意義」,歡迎大家繼續收聽。

\n

 

\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物理好好玩》 】 

\n

每月第一個週二   上線全新一集

\n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n

 

\n

製作人:林文珮   

\n

錄音師:曾海芬   

\n

圖|東方IC

\n

 

\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知識好好玩By 鏡好聽

  • 4.4
  • 4.4
  • 4.4
  • 4.4
  • 4.4

4.4

33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知識好好玩

View all
大人的Small Talk by 大人學

大人的Small Talk

244 Listeners

一起文學吧 by 鏡好聽

一起文學吧

11 Listeners

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 by 每天陪你進步一點點

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

125 Listeners

哇賽心理學 by 哇賽心理學

哇賽心理學

133 Listeners

文森說書 by 文森

文森說書

82 Listeners

泛泛泛科學之思想實驗室 by PanSci

泛泛泛科學之思想實驗室

10 Listeners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by 水尢水某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129 Listeners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by 報導者 The Reporter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302 Listeners

下一本讀什麼? by 閱讀前哨站 瓦基

下一本讀什麼?

190 Listeners

迷誠品 by 誠品 eslite

迷誠品

40 Listeners

法學叫獸的X話群組 by 鄉下叫獸、水某、東海狐、成功喬

法學叫獸的X話群組

18 Listeners

一個人的收藏 by 姚謙x鏡好聽

一個人的收藏

1 Listeners

診間裡的女人 by 林靜儀×鏡好聽

診間裡的女人

9 Listeners

香港來的風 by 張潔平×鏡好聽

香港來的風

5 Listeners

鄭麗君的思想操場:自由六講 by 鄭麗君x鏡好聽

鄭麗君的思想操場:自由六講

12 Listeners

娛樂住海邊 by 鏡週刊x鏡好聽

娛樂住海邊

0 Listeners

博音 by 曾博恩

博音

199 Listeners

別人的工作最有趣 by Fiona

別人的工作最有趣

7 Listeners

哇賽讀心書 by 哇賽心理學

哇賽讀心書

19 Listeners

朝聖──永恆的安娜普納 by 陳德政x鏡好聽

朝聖──永恆的安娜普納

7 Listeners

親愛的少年 by 王意中X鏡好聽

親愛的少年

1 Listeners

瑪法達:星座萬物論 by 瑪法達x鏡好聽

瑪法達:星座萬物論

2 Listeners

好好評新聞──公評人來了! by 鏡電視外部公評人辦公室X鏡好聽

好好評新聞──公評人來了!

0 Listeners

周慕姿放心說 by 周慕姿

周慕姿放心說

53 Listeners

鄧惠文-心事有人知 by 寶島聯播網

鄧惠文-心事有人知

24 Listeners

我城與我們 by 鏡好聽

我城與我們

0 Listeners

當我們與世界交響 by Taiwan Connection x 鏡好聽

當我們與世界交響

4 Listeners

藝文大師好好聊 by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x 鏡好聽

藝文大師好好聊

2 Listeners

許書華的診間連線 by 鏡好聽

許書華的診間連線

0 Listeners

山之事──給漫遊者的探索手札 by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山之事──給漫遊者的探索手札

0 Listeners

你的心理師上線中 by 鏡好聽

你的心理師上線中

0 Listeners

投資不踩雷 by 鏡好聽

投資不踩雷

0 Listeners

人性指南下載區 by 鏡好聽

人性指南下載區

0 Listeners

裴社長吃喝玩樂 by 鏡好聽

裴社長吃喝玩樂

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