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文學吧

【朱嘉漢書評S2EP09】因為有一個人能託付秘密——夏目漱石《心》


Listen Later

['

【朱嘉漢書評S2EP09】因為有一個人能託付秘密——夏目漱石《心》

\n

 

\n

夏目漱石的《心》,對於作者個人,或是日本現代文學而言,都是無庸置疑的經典。

\n

 

\n\n《心》,夏目漱石,林皎碧譯,大牌出版\n\n

這個簡單的一個字的標題,甚至「心」這個常見的字,正好切中情感教育的核心。「心」給予的印象,既具體又抽象,解釋起來既容易又困難;「心」既是人類普遍共有的,又是每個個體獨一無二的部分;「心」既令人紛亂、易受影響,又能夠指引人、令人找到方向;心既與思考相互影響卻又如此不受意志控制,甚至它才是真正的意志本身。

\n

 

\n

「心」正是如此,才會儘管它多變且難以捉摸,卻無法忽視,且必須去認識。

\n

 

\n

然而,這本小說最珍貴之處,並不只是深入的探索人心的幽暗,而是寫出了情感教育的可能。關於一個人的經驗,有可能成為另一個人的指引的可能。儘管作者並沒有直接表明,他相信這樣的作法,是否真的可能對年輕的生命產生實質的影響。

\n

 

\n

《心》的故事開始於敘事者「我」在大學的暑假,因為一點事故獨自在鎌倉的海濱無親無故的閒晃。在這百無聊賴的狀態裡,敘事者被一個陌生的先生所吸引。這份好奇,驅動敘事者去靠近、去認識、去詢問這位陌生男子。從頭到尾,作者都沒有明確解釋這份好奇心背後的緣由。不過,這份情感的樣貌,或是兩人特殊的關係,或許在一開始就已經給出了:敘事者「我」,稱他為「老師」。而「老師」雖然始終保持著距離,但多少默許了這樣的稱呼。

\n

 

\n

敘事者最想知道的,是老師的人生

\n

 

\n

他們之間並沒有任何學校、學問的規範,老師沒有任何事物可教,而敘事者也沒有明確的事物好學。追根究底,敘事者最想知道的知識,其實就是老師的人生。敘事者想弄清楚的,是老師的神秘、他的生活、他的過去。在看似無憂卻十足迷惘的「我」的心中,老師的人生,正是敘事者對於人生的疑惑最好的參考。

\n

 

\n

第一部分〈老師與我〉是小說當中,敘事者唯一直接跟老師面對面接觸的篇章。許多的伏筆,都在敘事者的眼中,以及與老師的對話中埋下。敘事者當時處在一個漫無目的的狀態,恰好捕捉到低調生活,與世間保持距離的老師。他的生活方式,令敘事者無比好奇。

\n

 

\n

老師的形象,在夏目漱石的作品中並不陌生。一個生活條件不差,但缺乏實際謀生能力,也不願意工作的讀書人。這樣「多餘的人」,若有愛,或許能得到救贖,但往往他們卻缺乏愛的能力。

\n

 

\n

老師的秘密總以欲言又止的方式說出

\n

 

\n

老師或許是種厭人類(misanthrophe)的性格。他的寂寞明顯可見,但又寧願保持著這種孤獨。為何寧願孤獨,卻又一直活到今天,是這個角色最大的謎。

\n

 

\n

作者的安排,讓讀者一開始就能感受到老師的核心藏在哪裡。正是因為如此,他的秘密感從閱讀的一開始就跟隨著我們。敘事者在暑假過後,拜訪老師未果,第二次時,是老師的美麗妻子接待,她告知敘事者,老師例行性的去掃墓。老師對此沒有多作解釋,只說這是朋友的墓。

\n

 

\n

老師的秘密總以欲言又止的方式說出。像是刻意讓敘事者困惑,將問題放下心底,又不願意直接解答。

\n

 

