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好好玩

怎麼對付新冠病毒這個折磨人的小東西【張嘉泓|物理好好玩S01EP02】


Listen Later

['

【物理好好玩 S1EP02】怎麼對付新冠病毒這個折磨人的小東西

\n

 

\n

2020年是痛苦又折磨的一年,但到了年底,似乎隧道盡頭開始出現了希望的亮光。十一月九日,美國的輝瑞藥廠Pfizer宣布在第三階段人體試驗中,他們的新冠肺炎疫苗達到95%的功效,當天股市道瓊指數立刻勁揚近一千點。到了十二月初,英國與美國已搶先緊急核准了這個疫苗。十二月九日,英國開始施打,第一位接種的基南女士說:「如果九十歲的我可以打,你一定也可以。」

\n

比較沒有被注意到的是,輝瑞的疫苗是與傳統疫苗不同的一個科學突破,而且來自大家可能沒有聽過的德國小公司BioNTech。它已經有12年歷史,恐怕不能歸類為新創公司了。創辦人是一對夫妻擋:執行長Dr. Sahin撒辛博士及醫學長Dr. Tureci圖瑞奇博士,都是在二戰後大量移民到德國的土耳其人第二代,撒辛的父親是科隆福特車廠的工人,而圖瑞奇的父親則是醫生。兩人的成長歷程,以及學習興趣都非常接近,據說連位置都一直相距不超過150英哩。等到兩人相遇在薩爾的一家醫院,年紀稍長的撒辛是住院醫師,正好是圖瑞奇的上司。據說他們約會都是在討論創新的醫療技術,連結婚當天都挪出時間進實驗室工作。圖瑞奇笑著說:「我們發現彼此的領域互補,就結合了雙方的研究工作,順便我們兩個人也結合了。」

\n

 

\n

一旦機會像閃電一樣出現,你卻得同時有經驗與膽識,才能抓住

\n

 

\n

BioNTech專長的技術稱為mRNA疫苗,在1989年被提出後,因為某些技術上的難題,一直被主流所忽視。到了2005年後雖然技術有了突破,但還是不被看好,從沒有在人體疫苗中用過。在商業上幾乎沒有太多亮點,但BioNTech與Moderna等少數公司,卻在這個技術上默默耕耘了十幾年。一旦機會像閃電一樣出現,你卻得同時有經驗與膽識,才能抓住。撒辛是在一月,讀到期刊上報導武漢出現新奇的疾病。他立刻就感覺,這正是mRNA疫苗能夠大顯身手的時刻,而且也可能拯救無數的生命,因為撒辛覺得,那時的科學家,對這個疾病的傳染性太過低估了。幾個禮拜之後,BioNTech已經與輝瑞簽約,由輝瑞負責臨床測試,BioNTech提供技術。

\n

到底這個新技術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從頭說起。

\n

新冠肺炎這個疾病的正式名稱是COVID-19,就是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的縮寫。而造成新冠肺炎的,是一種冠狀病毒Coronavirus,稱為SARS-CoV-2。病毒本身並沒有生命,必須侵入並寄生於生物細胞才能繁衍,有人很生動地稱它為基因複製機器。冠狀病毒外型是很小的粒子,直徑只有100奈米,大約是頭髮寬度的千分之一,只能用電子顯微鏡才看得到。而人體細胞雖小,比起病毒來卻是將近100倍的龐然大物,可以說,病毒真的是以小搏大。

\n

 

\n

最近出現的病毒變種,指的就是序列中有幾個字母出現變異

\n

 

\n

冠狀病毒的組成非常簡單,由一層脂類分子形成圓球膜,包圍病毒的核心,由核酸序列組成的RNA基因庫,而在膜上及RNA四周還有扮演關鍵角色的蛋白質,如此而已。在圓球膜上布滿了荊棘狀突出的蛋白質,稱為棘蛋白。所以病毒整個看來有點像皇冠,這就是它名字的由來。一般生物細胞的核酸基因庫是存於雙鏈的DNA,比較穩定,但冠狀病毒是以單鏈的RNA來儲存,就容易發生變異。RNA上的核酸序列記載的是病毒內蛋白質合成所需的資訊,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共有三萬個字母,這在病毒中算是多的。最近出現的病毒變種,指的就是序列中有幾個字母出現變異,例如讓大家害怕的英國變種,大約有20個左右的變異,這樣快速的變異速度,在病毒中是很不尋常的。病毒侵入細胞時,就是這條RNA進入了人體的細胞之中,再利用細胞內的資源進行複製,並大量繁衍新的病毒。所以,檢驗是否感染新冠肺炎的核酸檢驗,就是在人體呼吸細胞中,偵測並比對病毒RNA特有的核酸序列,以判斷是否感染。

