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好好玩

原來Ketchup來自福建話,也根本不應該有番茄?! |語言好好玩 S04 EP04


Listen Later

['

語言會變化,食物當然也會變化

\n

前陣子泰國的Youtuber拍了一支影片,片中生氣地吶喊:「打拋豬放番茄就是死罪」;很多人才知道:原來「打拋豬」這道泰式名菜的「打拋」並非動詞,而是因為它使用了一種名叫「打拋葉」的食材。這位Youtuber認為,使用打拋葉才是正統的,如果沒加打拋葉而使用九層塔甚至是八竿子打不著的番茄,那就不能稱上是「打拋豬」。

\n

\u3000

\n

語言會變化,食物當然也會變化。

\n

舉例來說,早期歐洲吃的禽類不是雞,而是多以鵝、鴨為主;雞,是後來才成為世界的禽類霸主的;珍珠奶茶到了日本卻加入了飯中,抑或是成為拉麵湯底;夏威夷Pizza的組合對於義大利人來說罪不可赦。這些都是食物隨著時間久了、流傳的地方越多,也漸漸地產生了變化的例證。

\n

臺灣「打拋豬」變成了「九層塔豬」,有它的時空背景(大家有空可以去閱讀如生物學、植物學等等的討論);今天我們從語言的角度,來談談「番茄醬」的食物和語言變化的故事。

\n

\u3000

\n

Ketchup是英文?

\n

談到「番茄醬」,有些人可能直翻它的英文是「Tomato sauce」,但更多人會稱呼它為「Ketchup」。臺灣有些長輩可能受到日文影響,而唸成「ケチャップ(Kechappu)」。

\n

照這樣看來,「Ketchup」是不是先從英文流傳到日本,再由日文流傳到臺灣來嗎?如果近代來看是這樣,但「Ketchup」實際上應該發源自福建等地。

\n

「ketchup」真的跟福建話有關嗎?它和番茄有什麼關係呢?

\n

先說結論:「ketchup」這詞應是福建話,指的是「魚露」,和番茄一點關係都沒有。

\n

根據《餐桌上的語言學家》,大約在幾千年前,中國南方海域的居民撈捕漁獲後,會以鹽漬、發酵等方式來避免食物受潮或腐壞。這些居民當時使用的包含了三種古老的語言:孟-高棉語系(Mon-Khmer,現代越南語、柬埔寨語的前身)、臺-卡岱語系(Tai-kadai,現代泰語和寮語的前身)以及苗-瑤語系(Hmong-Mien,現代苗語的前身)。

\n

這些居民後來因為各種原因被迫離開當地,有些到了越南、柬埔寨等地,其他留下來的居民仍然維持傳統來做這些發酵的海鮮;這種食物後來也流傳到世界各地去。

\n

\u3000

\n

壽司、魚露都和Ketchup有關?

\n

這種發酵海鮮流傳到世界各地後,變成了各自的特色料理;最有名的是日本的「壽司」。壽司早期並不是放生魚,在大約西元七、八世紀左右,使用發酵、醃漬過的魚類做成的壽司開始興盛。現在這種料理還存在不少,像是「熟壽司」、「鮒壽司」、「笹壽司(sasa sushi)」。

\n

另一個知名的料理,則是「魚露」。越南、泰國他們都有各自特殊風味的魚露;魚露,在福建話被稱為「膎汁(kê/kuê-tsiap)」。《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對於「膎」的解釋為:「以鹽醃製的魚蝦、肉類」;有些人則以「鮭」代稱。

\n

備註:Podcast內的「膎」讀音有誤,應該是ke/kue,我們會再找時間更正音檔的錯誤。

\n

如今在澎湖、鹿港,這種「膎」的料理作法仍然存在;通常就是用一些容易取得且便宜的食材,因為產量過盛、來不及販賣,就會把他們加工,延長保存期限,像是「珠螺膎」、「魚膎」或「蝦膎」等。

\n

「膎汁」其實就是「ketchup」的來源。當時聽到該詞的人們用各式各樣的方式拼寫它:ke-tchup、catsup、catchup、katchup等。在這個詞被使用時,指的是「魚露」,和番茄一點關係都沒有。

\n

有些人以廣東話的「茄」跟ketchup的「ke」很像來解釋兩者之間的關係,但它不符合歷史事實;因為在ketchup加入番茄大約是西元1800年左右;但更早之前就已經使用ketchup來指涉魚露「膎汁」了。舉例來說,1690年《A New Dictionary of the Terms Ancient and Modern of the Canting Crew》記載了「Catchup: a high East-India Sauce」。