\n

例如關於戀愛,老師說,「愛情是種罪惡。」卻意有所指地說,這與他長年去掃墓有關。這一次的對話,是老師第一次透露自己的過去,說明他為何如此不信任他人。老師明說,他不是不信任敘事者而已,而是根本的不信任所有人類,包括自己。他說:「我不想未來受到侮辱,所以屏退現在受到的尊敬  我寧可忍受此刻的寂寞,也不要忍受未來比現在更大的寂寞。」

\n

 

\n

就這麼一個人也好,能在我死以前讓我信任

\n

 

\n

另一回,則是敘事者回家鄉探望父親後,老師建議敘事者把家產早點分配好,並提醒「人一旦為了錢,任何的好人都會變成了壞人。」

\n

 

\n

後來,敘事者忍不住追問老師的秘密,並說自己「想要接受人生的教訓」。至此,小說也終於點出敘事者接近並稱之為「老師」的原因。而老師則嚴肅的說,他過去因為某些原因懷疑人性,但敘事者的單純讓他動搖,他認真的問敘事者:「我曾經想過,就這麼一個人也好,能在我死以前讓我信任。你會是那個人嗎?你是打從心底認真的嗎?」

\n

 

\n

第二部份的〈父母與我〉,則是敘事者回到家中,因為父親的病情起伏,也因為找尋工作的事情而煩憂。在這段分離的日子裡,敘事者以自身面對的現實,重新體會老師的話。包括親人之間可能因為利益而隔閡,以及敘事者作為一個大學畢業生,傳統價值對他的期許,與社會的現況,以及個人的迷惘之間的拉扯。這些都讓他對於如何生存於社會一事感到懷疑。就在敘事者無計可施下,寫了幾封信給老師,最終收到了信。是第一封,也是最後一封信。這是老師給敘事者唯一的遺書。

\n

 

\n

一個人將他生命中至深的祕密,傳承給另一個人 

\n

 

\n

第三部〈老師與遺書〉裡,老師終於交付了秘密。他仔細述說了他的親人是如何欺騙他的遺產。以及決定他一生的事件,他是如何在寄宿的那段時光裡,愛上了房東的女兒,又在怎樣的情況下,沒有明確地告訴同樣喜歡房東女兒的朋友K自己的心意,並搶先K一步請房東太太應允了婚事。這事件造成K的自殺。

\n

 

\n

老師為何過著這樣的生活,他不願向妻子袒露的秘密,以及他每個月去掃墓的原因,在此一次交代。不過,這些並非是老師自殺的原因。他在內心幾經折磨之後,決定「以想死之心活下去」一直活到了現在。老師將自殺的原因,從個體的罪惡與痛苦,拉高到了時代。他選在乃木將軍自殺後,選擇一樣為時代殉死。

\n

 

\n

是以,老師終究還是把自己的死,放在一個可知與不可知,可理解又不能理解的邊界。卻因為有一個人能託付秘密,最後無牽掛地死去。

\n

 

\n

我們可以知道,所謂的「心」的傳承。是最嚴格的條件下,只允許一個人將他生命中至深的秘密,傳承給另一個人。以秘密的方式,並要傳承者守護著這個秘密。這樣,「心」這如此脆弱的部份,一個人以生命換取來的經驗,才可能有意義。一顆孤獨至極的心,因為一個純然的信任,願意交付出去,何況這是屬於一個人最深的遺憾與不堪。

\n

 

\n

心,若能在另一個人的心中繼續跳動著 

\n

 

\n

小說在這裡結束,我們不知道這名敘事者是否真的能從老師的人生經驗獲得什麼。但在遺書的開頭,老師對敘事者說「請凝視這片黑暗,從中獲取可供參考的東西」。這意味著,儘管是經驗的傳承,接受者能有意志去選擇與反思。

\n

 

\n

在老師的眼裡,心,若能在停止之後,在另一個人的心中仍繼續跳動著,那麼他就能滿足了。

\n

 

\n

《心》這本小說的情感教育,將個體之間難以跨越的隔閡,以最為謹慎自持的方式,告訴我們一個人如何能從另一個人的身上,交予與獲得情感經驗的最大可能。也讓我們知道,我們或許因為某些原因而孤獨,但這份守護必然值得。因為真正的情感教育,是明白情感教育無法輕易完成,無法化約為老生常談,才會在某個時刻,如奇蹟般讓我們學會點什麼。