\n

病毒入侵的過程非常有趣,我覺得好像搶劫銀行的警匪片。首先微小的病毒進入人體的呼吸道內,這時病毒表面突起的棘蛋白,會試圖抓住人體細胞外的突出。這些突出稱為受體蛋白ACE2,原來是細胞與外界溝通的管道,ACE2特別是調控血壓的,現在卻成為入侵者的工具。特定的棘蛋白,會抓住特定的受體,猶如鑰匙與鎖的對應關係,而新冠病毒就是專攻呼吸細胞的。你可以想像當太空船要停靠於太空站時,連接的動作是整個過程中最困難的。病毒表面的棘蛋白一旦抓住細胞後,會收縮將兩者拉近,直到病毒的膜與細胞的膜開始彼此融接,這時兩者建立了互通的開放渠道,病毒的RNA就像太空人,可以堂而皇之地進入細胞之中了。

\n

 

\n

科學家相信人的免疫系統是有辦法對付新冠病毒的

\n

 

\n

接下來就可以進行自我複製了。已進入細胞的RNA,會利用細胞內原來儲存能量的粒腺體,根據自己的核酸序列,著手製造出像工具一般的非結構性蛋白質,大部分是聚合酶。聚合酶緊接著就開始如影印機,在細胞內大量複製病毒的RNA,當然這又是利用細胞的材料與能量來進行。

\n

但這些複製版的RNA還得包覆在完整的病毒中,並逃離細胞,才算大功告成。這時,複製版的RNA,開始合成病毒的結構性蛋白質,於是棘蛋白就開始出現在細胞內原有的囊泡表面,而囊泡的膜正好是製作病毒膜的上好材料。接著複製版的RNA進入這些囊泡中,並擠壓它的脂類膜,像捏水餃一樣,捏出如病毒大小與形狀的小圓球。球膜的表面有棘蛋白,內部則有複製版的RNA,如此在大囊泡中,許多完整的小病毒就成形了。囊泡原來就是細胞的組成成分,因此在細胞內可以暢行無阻,而且直接能與細胞膜融接而通過。這有點像逃犯,挾持了員警,躲在監獄內的警車上,就可以自由通過監獄的大門。如此就打開一個通道讓新生成的大量病毒釋放到細胞之外。

\n

當然,人的免疫系統也不是省油的燈,以上的逃獄情節,只要有一個環節被摧毀,整個計畫就破局了。這正是撒辛小時候醫學的啟蒙,他說:「人體的免疫系統讓我充滿驚奇,實在又美又複雜。」講到這裡,讀者可能竊笑,怎麼跟上一篇講的物理之簡單的美,正好相反呢?這且按下不表。被侵入的人體細胞,會發出干擾素求救。免疫系統的B細胞收到訊息,就會試著發出對應的微小抗體,包圍棘蛋白,使其無法再與細胞受體連接。它也可以動員血液中的T細胞,直接攻擊已受感染的人體細胞。這兩種免疫細胞都有記憶,一旦完成工作,會記得敵人的特徵,下次感染時就能發出對應的適當反應。這就是疫苗以無害的感染來教育免疫細胞,使人體取得免疫力的工作原理。在疫情早期,科學家就注意到許多患者的症狀輕微,而且都會痊癒,這使得科學家相信人的免疫系統是有辦法對付新冠病毒的。但T細胞的作用是摧毀充滿病毒的細胞,當太多細胞被殺害後,遺骸就會在肺部堆積,形成積痰,造成呼吸困難。這是患者最危急的時候,一般就需要裝上呼吸器。大部分新冠肺炎致死就是這個原因,如同許多人體的疾病,其實是免疫系統對侵入者的過度反制,導致患者死亡。