\n

\u3000

\n

加入了番茄的變種魚露

\n

膎汁後來輾轉流傳到英國去。根據18世紀的英國食譜書,這種魚醬已經慢慢在地化,有時候會加一些蘑菇。19世紀,食譜《Vegetable Substances Used for the Food of Man 333》「One… application of mushrooms is… converting them into the sauce called Catsup」,顯示蘑菇在這道料理已變得越來越重要;甚至有不少食譜還會加上核桃(Walnut)。

\n

19世紀的食譜記載了「Tomata Catsup」這項料理,也就是加上了Tomata的Catsup;這樣的詞組顯示:當時番茄仍非Ketchup的主要食材。這個食譜仍然保有部分的魚露做法,以鯷魚為基底;但它加入了「番茄」做為新的展現。

\n

但到了19世紀中,Ketchup居然沒有鯷魚了;甚至,番茄根本就取而代之變成了主要的成份。時至今日,只要去查Ketchup的食材,查到的都會是:番茄、糖、醋、鹽、香料,原本的海鮮都不見了。

\n

於是,Ketchup從完全沒有番茄的醃海鮮變海鮮醬,再變成海鮮消失獨留番茄的料理。

\n

最後補充,Ketchup和Catsup有什麼差別呢?根據語言學家任韶堂(Dan Jurafsky)的說法,最早ketchup在英國比較常見,catsup則是在美國。不過當初Heinz(亨氏)為了和競爭對手使用catsup出現區隔,刻意選擇了「Ketchup」,後來影響了其他廠商的用字;今日大部分看到的都是「ketchup」了。

\n

\u3000

\n

食物和語言的觀察者

\n

總而言之,現今我們認為是番茄醬的「Ketchup」初始根本和番茄一點關係都沒有,它指的是「魚露」。這個詞的來源,是最早從中國東南沿海的一種醃漬海鮮的作法「膎」;後來衍生的食物「魚露」被稱為「膎汁」,該作法和詞傳到了東南亞,更輾轉流傳到了歐洲。到了歐洲,這項料理產生了改變,最後終究把魚露變成了沒有半點海鮮、主要材料是番茄的調味料了。

\n

無論是番茄醬或是最近吵得火熱的「打拋豬」來說,都會發現食物的食材、作法會流傳到不同文化及地區,於此同時,食物的名稱也會隨之改變。

\n

之前曾和聽眾們互動,發現大部分的人都還能接受食物因地制宜的現象。食物之所以有改變,除了受限於當地是否有該食材的種植、好不好取得以外,也會為了配合當地人的口味;另外,有些也是為了宣傳或是噱頭所產生的意外產品。

\n

時至今日,「Ketchup」變成了沒有海鮮只有番茄的醬料已成了既定事實,我們現在如果拿Ketchup硬要說它是魚露,想必很多人都會聽不懂我們在說什麼。除了這項料理,世界各地仍有許多新的料理和名稱上的轉變;同樣身為美食家和語言觀察家的我們,千萬不要錯過觀察這樣特別現象的機會哦!

\n

 

\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語言好好玩》】

\n

封面繪圖:許逸如

\n

 

\n

鏡好聽全新改版上線!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

 

\n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OrderedDict([('content:encoded', '

語言會變化,食物當然也會變化

\n

前陣子泰國的Youtuber拍了一支影片,片中生氣地吶喊:「打拋豬放番茄就是死罪」;很多人才知道:原來「打拋豬」這道泰式名菜的「打拋」並非動詞,而是因為它使用了一種名叫「打拋葉」的食材。這位Youtuber認為,使用打拋葉才是正統的,如果沒加打拋葉而使用九層塔甚至是八竿子打不著的番茄,那就不能稱上是「打拋豬」。

\n

\u3000

\n

語言會變化,食物當然也會變化。

\n

舉例來說,早期歐洲吃的禽類不是雞,而是多以鵝、鴨為主;雞,是後來才成為世界的禽類霸主的;珍珠奶茶到了日本卻加入了飯中,抑或是成為拉麵湯底;夏威夷Pizza的組合對於義大利人來說罪不可赦。這些都是食物隨著時間久了、流傳的地方越多,也漸漸地產生了變化的例證。

\n

臺灣「打拋豬」變成了「九層塔豬」,有它的時空背景(大家有空可以去閱讀如生物學、植物學等等的討論);今天我們從語言的角度,來談談「番茄醬」的食物和語言變化的故事。

\n

\u3000

\n

Ketchup是英文?

\n

談到「番茄醬」,有些人可能直翻它的英文是「Tomato sauce」,但更多人會稱呼它為「Ketchup」。臺灣有些長輩可能受到日文影響,而唸成「ケチャップ(Kechappu)」。

\n

照這樣看來,「Ketchup」是不是先從英文流傳到日本,再由日文流傳到臺灣來嗎?如果近代來看是這樣,但「Ketchup」實際上應該發源自福建等地。

\n

「ketchup」真的跟福建話有關嗎?它和番茄有什麼關係呢?