\n

 

\n

下一集【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我將探討吳爾芙的《燈塔行》,歡迎繼續收聽。

\n

 

\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 

\n

每月第一週的週五  上線全新一集 

\n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n

圖|東方IC  片頭製作:曾海芬 

\n

錄音師:劉寶苓    製作人:林文珮 

\n

 

\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OrderedDict([('content:encoded', '

【朱嘉漢書評S2EP09】因為有一個人能託付秘密——夏目漱石《心》

\n

 

\n

夏目漱石的《心》,對於作者個人,或是日本現代文學而言,都是無庸置疑的經典。

\n

 

\n\n《心》,夏目漱石,林皎碧譯,大牌出版\n\n

這個簡單的一個字的標題,甚至「心」這個常見的字,正好切中情感教育的核心。「心」給予的印象,既具體又抽象,解釋起來既容易又困難;「心」既是人類普遍共有的,又是每個個體獨一無二的部分;「心」既令人紛亂、易受影響,又能夠指引人、令人找到方向;心既與思考相互影響卻又如此不受意志控制,甚至它才是真正的意志本身。

\n

 

\n

「心」正是如此,才會儘管它多變且難以捉摸,卻無法忽視,且必須去認識。

\n

 

\n

然而,這本小說最珍貴之處,並不只是深入的探索人心的幽暗,而是寫出了情感教育的可能。關於一個人的經驗,有可能成為另一個人的指引的可能。儘管作者並沒有直接表明,他相信這樣的作法,是否真的可能對年輕的生命產生實質的影響。

\n

 

\n

《心》的故事開始於敘事者「我」在大學的暑假,因為一點事故獨自在鎌倉的海濱無親無故的閒晃。在這百無聊賴的狀態裡,敘事者被一個陌生的先生所吸引。這份好奇,驅動敘事者去靠近、去認識、去詢問這位陌生男子。從頭到尾,作者都沒有明確解釋這份好奇心背後的緣由。不過,這份情感的樣貌,或是兩人特殊的關係,或許在一開始就已經給出了:敘事者「我」,稱他為「老師」。而「老師」雖然始終保持著距離,但多少默許了這樣的稱呼。

\n

 

\n

敘事者最想知道的,是老師的人生

\n

 

\n

他們之間並沒有任何學校、學問的規範,老師沒有任何事物可教,而敘事者也沒有明確的事物好學。追根究底,敘事者最想知道的知識,其實就是老師的人生。敘事者想弄清楚的,是老師的神秘、他的生活、他的過去。在看似無憂卻十足迷惘的「我」的心中,老師的人生,正是敘事者對於人生的疑惑最好的參考。

\n

 

\n

第一部分〈老師與我〉是小說當中,敘事者唯一直接跟老師面對面接觸的篇章。許多的伏筆,都在敘事者的眼中,以及與老師的對話中埋下。敘事者當時處在一個漫無目的的狀態,恰好捕捉到低調生活,與世間保持距離的老師。他的生活方式,令敘事者無比好奇。

\n

 

\n

老師的形象,在夏目漱石的作品中並不陌生。一個生活條件不差,但缺乏實際謀生能力,也不願意工作的讀書人。這樣「多餘的人」,若有愛,或許能得到救贖,但往往他們卻缺乏愛的能力。

\n

 

\n

老師的秘密總以欲言又止的方式說出

\n

 

\n

老師或許是種厭人類(misanthrophe)的性格。他的寂寞明顯可見,但又寧願保持著這種孤獨。為何寧願孤獨,卻又一直活到今天,是這個角色最大的謎。

\n

 

\n

作者的安排,讓讀者一開始就能感受到老師的核心藏在哪裡。正是因為如此,他的秘密感從閱讀的一開始就跟隨著我們。敘事者在暑假過後,拜訪老師未果,第二次時,是老師的美麗妻子接待,她告知敘事者,老師例行性的去掃墓。老師對此沒有多作解釋,只說這是朋友的墓。

\n

 