\n

 

\n

棘蛋白可以產生醣分子將自己包覆偽裝起來,避免抗體的附著與攻擊

\n

 

\n

就像所有的警匪片,道高一尺,魔也必有對策,故事還有轉折。新冠病毒非常特別,它竟也有一系列的反制手段,來破壞免疫系統的工作。棘蛋白可以產生醣分子將自己包覆偽裝起來,避免抗體的附著與攻擊。更狠的,病毒的蛋白質會攔截信息,也就是「干擾」報信的干擾素形成,如此細胞失守的消息就根本不會走漏出去,免疫系統也就不會動員。這就是為什麼新冠病毒有這麼多的無症狀傳播者,感染後看來沒有症狀,因此毫無警覺,不久後就可以痊癒,只是損失一些細胞。但在過程中,病毒已經在呼吸系統中偷偷複製,而且大量傳播,這就是為什麼Covid-19很難控制的原因。

\n

控制疫情最有用的就是疫苗,這一次科學界投入了很大的動員來發展疫苗。傳統的疫苗是把減毒的病毒,打入人體,如同一場彩排,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認識病毒,產生抗體。根據報導,大陸的疫苗就是採取這樣的策略,但病毒的培養是用雞蛋等生物方法,曠日費時。BioNTech與Moderna等公司則開發mRNA疫苗,把病毒的一小段基因(一般都是製作棘蛋白的那一段),以RNA單鏈,包在小脂類球之中,製成疫苗,打入人體。脂類球與細胞膜同質,很容易進入人體細胞。而細胞就用它製造出病毒蛋白質,例如棘蛋白的片段,並向外「呈現」為「抗原」來讓免疫系統產生反應,並形成記憶。如此當新冠病毒真的進入人體時,免疫系統已有記憶,就知道如何對付了。細心的讀者一定會看出來,這其實就是新冠病毒的RNA侵入細胞以自我複製,一樣的手法,所以mRNA疫苗,真可以說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n

 

\n

在疾病發現的十一個月內就製成有效的疫苗,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

\n

 

\n

在輝瑞宣布95%左右的疫苗功效後不久,Moderna公司也宣佈他們的mRNA疫苗也達到類似的效率,兩個疫苗都利用類似的技術,這麼高的功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例如流感疫苗一般的功效都只能達到60%左右。而兩個獨立發展的疫苗產生類似的結果,也使我們對這個技術更有信心。比較麻煩的是RNA相當不穩定,疫苗必須冷凍在很低的溫度,運輸上將來會是一個大麻煩。另外一種輸入方式也很聰明,牛津大學的團隊,把新冠病毒基因片段置入安全的腺病毒之DNA內,製成疫苗。注入人體後,一般會造成呼吸道感染的腺病毒自然地感染並侵入細胞,此時新冠病毒的基因片段就如木馬裡的軍隊,順勢就進入了人體細胞之內。這樣的方式比較穩定,所以就不需要極低溫的冷凍。只是這個疫苗似乎功效較低,原因好像還不清楚。mRNA疫苗技術有一個很大好處是,一旦病毒出現基因序列變異,科學家很容易地可以把這個變異,放進製作疫苗的RNA片段中,並重新生產,這個過程只要大約六個星期。

\n

在疾病發現的十一個月內就製成有效的疫苗,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一般疫苗發展花個十年都不奇怪。而第一次以mRNA技術製成人體疫苗,就有90%的功效,令大家都感到意外,無疑地這是科學的一大進展,果然權威雜誌Science,就將新冠疫苗選為2020年科學的年度突破。家裡沒有電視,也從不看社群媒體,名聲對撒辛夫婦來說真是身外之物,他們忙到根本沒有注意到英國已經開始施打他們的疫苗了,據說他們現在一心只想著投入發展癌症的個人化治療。這樣樸實而專注的精神,的確就是科學家典型的工作模式。英國金融時報把撒辛與圖瑞奇選為年度風雲人物,主編在文章中就寫道:他們的故事體現了科學事業最好的一面,充滿了智慧、持續的毅力、以及大膽的決斷。