\n

先說結論:「ketchup」這詞應是福建話,指的是「魚露」,和番茄一點關係都沒有。

\n

根據《餐桌上的語言學家》,大約在幾千年前,中國南方海域的居民撈捕漁獲後,會以鹽漬、發酵等方式來避免食物受潮或腐壞。這些居民當時使用的包含了三種古老的語言:孟-高棉語系(Mon-Khmer,現代越南語、柬埔寨語的前身)、臺-卡岱語系(Tai-kadai,現代泰語和寮語的前身)以及苗-瑤語系(Hmong-Mien,現代苗語的前身)。

\n

這些居民後來因為各種原因被迫離開當地,有些到了越南、柬埔寨等地,其他留下來的居民仍然維持傳統來做這些發酵的海鮮;這種食物後來也流傳到世界各地去。

\n

\u3000

\n

壽司、魚露都和Ketchup有關?

\n

這種發酵海鮮流傳到世界各地後,變成了各自的特色料理;最有名的是日本的「壽司」。壽司早期並不是放生魚,在大約西元七、八世紀左右,使用發酵、醃漬過的魚類做成的壽司開始興盛。現在這種料理還存在不少,像是「熟壽司」、「鮒壽司」、「笹壽司(sasa sushi)」。

\n

另一個知名的料理,則是「魚露」。越南、泰國他們都有各自特殊風味的魚露;魚露,在福建話被稱為「膎汁(kê/kuê-tsiap)」。《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對於「膎」的解釋為:「以鹽醃製的魚蝦、肉類」;有些人則以「鮭」代稱。

\n

備註:Podcast內的「膎」讀音有誤,應該是ke/kue,我們會再找時間更正音檔的錯誤。

\n

如今在澎湖、鹿港,這種「膎」的料理作法仍然存在;通常就是用一些容易取得且便宜的食材,因為產量過盛、來不及販賣,就會把他們加工,延長保存期限,像是「珠螺膎」、「魚膎」或「蝦膎」等。

\n

「膎汁」其實就是「ketchup」的來源。當時聽到該詞的人們用各式各樣的方式拼寫它:ke-tchup、catsup、catchup、katchup等。在這個詞被使用時,指的是「魚露」,和番茄一點關係都沒有。

\n

有些人以廣東話的「茄」跟ketchup的「ke」很像來解釋兩者之間的關係,但它不符合歷史事實;因為在ketchup加入番茄大約是西元1800年左右;但更早之前就已經使用ketchup來指涉魚露「膎汁」了。舉例來說,1690年《A New Dictionary of the Terms Ancient and Modern of the Canting Crew》記載了「Catchup: a high East-India Sauce」。

\n

\u3000

\n

加入了番茄的變種魚露

\n

膎汁後來輾轉流傳到英國去。根據18世紀的英國食譜書,這種魚醬已經慢慢在地化,有時候會加一些蘑菇。19世紀,食譜《Vegetable Substances Used for the Food of Man 333》「One… application of mushrooms is… converting them into the sauce called Catsup」,顯示蘑菇在這道料理已變得越來越重要;甚至有不少食譜還會加上核桃(Walnut)。

\n

19世紀的食譜記載了「Tomata Catsup」這項料理,也就是加上了Tomata的Catsup;這樣的詞組顯示:當時番茄仍非Ketchup的主要食材。這個食譜仍然保有部分的魚露做法,以鯷魚為基底;但它加入了「番茄」做為新的展現。

\n

但到了19世紀中,Ketchup居然沒有鯷魚了;甚至,番茄根本就取而代之變成了主要的成份。時至今日,只要去查Ketchup的食材,查到的都會是:番茄、糖、醋、鹽、香料,原本的海鮮都不見了。

\n

於是,Ketchup從完全沒有番茄的醃海鮮變海鮮醬,再變成海鮮消失獨留番茄的料理。

\n

最後補充,Ketchup和Catsup有什麼差別呢?根據語言學家任韶堂(Dan Jurafsky)的說法,最早ketchup在英國比較常見,catsup則是在美國。不過當初Heinz(亨氏)為了和競爭對手使用catsup出現區隔,刻意選擇了「Ketchup」,後來影響了其他廠商的用字;今日大部分看到的都是「ketchup」了。