\n

老師的秘密總以欲言又止的方式說出。像是刻意讓敘事者困惑,將問題放下心底,又不願意直接解答。

\n

 

\n

例如關於戀愛,老師說,「愛情是種罪惡。」卻意有所指地說,這與他長年去掃墓有關。這一次的對話,是老師第一次透露自己的過去,說明他為何如此不信任他人。老師明說,他不是不信任敘事者而已,而是根本的不信任所有人類,包括自己。他說:「我不想未來受到侮辱,所以屏退現在受到的尊敬  我寧可忍受此刻的寂寞,也不要忍受未來比現在更大的寂寞。」

\n

 

\n

就這麼一個人也好,能在我死以前讓我信任

\n

 

\n

另一回,則是敘事者回家鄉探望父親後,老師建議敘事者把家產早點分配好,並提醒「人一旦為了錢,任何的好人都會變成了壞人。」

\n

 

\n

後來,敘事者忍不住追問老師的秘密,並說自己「想要接受人生的教訓」。至此,小說也終於點出敘事者接近並稱之為「老師」的原因。而老師則嚴肅的說,他過去因為某些原因懷疑人性,但敘事者的單純讓他動搖,他認真的問敘事者:「我曾經想過,就這麼一個人也好,能在我死以前讓我信任。你會是那個人嗎?你是打從心底認真的嗎?」

\n

 

\n

第二部份的〈父母與我〉,則是敘事者回到家中,因為父親的病情起伏,也因為找尋工作的事情而煩憂。在這段分離的日子裡,敘事者以自身面對的現實,重新體會老師的話。包括親人之間可能因為利益而隔閡,以及敘事者作為一個大學畢業生,傳統價值對他的期許,與社會的現況,以及個人的迷惘之間的拉扯。這些都讓他對於如何生存於社會一事感到懷疑。就在敘事者無計可施下,寫了幾封信給老師,最終收到了信。是第一封,也是最後一封信。這是老師給敘事者唯一的遺書。

\n

 

\n

一個人將他生命中至深的祕密,傳承給另一個人 

\n

 

\n

第三部〈老師與遺書〉裡,老師終於交付了秘密。他仔細述說了他的親人是如何欺騙他的遺產。以及決定他一生的事件,他是如何在寄宿的那段時光裡,愛上了房東的女兒,又在怎樣的情況下,沒有明確地告訴同樣喜歡房東女兒的朋友K自己的心意,並搶先K一步請房東太太應允了婚事。這事件造成K的自殺。

\n

 

\n

老師為何過著這樣的生活,他不願向妻子袒露的秘密,以及他每個月去掃墓的原因,在此一次交代。不過,這些並非是老師自殺的原因。他在內心幾經折磨之後,決定「以想死之心活下去」一直活到了現在。老師將自殺的原因,從個體的罪惡與痛苦,拉高到了時代。他選在乃木將軍自殺後,選擇一樣為時代殉死。

\n

 

\n

是以,老師終究還是把自己的死,放在一個可知與不可知,可理解又不能理解的邊界。卻因為有一個人能託付秘密,最後無牽掛地死去。

\n

 

\n

我們可以知道,所謂的「心」的傳承。是最嚴格的條件下,只允許一個人將他生命中至深的秘密,傳承給另一個人。以秘密的方式,並要傳承者守護著這個秘密。這樣,「心」這如此脆弱的部份,一個人以生命換取來的經驗,才可能有意義。一顆孤獨至極的心,因為一個純然的信任,願意交付出去,何況這是屬於一個人最深的遺憾與不堪。

\n

 

\n

心,若能在另一個人的心中繼續跳動著 

\n

 

\n

小說在這裡結束,我們不知道這名敘事者是否真的能從老師的人生經驗獲得什麼。但在遺書的開頭,老師對敘事者說「請凝視這片黑暗,從中獲取可供參考的東西」。這意味著,儘管是經驗的傳承,接受者能有意志去選擇與反思。

\n

 

\n

在老師的眼裡,心,若能在停止之後,在另一個人的心中仍繼續跳動著,那麼他就能滿足了。

\n

 