\n

當然,更要緊的是,在社會大眾的支持,與科學社群的合作努力下,終於,人類學會了,怎麼對付這個折磨人的小東西。

\n

 

\n

下一回的【物理好好玩】,我將和大家分享,科學家對黑洞的研究和了解:「當空間變成了時間——淺談神秘的黑洞」,歡迎繼續收聽。

\n

 

\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物理好好玩》】 

\n

每月第一個週二上線全新一集 

\n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n

 

\n

製作人:林文珮 

\n

錄音師:孫藝庭 

\n

 

\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OrderedDict([('content:encoded', '

【物理好好玩 S1EP02】怎麼對付新冠病毒這個折磨人的小東西

\n

 

\n

2020年是痛苦又折磨的一年,但到了年底,似乎隧道盡頭開始出現了希望的亮光。十一月九日,美國的輝瑞藥廠Pfizer宣布在第三階段人體試驗中,他們的新冠肺炎疫苗達到95%的功效,當天股市道瓊指數立刻勁揚近一千點。到了十二月初,英國與美國已搶先緊急核准了這個疫苗。十二月九日,英國開始施打,第一位接種的基南女士說:「如果九十歲的我可以打,你一定也可以。」

\n

比較沒有被注意到的是,輝瑞的疫苗是與傳統疫苗不同的一個科學突破,而且來自大家可能沒有聽過的德國小公司BioNTech。它已經有12年歷史,恐怕不能歸類為新創公司了。創辦人是一對夫妻擋:執行長Dr. Sahin撒辛博士及醫學長Dr. Tureci圖瑞奇博士,都是在二戰後大量移民到德國的土耳其人第二代,撒辛的父親是科隆福特車廠的工人,而圖瑞奇的父親則是醫生。兩人的成長歷程,以及學習興趣都非常接近,據說連位置都一直相距不超過150英哩。等到兩人相遇在薩爾的一家醫院,年紀稍長的撒辛是住院醫師,正好是圖瑞奇的上司。據說他們約會都是在討論創新的醫療技術,連結婚當天都挪出時間進實驗室工作。圖瑞奇笑著說:「我們發現彼此的領域互補,就結合了雙方的研究工作,順便我們兩個人也結合了。」

\n

 

\n

一旦機會像閃電一樣出現,你卻得同時有經驗與膽識,才能抓住

\n

 

\n

BioNTech專長的技術稱為mRNA疫苗,在1989年被提出後,因為某些技術上的難題,一直被主流所忽視。到了2005年後雖然技術有了突破,但還是不被看好,從沒有在人體疫苗中用過。在商業上幾乎沒有太多亮點,但BioNTech與Moderna等少數公司,卻在這個技術上默默耕耘了十幾年。一旦機會像閃電一樣出現,你卻得同時有經驗與膽識,才能抓住。撒辛是在一月,讀到期刊上報導武漢出現新奇的疾病。他立刻就感覺,這正是mRNA疫苗能夠大顯身手的時刻,而且也可能拯救無數的生命,因為撒辛覺得,那時的科學家,對這個疾病的傳染性太過低估了。幾個禮拜之後,BioNTech已經與輝瑞簽約,由輝瑞負責臨床測試,BioNTech提供技術。

\n

到底這個新技術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從頭說起。

\n

新冠肺炎這個疾病的正式名稱是COVID-19,就是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的縮寫。而造成新冠肺炎的,是一種冠狀病毒Coronavirus,稱為SARS-CoV-2。病毒本身並沒有生命,必須侵入並寄生於生物細胞才能繁衍,有人很生動地稱它為基因複製機器。冠狀病毒外型是很小的粒子,直徑只有100奈米,大約是頭髮寬度的千分之一,只能用電子顯微鏡才看得到。而人體細胞雖小,比起病毒來卻是將近100倍的龐然大物,可以說,病毒真的是以小搏大。

\n

 

\n

最近出現的病毒變種,指的就是序列中有幾個字母出現變異

\n

 

