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9日 星期一 Vol.51本期主播:何慕Simon
- 618这一天还没到,但是618的首轮战报已经到了。今天的节目中,将为你揭晓「天猫、京东、抖音、快手」四大平台的王牌单品;此外,618期间,继淘宝天猫和小红书的“红猫计划”之后,京东和小红书的“红京计划”也正式落地,稍后和你一起一探究竟。
- 据金融界报道:近日美妆行业再次出现天价的收购事件,E.l.f. Beauty 以 1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72 亿元),收购了由 Hailey Bieber 创立的美妆品牌 Rhode,这是E.l.f. Beauty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交易。在节目最后的「热点拆解」部分,我们将对此进行详细拆解:为什么一个成立仅 3 年的明星品牌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独立美妆品牌的归宿是否终将走向收购?
- 四大电商平台公布618首轮战报
- 京东和小红书推出“红京”计划
- 宝洁将裁员7000人
- 杜嘉班纳筹集1.5亿欧元推动美容部门增长
- 资生堂在“骄傲月”举办2025LGBTQ+多元化周活动
- 彩棠跨界做护肤
- 洗浴品牌「浴见」备案首款品牌香水「雨中茗」
- 日本护肤品牌「奥蜜思ORBIS」宣布闭店
- 林清轩冲击港股“国货高端护肤第一股”
- 72亿!美业再现天价收购
(图片来源:DIPTYQUE)
(图片来源:闻献DOCUMENTS)
- 成立仅 3 年的明星品牌 Rhode 能卖 72 亿天价的背后原因
据金融界的报道:近日,美妆行业再次出现天价的收购事件,E.l.f. Beauty以 1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亿元),收购了由 Hailey Bieber 创立的美妆品牌 Rhode。
这是E.l.f. Beauty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交易,交易包括 8 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以及未来三年内最高 2 亿美元的业绩奖励。
此次收购不仅让 E.l.f. 获得了一个高速增长的品牌,也为其首次打入 Sephora 美国市场铺平道路。其创始人 Hailey Bieber 将继续担任 Rhode 的创意总监和创新负责人,专注于产品开发与品牌营销。
这时候很多人就会问?Rhode 凭什么值 10 亿美元?因为 Hailey Bieber 和她的丈夫 Justin Bieber 的名人效应吗?事实并非如此。
美内速报分析,它的成功背后有三个关键因素:
第一,角色定位清晰。Hailey Bieber 从一开始就没把 Rhode 当 “粉丝收割机”。她亲自参与产品研发,比如那个 “为拍照而生” 的唇蜜手机壳套组,用户拿到手就忍不住拍照分享,这种设计直接把产品变成了社交货币。
再比如 Coachella 音乐节的免费打卡活动,通过限流制造排队盛况,被各大媒体刷屏,成功把 Hailey 的 5000 万粉丝转化为品牌用户。这说明 Rhode 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成一个 “产品驱动型” 品牌,而不是单纯的明星周边。
第二,管理能力在线。明星做品牌最大的短板就是供应链和运营。
试想,范冰冰为了 Fan Beauty 跑工厂、拉博主,Rihanna 为了 Fenty Beauty 来中国办线下活动、直播间亲自带货,这都说明做品牌不是光靠流量就能撑起来的。
Rhode 的库存周转天数控制在行业优秀水平,这背后肯定有专业团队的支持。E.l.f. 收购后,Hailey 继续担任创意总监,而 E.l.f. 则提供供应链和渠道资源,这种互补才是关键。
第三,明星甘当配角。Hailey 很聪明,她明白在消费品市场,品牌才是主角。她没有把 Rhode 变成个人秀场,而是通过产品设计和营销活动,让品牌本身成为焦点。
比如唇蜜的 “玻璃唇” 效果,用户用了之后更关注自己的妆容,而不是 Hailey 本人。这种 “去明星化” 的策略,让 Rhode 的品牌价值从 “明星同款” 转向了 “产品力” 和 “品牌力”。
接下来咱们聊聊第二个问题:独立美妆品牌是否终将被收购?
先看行业现状。根据 2024 年的美妆行业报告,市场份额正加速向头部品牌集中,国货品牌增速亮眼,但国际品牌仍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品牌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被收购获得资源,要么靠自己硬扛。
被收购的好处很明显:资源整合。比如 E.l.f. 收购 Rhode 后,Rhode 可以借助 E.l.f. 的供应链降低成本,同时进入 Sephora 渠道,这对品牌的增长是质的飞跃。另外,风险分担。独立品牌的运营风险很高,尤其是在研发和市场投入上,被收购后可以分摊成本,专注于产品创新。
但坏处也不容忽视:失去控制权。很多明星品牌被收购后,创始人逐渐淡出,品牌调性被改变。原本的设计理念可能被大集团的商业化策略稀释,最终失去了灵魂。此外,业绩压力。收购方通常会对品牌设定增长目标,这可能导致品牌为了短期利益牺牲长期发展。
不过,被收购的好坏取决于双方的合作模式。
像 Rhode 的收购协议中,Hailey 继续主导创意,E.l.f. 提供资源,这种 “保留核心团队 + 资源赋能” 的模式,可能是双赢的关键。这说明只要合作条款合理,被收购并不意味着失去自我。
Rhode 的成功在于它跳出了明星品牌的流量陷阱,真正以产品和用户为核心。而独立品牌是否被收购,取决于品牌的定位和资源需求。被收购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能否在资源整合和品牌独立性之间找到平衡。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们更关心的是,这些品牌在被收购后,是否还能保持初心,为我们带来真正好用的产品。
说到这里,你是否使用Rhode 的产品?体验感如何?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有什么看法,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以上部分资讯来自,金融界、美浪、时尚商业Daily、FBeauty未来迹,感谢以上媒体资讯平台。
所有往期内容,可搜索「美内速报」独立播客,也欢迎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查收本期速报的精华文字稿。
如果你所负责的品牌或企业有新鲜资讯、新品上线等动态,希望和「美内速报」合作,欢迎添加小助理vx:mznhr2022,与我们共创内容。
—————————
【本期主播】
何慕
美妆内行人 内容编辑 & 媒体运营
—————————
🎙️ 收听往期内容,可搜索「美妆内行人|美内速报」独立播客
🗣 欢迎与我们在评论区互动,提出你对速报的想法 & 建议
👉🏻 请添加美内管家vx进群: mznhr2022
🎁 微信公众号:美妆内行人 Beauty Insider
—————————
【BGM】
Human-Machine Interface_Martin klem
【Staff】
制作监制:Dante
内容编辑:何慕
视觉设计:蟹肉