\n

\u3000

\n

食物和語言的觀察者

\n

總而言之,現今我們認為是番茄醬的「Ketchup」初始根本和番茄一點關係都沒有,它指的是「魚露」。這個詞的來源,是最早從中國東南沿海的一種醃漬海鮮的作法「膎」;後來衍生的食物「魚露」被稱為「膎汁」,該作法和詞傳到了東南亞,更輾轉流傳到了歐洲。到了歐洲,這項料理產生了改變,最後終究把魚露變成了沒有半點海鮮、主要材料是番茄的調味料了。

\n

無論是番茄醬或是最近吵得火熱的「打拋豬」來說,都會發現食物的食材、作法會流傳到不同文化及地區,於此同時,食物的名稱也會隨之改變。

\n

之前曾和聽眾們互動,發現大部分的人都還能接受食物因地制宜的現象。食物之所以有改變,除了受限於當地是否有該食材的種植、好不好取得以外,也會為了配合當地人的口味;另外,有些也是為了宣傳或是噱頭所產生的意外產品。

\n

時至今日,「Ketchup」變成了沒有海鮮只有番茄的醬料已成了既定事實,我們現在如果拿Ketchup硬要說它是魚露,想必很多人都會聽不懂我們在說什麼。除了這項料理,世界各地仍有許多新的料理和名稱上的轉變;同樣身為美食家和語言觀察家的我們,千萬不要錯過觀察這樣特別現象的機會哦!

\n

 

\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語言好好玩》】

\n

封面繪圖:許逸如

\n

 

\n

鏡好聽全新改版上線!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

 

\n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知識好好玩By 鏡好聽

  • 4.4
  • 4.4
  • 4.4
  • 4.4
  • 4.4

4.4

33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知識好好玩

View all
大人的Small Talk by 大人學

大人的Small Talk

243 Listeners

一起文學吧 by 鏡好聽

一起文學吧

11 Listeners

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 by 每天陪你進步一點點

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

125 Listeners

哇賽心理學 by 哇賽心理學

哇賽心理學

133 Listeners

文森說書 by 文森

文森說書

82 Listeners

泛泛泛科學之思想實驗室 by PanSci

泛泛泛科學之思想實驗室

10 Listeners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by 水尢水某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128 Listeners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by 報導者 The Reporter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303 Listeners

下一本讀什麼? by 閱讀前哨站 瓦基

下一本讀什麼?

187 Listeners

迷誠品 by 誠品 eslite

迷誠品

41 Listeners

法學叫獸的X話群組 by 鄉下叫獸、水某、東海狐、成功喬

法學叫獸的X話群組

18 Listeners

一個人的收藏 by 姚謙x鏡好聽

一個人的收藏

1 Listeners

診間裡的女人 by 林靜儀×鏡好聽

診間裡的女人

9 Listeners

香港來的風 by 張潔平×鏡好聽

香港來的風

5 Listeners

鄭麗君的思想操場:自由六講 by 鄭麗君x鏡好聽

鄭麗君的思想操場:自由六講

12 Listeners

娛樂住海邊 by 鏡週刊x鏡好聽

娛樂住海邊

0 Listeners

博音 by 曾博恩

博音

203 Listeners

別人的工作最有趣 by Fiona

別人的工作最有趣

7 Listeners

哇賽讀心書 by 哇賽心理學

哇賽讀心書

18 Listeners

朝聖──永恆的安娜普納 by 陳德政x鏡好聽

朝聖──永恆的安娜普納

7 Listeners

親愛的少年 by 王意中X鏡好聽

親愛的少年

1 Listeners

瑪法達:星座萬物論 by 瑪法達x鏡好聽

瑪法達:星座萬物論

2 Listeners

好好評新聞──公評人來了! by 鏡電視外部公評人辦公室X鏡好聽

好好評新聞──公評人來了!

0 Listeners

周慕姿放心說 by 周慕姿

周慕姿放心說

52 Listeners

鄧惠文-心事有人知 by 寶島聯播網

鄧惠文-心事有人知

24 Listeners

我城與我們 by 鏡好聽

我城與我們

0 Listeners

當我們與世界交響 by Taiwan Connection x 鏡好聽

當我們與世界交響

4 Listeners

藝文大師好好聊 by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x 鏡好聽

藝文大師好好聊

2 Listeners

許書華的診間連線 by 鏡好聽

許書華的診間連線

0 Listeners

山之事──給漫遊者的探索手札 by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山之事──給漫遊者的探索手札

0 Listeners

你的心理師上線中 by 鏡好聽

你的心理師上線中

0 Listeners

投資不踩雷 by 鏡好聽

投資不踩雷

0 Listeners

人性指南下載區 by 鏡好聽

人性指南下載區

0 Listeners

裴社長吃喝玩樂 by 鏡好聽

裴社長吃喝玩樂

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