\n

冠狀病毒的組成非常簡單,由一層脂類分子形成圓球膜,包圍病毒的核心,由核酸序列組成的RNA基因庫,而在膜上及RNA四周還有扮演關鍵角色的蛋白質,如此而已。在圓球膜上布滿了荊棘狀突出的蛋白質,稱為棘蛋白。所以病毒整個看來有點像皇冠,這就是它名字的由來。一般生物細胞的核酸基因庫是存於雙鏈的DNA,比較穩定,但冠狀病毒是以單鏈的RNA來儲存,就容易發生變異。RNA上的核酸序列記載的是病毒內蛋白質合成所需的資訊,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共有三萬個字母,這在病毒中算是多的。最近出現的病毒變種,指的就是序列中有幾個字母出現變異,例如讓大家害怕的英國變種,大約有20個左右的變異,這樣快速的變異速度,在病毒中是很不尋常的。病毒侵入細胞時,就是這條RNA進入了人體的細胞之中,再利用細胞內的資源進行複製,並大量繁衍新的病毒。所以,檢驗是否感染新冠肺炎的核酸檢驗,就是在人體呼吸細胞中,偵測並比對病毒RNA特有的核酸序列,以判斷是否感染。

\n

病毒入侵的過程非常有趣,我覺得好像搶劫銀行的警匪片。首先微小的病毒進入人體的呼吸道內,這時病毒表面突起的棘蛋白,會試圖抓住人體細胞外的突出。這些突出稱為受體蛋白ACE2,原來是細胞與外界溝通的管道,ACE2特別是調控血壓的,現在卻成為入侵者的工具。特定的棘蛋白,會抓住特定的受體,猶如鑰匙與鎖的對應關係,而新冠病毒就是專攻呼吸細胞的。你可以想像當太空船要停靠於太空站時,連接的動作是整個過程中最困難的。病毒表面的棘蛋白一旦抓住細胞後,會收縮將兩者拉近,直到病毒的膜與細胞的膜開始彼此融接,這時兩者建立了互通的開放渠道,病毒的RNA就像太空人,可以堂而皇之地進入細胞之中了。

\n

 

\n

科學家相信人的免疫系統是有辦法對付新冠病毒的

\n

 

\n

接下來就可以進行自我複製了。已進入細胞的RNA,會利用細胞內原來儲存能量的粒腺體,根據自己的核酸序列,著手製造出像工具一般的非結構性蛋白質,大部分是聚合酶。聚合酶緊接著就開始如影印機,在細胞內大量複製病毒的RNA,當然這又是利用細胞的材料與能量來進行。

\n

但這些複製版的RNA還得包覆在完整的病毒中,並逃離細胞,才算大功告成。這時,複製版的RNA,開始合成病毒的結構性蛋白質,於是棘蛋白就開始出現在細胞內原有的囊泡表面,而囊泡的膜正好是製作病毒膜的上好材料。接著複製版的RNA進入這些囊泡中,並擠壓它的脂類膜,像捏水餃一樣,捏出如病毒大小與形狀的小圓球。球膜的表面有棘蛋白,內部則有複製版的RNA,如此在大囊泡中,許多完整的小病毒就成形了。囊泡原來就是細胞的組成成分,因此在細胞內可以暢行無阻,而且直接能與細胞膜融接而通過。這有點像逃犯,挾持了員警,躲在監獄內的警車上,就可以自由通過監獄的大門。如此就打開一個通道讓新生成的大量病毒釋放到細胞之外。

\n

當然,人的免疫系統也不是省油的燈,以上的逃獄情節,只要有一個環節被摧毀,整個計畫就破局了。這正是撒辛小時候醫學的啟蒙,他說:「人體的免疫系統讓我充滿驚奇,實在又美又複雜。」講到這裡,讀者可能竊笑,怎麼跟上一篇講的物理之簡單的美,正好相反呢?這且按下不表。被侵入的人體細胞,會發出干擾素求救。免疫系統的B細胞收到訊息,就會試著發出對應的微小抗體,包圍棘蛋白,使其無法再與細胞受體連接。它也可以動員血液中的T細胞,直接攻擊已受感染的人體細胞。這兩種免疫細胞都有記憶,一旦完成工作,會記得敵人的特徵,下次感染時就能發出對應的適當反應。這就是疫苗以無害的感染來教育免疫細胞,使人體取得免疫力的工作原理。在疫情早期,科學家就注意到許多患者的症狀輕微,而且都會痊癒,這使得科學家相信人的免疫系統是有辦法對付新冠病毒的。但T細胞的作用是摧毀充滿病毒的細胞,當太多細胞被殺害後,遺骸就會在肺部堆積,形成積痰,造成呼吸困難。這是患者最危急的時候,一般就需要裝上呼吸器。大部分新冠肺炎致死就是這個原因,如同許多人體的疾病,其實是免疫系統對侵入者的過度反制,導致患者死亡。