\n

《心》這本小說的情感教育,將個體之間難以跨越的隔閡,以最為謹慎自持的方式,告訴我們一個人如何能從另一個人的身上,交予與獲得情感經驗的最大可能。也讓我們知道,我們或許因為某些原因而孤獨,但這份守護必然值得。因為真正的情感教育,是明白情感教育無法輕易完成,無法化約為老生常談,才會在某個時刻,如奇蹟般讓我們學會點什麼。

\n

 

\n

下一集【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我將探討吳爾芙的《燈塔行》,歡迎繼續收聽。

\n

 

\n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 

\n

每月第一週的週五  上線全新一集 

\n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n

圖|東方IC  片頭製作:曾海芬 

\n

錄音師:劉寶苓    製作人:林文珮 

\n

 

\n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n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n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n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n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一起文學吧By 鏡好聽

  • 4.6
  • 4.6
  • 4.6
  • 4.6
  • 4.6

4.6

1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一起文學吧

View all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 by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

159 Listeners

知識好好玩 by 鏡好聽

知識好好玩

33 Listeners

哇賽心理學 by 哇賽心理學

哇賽心理學

131 Listeners

違章女生lalaLand by 李屏瑤

違章女生lalaLand

60 Listeners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by 報導者 The Reporter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305 Listeners

下一本讀什麼? by 閱讀前哨站 瓦基

下一本讀什麼?

188 Listeners

迷誠品 by 誠品 eslite

迷誠品

39 Listeners

一個人的收藏 by 姚謙x鏡好聽

一個人的收藏

1 Listeners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by致昕 by 致昕 & 午營聚樂部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by致昕

39 Listeners

診間裡的女人 by 林靜儀×鏡好聽

診間裡的女人

9 Listeners

香港來的風 by 張潔平×鏡好聽

香港來的風

5 Listeners

山羌閱覽室 by 連俞涵

山羌閱覽室

33 Listeners

蔣勳_美的沉思 回來認識自己 by 蔣勳

蔣勳_美的沉思 回來認識自己

98 Listeners

只能喝酒的圖書館 by Otherwise Library

只能喝酒的圖書館

68 Listeners

鄭麗君的思想操場:自由六講 by 鄭麗君x鏡好聽

鄭麗君的思想操場:自由六講

12 Listeners

娛樂住海邊 by 鏡週刊x鏡好聽

娛樂住海邊

0 Listeners

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 by 曾寶儀

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

123 Listeners

新聞鏡來聽 by 鏡好聽

新聞鏡來聽

6 Listeners

獨角獸的靈感圖書館 by IC之音竹科廣播|李惠貞主持

獨角獸的靈感圖書館

11 Listeners

朝聖──永恆的安娜普納 by 陳德政x鏡好聽

朝聖──永恆的安娜普納

7 Listeners

給我一個故事的時間 by 婷婷&彬如

給我一個故事的時間

26 Listeners

親愛的少年 by 王意中X鏡好聽

親愛的少年

1 Listeners

瑪法達:星座萬物論 by 瑪法達x鏡好聽

瑪法達:星座萬物論

2 Listeners

好好評新聞──公評人來了! by 鏡電視外部公評人辦公室X鏡好聽

好好評新聞──公評人來了!

0 Listeners

周慕姿放心說 by 周慕姿

周慕姿放心說

50 Listeners

我城與我們 by 鏡好聽

我城與我們

0 Listeners

當我們與世界交響 by Taiwan Connection x 鏡好聽

當我們與世界交響

4 Listeners

藝文大師好好聊 by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x 鏡好聽

藝文大師好好聊

2 Listeners

許書華的診間連線 by 鏡好聽

許書華的診間連線

0 Listeners

山之事──給漫遊者的探索手札 by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山之事──給漫遊者的探索手札

0 Listeners

你的心理師上線中 by 鏡好聽

你的心理師上線中

0 Listeners

投資不踩雷 by 鏡好聽

投資不踩雷

0 Listeners

人性指南下載區 by 鏡好聽

人性指南下載區

0 Listeners

裴社長吃喝玩樂 by 鏡好聽

裴社長吃喝玩樂

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