\n

 

\n

棘蛋白可以產生醣分子將自己包覆偽裝起來,避免抗體的附著與攻擊

\n

 

\n

就像所有的警匪片,道高一尺,魔也必有對策,故事還有轉折。新冠病毒非常特別,它竟也有一系列的反制手段,來破壞免疫系統的工作。棘蛋白可以產生醣分子將自己包覆偽裝起來,避免抗體的附著與攻擊。更狠的,病毒的蛋白質會攔截信息,也就是「干擾」報信的干擾素形成,如此細胞失守的消息就根本不會走漏出去,免疫系統也就不會動員。這就是為什麼新冠病毒有這麼多的無症狀傳播者,感染後看來沒有症狀,因此毫無警覺,不久後就可以痊癒,只是損失一些細胞。但在過程中,病毒已經在呼吸系統中偷偷複製,而且大量傳播,這就是為什麼Covid-19很難控制的原因。

\n

控制疫情最有用的就是疫苗,這一次科學界投入了很大的動員來發展疫苗。傳統的疫苗是把減毒的病毒,打入人體,如同一場彩排,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認識病毒,產生抗體。根據報導,大陸的疫苗就是採取這樣的策略,但病毒的培養是用雞蛋等生物方法,曠日費時。BioNTech與Moderna等公司則開發mRNA疫苗,把病毒的一小段基因(一般都是製作棘蛋白的那一段),以RNA單鏈,包在小脂類球之中,製成疫苗,打入人體。脂類球與細胞膜同質,很容易進入人體細胞。而細胞就用它製造出病毒蛋白質,例如棘蛋白的片段,並向外「呈現」為「抗原」來讓免疫系統產生反應,並形成記憶。如此當新冠病毒真的進入人體時,免疫系統已有記憶,就知道如何對付了。細心的讀者一定會看出來,這其實就是新冠病毒的RNA侵入細胞以自我複製,一樣的手法,所以mRNA疫苗,真可以說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n

 

\n

在疾病發現的十一個月內就製成有效的疫苗,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

\n

 

\n

在輝瑞宣布95%左右的疫苗功效後不久,Moderna公司也宣佈他們的mRNA疫苗也達到類似的效率,兩個疫苗都利用類似的技術,這麼高的功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例如流感疫苗一般的功效都只能達到60%左右。而兩個獨立發展的疫苗產生類似的結果,也使我們對這個技術更有信心。比較麻煩的是RNA相當不穩定,疫苗必須冷凍在很低的溫度,運輸上將來會是一個大麻煩。另外一種輸入方式也很聰明,牛津大學的團隊,把新冠病毒基因片段置入安全的腺病毒之DNA內,製成疫苗。注入人體後,一般會造成呼吸道感染的腺病毒自然地感染並侵入細胞,此時新冠病毒的基因片段就如木馬裡的軍隊,順勢就進入了人體細胞之內。這樣的方式比較穩定,所以就不需要極低溫的冷凍。只是這個疫苗似乎功效較低,原因好像還不清楚。mRNA疫苗技術有一個很大好處是,一旦病毒出現基因序列變異,科學家很容易地可以把這個變異,放進製作疫苗的RNA片段中,並重新生產,這個過程只要大約六個星期。

\n

在疾病發現的十一個月內就製成有效的疫苗,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一般疫苗發展花個十年都不奇怪。而第一次以mRNA技術製成人體疫苗,就有90%的功效,令大家都感到意外,無疑地這是科學的一大進展,果然權威雜誌Science,就將新冠疫苗選為2020年科學的年度突破。家裡沒有電視,也從不看社群媒體,名聲對撒辛夫婦來說真是身外之物,他們忙到根本沒有注意到英國已經開始施打他們的疫苗了,據說他們現在一心只想著投入發展癌症的個人化治療。這樣樸實而專注的精神,的確就是科學家典型的工作模式。英國金融時報把撒辛與圖瑞奇選為年度風雲人物,主編在文章中就寫道:他們的故事體現了科學事業最好的一面,充滿了智慧、持續的毅力、以及大膽的決斷。

\n

當然,更要緊的是,在社會大眾的支持,與科學社群的合作努力下,終於,人類學會了,怎麼對付這個折磨人的小東西。

\n

 

\n

下一回的【物理好好玩】,我將和大家分享,科學家對黑洞的研究和了解:「當空間變成了時間——淺談神秘的黑洞」,歡迎繼續收聽。

\n

 

\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物理好好玩》】 

\n

每月第一個週二上線全新一集 

\n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n

 

\n

製作人:林文珮 

\n

錄音師:孫藝庭 

\n

 

\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知識好好玩By 鏡好聽

  • 4.4
  • 4.4
  • 4.4
  • 4.4
  • 4.4

4.4

33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知識好好玩

View all
大人的Small Talk by 大人學

大人的Small Talk

242 Listeners

一起文學吧 by 鏡好聽

一起文學吧

11 Listeners

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 by 每天陪你進步一點點

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

125 Listeners

哇賽心理學 by 哇賽心理學

哇賽心理學

134 Listeners

文森說書 by 文森

文森說書

82 Listeners

泛泛泛科學之思想實驗室 by PanSci

泛泛泛科學之思想實驗室

10 Listeners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by 水尢水某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129 Listeners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by 報導者 The Reporter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303 Listeners

下一本讀什麼? by 閱讀前哨站 瓦基

下一本讀什麼?

188 Listeners

迷誠品 by 誠品 eslite

迷誠品

41 Listeners

法學叫獸的X話群組 by 鄉下叫獸、水某、東海狐、成功喬

法學叫獸的X話群組

18 Listeners

一個人的收藏 by 姚謙x鏡好聽

一個人的收藏

1 Listeners

診間裡的女人 by 林靜儀×鏡好聽

診間裡的女人

9 Listeners

香港來的風 by 張潔平×鏡好聽

香港來的風

5 Listeners

鄭麗君的思想操場:自由六講 by 鄭麗君x鏡好聽

鄭麗君的思想操場:自由六講

12 Listeners

娛樂住海邊 by 鏡週刊x鏡好聽

娛樂住海邊

0 Listeners

博音 by 曾博恩

博音

202 Listeners

別人的工作最有趣 by Fiona

別人的工作最有趣

7 Listeners

哇賽讀心書 by 哇賽心理學

哇賽讀心書

18 Listeners

朝聖──永恆的安娜普納 by 陳德政x鏡好聽

朝聖──永恆的安娜普納

7 Listeners

親愛的少年 by 王意中X鏡好聽

親愛的少年

1 Listeners

瑪法達:星座萬物論 by 瑪法達x鏡好聽

瑪法達:星座萬物論

2 Listeners

好好評新聞──公評人來了! by 鏡電視外部公評人辦公室X鏡好聽

好好評新聞──公評人來了!

0 Listeners

周慕姿放心說 by 周慕姿

周慕姿放心說

53 Listeners

鄧惠文-心事有人知 by 寶島聯播網

鄧惠文-心事有人知

24 Listeners

我城與我們 by 鏡好聽

我城與我們

0 Listeners

當我們與世界交響 by Taiwan Connection x 鏡好聽

當我們與世界交響

4 Listeners

藝文大師好好聊 by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x 鏡好聽

藝文大師好好聊

2 Listeners

許書華的診間連線 by 鏡好聽

許書華的診間連線

0 Listeners

山之事──給漫遊者的探索手札 by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山之事──給漫遊者的探索手札

0 Listeners

你的心理師上線中 by 鏡好聽

你的心理師上線中

0 Listeners

投資不踩雷 by 鏡好聽

投資不踩雷

0 Listeners

人性指南下載區 by 鏡好聽

人性指南下載區

0 Listeners

裴社長吃喝玩樂 by 鏡好聽

裴社長吃喝玩樂

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